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32篇
航空   39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6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KM6颈部和侧门热沉设计是整体热沉设计中两个很典型的部分 ,颈部热沉属于卧式热沉 ,侧门热沉属于片状立式热沉。这两种形式的热沉分别是中国同类热沉结构中最大的热沉。特别是侧门热沉 ,直接接受太阳辐照 ,热负荷最大。通过热负荷的计算 ,确定出颈部和侧门的结构形式 ;然后 ,在选定铝材的基础上 ,计算和确定了支管的间距 ,分别确定了热沉骨架 ,热变形补偿 ,进出口以及隔热等结构形式 ;最后 ,通过调试 ,证明设计及制造是正确的 ,并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2.
在亚跨超CFD软件平台中,提供了一个网格生成平台。利用它,可以快速生成常规兵器、常规导弹和正常布局的常规战斗机的计算网格。有多种拓扑结构和多种方法可供选择。结果表明,生成的网格实用,质量令人满意。气动特性的计算结果也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3.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a gaseous pollutant source rapidly so that prompt actions can be taken, but this is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inverse problem areas. In this paper, an approach to identifying a sudden continuous emission pollutant source based on single sensor information is developed to locate a source in an enclosed space with a steady velocity field. Because the gravity has a ver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gaseous pollutant transport and the source identification, its influence is analyzed theoretically and a conclusion is drawn that the velocity of fluid is a key factor to effectively help weaken the gravitational influence. Further studies for a given 2-D case by using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show that when the velocity of inlet is less than one certain value, the influence of gravity on the pollutant transport is very significant, which will change the velocity field obviously.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judge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of identification approach, a synergy degree of the velocity fields before and after a source appearing is proposed as a condition for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gravity. An experimental device simulating pollutant transmission was set up and some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verify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the above studies in the actual gravitation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approach can successfully locate the sudden constant source when the experimental situations meet the identified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74.
舱外航天手套对手动作业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舱外活动时航天员手的作用具有无比优越性,众多自动装置或机器人无法取代的事实出发,比较详细地论述了舱外航天手套对手动作业影响的主要因素后,提出了寻求解决手套防护要求与保持手部具有基本功能之间矛盾的一些医学工程设想。  相似文献   
175.
遥感图像的无参量辐射校正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卫星遥感图像及机载遥感图像中,由于大气层、仪器本身及摄取图像时的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往往存在较严重的辐射畸变,直观表现是图像中亮暗差异明显,必须予以校正。文中给出了一个不需要任何外部参数的无参量辐射校正方法。实际使用效果良好。此方法也可以有效地去除图像中存在的条纹。  相似文献   
176.
开展飞行员头盔夜视镜系统的高速气流吹袭试验,研究其气动特性和作用在人体颈椎上的力,评价其对弹射救生安全性的影响,为头盔夜视镜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依据。采用高速气流吹袭台(敞开式风洞)吹袭的试验方法,将弹射座椅固定在吹袭台喷口前的台架上,试验假人(HYBRID Ⅱ型假人)端正地放置在弹射座椅上,试验假人穿抗荷服,佩戴头盔、夜视镜、供氧面罩。以850 km/h的吹袭速度作为试验的起点,按照试验设计确定的原则依次调整吹袭速度。夜视镜分下位(工作)和上位(非工作)2个状态进行试验,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头盔夜视镜在吹袭时的佩戴状态,测量试验假人颈椎下端的力和力矩。高速摄像机、力和力矩测量系统用高速气流吹袭台设定的时间基准同步测量。共进行了10发试验,其中5发试验夜视镜从头盔上吹脱,5发未吹脱;获得了各次试验中假人颈椎的受力曲线及夜视镜吹脱的时刻和轨迹。按照试验合格判据,吹袭速度均未超过850 km/h。头盔加装夜视镜后,相比头盔不加装夜视镜,气流吹袭性能下降,吹袭速度800 km/h以上颈椎力矩超标,700 km/h为临界点,600 km/h合格。建议将头盔夜视镜系统的气流吹袭性能包线限制在600 km/h以内。   相似文献   
177.
给出了一种高超声速超燃冲压发动机实时模型建立方法.发动机采用基于特性的部件级建模思想,考虑了燃烧室的容积效应,其中,在计算进气道参数时给出一种计算激波角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一次得到激波角,不需数值解法,在保证精度的同时简化了计算过程.该发动机动态模型通过数值积分来完成,避免了循环迭代,提高了模型计算速度与实时性.以某超燃冲压发动机建模为例, 通过闭环仿真实验得到在动态过程中响应时间在1s左右,超调量为0.5%.仿真结果表明:该建模方法满足提高实时性的要求,有助于对此类发动机动态过程进行控制研究.   相似文献   
178.
临近空间飞行器依靠搭载的柔性太阳电池组件和储能电池组构成的能源系统,可在临近空间长期飞行和驻留,完成地面观测、无线通信、军事侦察等任务,因而成为各国航天航空领域发展的热点之一。由于太阳电池组件能量转化效率只有20%左右,大部分太阳光能量吸收后转化为热。这部分热传导到高空气球内部,将造成内部气流紊乱,增加高空气球姿态控制难度,而温度升高引起的热应力甚至可能破坏柔性太阳电池组件。本文通过计算机模拟太阳组件在高空气球蒙皮上的工作条件,建立组件结构模型及热传递数学模型,仿真得到电池组件实际工作时的温度场和应力场分布情况,对高空气球供电组件的结构优化、工作状态的掌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9.
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摩擦力矩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滚动轴承的动力学理论,建立了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动力学微分方程与摩擦力矩数学模型,采用预估-校正GSTIFF(gear stiff)变步长积分算法求解其动力学微分方程,研究了结构参数和工况参数对双列调心滚子轴承摩擦力矩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的内滚道密合度与较大的外滚道密合度有利于降低轴承的摩擦力矩;过大、过小的保持架兜孔曲率半径都不利于轴承摩擦力矩的降低,存在一个合理的保持架兜孔曲率半径使轴承摩擦力矩最小;保持架兜孔间隙对轴承的摩擦力矩影响较小,适当增大保持架引导间隙可有效减小轴承的摩擦力矩;适量的增大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径向游隙有利于降低轴承的摩擦力矩。   相似文献   
180.
传统的同步定位与制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工作时,无法分辨环境中的物体是否存在运动状态,图像中运动的物体可能导致特征关联错误,引起定位的不准确和地图构建的偏差。为了提高SLAM系统在动态环境下的鲁棒性和可靠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动态物体感知的增强型视觉SLAM系统。首先,使用深度学习网络对每一帧图像的动态物体进行初始检测,然后使用多视图几何方法更加精细地判断目标检测无法确定的动态物体区域。通过剔除属于动态物体上的特征跟踪点,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本文方法在公共数据集TUM和KITTI上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动态场景中定位结果的准确度有了明显提升,尤其在高动态序列中相对于原始算法的精度提升在92%以上。与其他顾及动态场景的SLAM系统相比,本文方法在保持精度优势的同时,提高了运行结果的稳定性和时间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