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11篇
航空   490篇
航天技术   168篇
综合类   134篇
航天   1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3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An on-board autonomous navigation capability is required to reduce the operation costs and enhance the navigation performance of future satellites. Autonomous navigation by stellar refraction is a type of autonomous celestial navigation method that uses high-accuracy star sensors instead of Earth sensors to provide information regarding Earth’s horizon. In previous studies, the refraction apparent height has typically been used for such navigation. However, the apparent height cannot be measured directly by a star sensor and can only be calculated by the refraction angle and an atmospheric refraction model. Therefore, additional errors are introduced by the uncertainty and nonlinearity of atmospheric refraction models, which result in reduced navigation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A new navig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refraction angle is proposed to solve this problem. Techniqu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refraction angle are introduced, and a measurement model for the refraction angle is established. The method is tested and validated by simulations. When the starlight refraction height ranges from 20 to 50 km, a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better than 100 m can be achieved for a low-Earth-orbit (LEO) satellite using the refraction angle, while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e traditional method using the apparent height is worse than 500 m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s. Furthermore, an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navigation accuracy, including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of the refraction angle, the number of visible refracted stars per orbit and the installation azimuth of star sensor, is presented. This method is highly recommended for small satellites in particular, as no additional hardware besides two star sensors is required.  相似文献   
922.
自抗扰控制技术在电液力伺服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无头轧制系统钢坯闪光对焊中顶锻力伺服特性要求,提出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及力同步误差反馈校正的复合控制策略.为了更准确地体现所研究电液力伺服系统的非线性、参数时变性以及执行机构的耦合特性,采用AMESim平台进行了系统建模.针对顶锻力伺服的快速大力值加载特性、顶锻过程的变刚度特性、双对接液压缸同步均载要求以及更好地消除系统的其他干扰,设计了基于自抗扰控制技术和比例积分同步误差反馈校正的复合控制策略,以提高系统的鲁棒性、力伺服的快速响应性以及双对接液压缸的同步性能.通过仿真研究,在局部冲击干扰的条件下,仿真结果证实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3.
    
网络任务周期普遍较长,为了有效暴露网络传输延迟故障,可靠性试验时间往往是其任务周期数倍,否则会造成样本数量少、试验结果置信度低的问题.为此,针对通信网M/M/1排队模型,分析其延迟故障机理,应用相似理论推导建立了及时可靠性相似准则,得到了加速模型,并应用OPNET仿真平台对其进行了验证,分别阐述了数据到达强度不变和变化两种情况下该模型的应用方式,仿真结果表明正常应力作用下的原始网络和短时高应力作用下的相似网络及时可靠性误差小,且加速模型的效用不随故障阈值、应力增加倍数变化.  相似文献   
924.
杜荣华  张翔  王宁  汪玲  张兴星 《宇航学报》2021,42(5):621-633
提出一种针对空间非合作目标交会接近的自主检测和跟踪方法。在摄像机捕获原始图像后,利用推导的主动星高精度姿态来确定摄像机的精确指向,并结合恒星星库进行初步恒星对象剔除操作,随后基于不同对象在图像中的运动轨迹差异进行目标的精确识别。在目标仅视线角可观测的条件下,基于相对轨道根数建立相对运动方程,并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器(EKF)构建仅测角相对导航滤波器以推导出主动星和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状态。最后通过搭建的半物理仿真平台,对该方法在3种轨道场景中的性能进行了仿真测试,结果显示,当卫星姿态确定的指向精度在优于3″的条件下,该方法的目标检测正确率在96%以上,提出的仅测角相对导航滤波器的相对定轨精度在所测距离范围的1%以内。  相似文献   
925.
以某对地观测星座任务为背景,对基于电推进的组网卫星自主轨道保持控制方法进行研究.由地面进行标称轨道递推并定期上注,星上考虑地球非球形J2项摄动进行本星和标称星拟平均轨道参数递推,采用单边极限环方法进行面内相位保持控制.针对长期运行在对日定向模式的倾斜轨道且固定太阳翼卫星,考虑能源、程控任务、轨道偏心率等约束,设计了卫星...  相似文献   
926.
水升华器空间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国内外水升华器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水升华器的工作模式、失效特点及水升华器性能影响因素,探讨了美国水升华器在结构、功能、可靠性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未来空间应用对升华器的研究需求及在水升华器热分析建模、应用策略、"击穿"抑制方面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27.
采用直角坐标网格但通过在边界附近保留不规则控制体的非结构化直角坐标网格方法求解粘性不可压流体流动和换热问题.在边界附近切割单元的求解采用常规的方法处理,而不采用插值方法处理,并在同位网格上对控制方程组进行离散.因而该算法是贴体的,并可适用于解决复杂边界流动换热问题.通过对同轴环行空间和二维倾斜空腔内的对流换热问题的计算对该数值方法在传热问题中的应用进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与精确解和STAR-CD的结果在一定Re数和网格数时是很接近的,可以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说明该数值计算方法可用于传热问题.   相似文献   
928.
风扇进气畸变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采用三维欧拉方程加体积力模型的方法, 发展了一套三维非定常进气畸变数值模拟程序, 以实现风扇/压气机在进气畸变条件下的全环面三维非定常数值模拟.利用该程序模拟计算了某航空发动机风扇进口稳态总压畸变条件下特性和流场结构, 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结果表明该程序用较小的计算机资源即可以实现对风扇全环面三维非定场畸变流场的模拟, 能够以较高的精度预估气流畸变对压气机/风扇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9.
液晶测温法对平板气膜冷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热色液晶测温法, 对沿流向倾角30°的圆孔排平板气膜冷却进行了实验研究.测量了绝热壁温、壁温等温度场.研究了吹风比、孔排等因素对气膜冷却效果和换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吹风比对气膜冷却效果的影响很大, 冷却效果随吹风比的增大而降低;圆孔气膜冷却效果沿横向位置波动较大, 孔之间容易形成冷却死区.利用液晶测温技术可以很好地反映气膜冷却区域及冷却效果等.   相似文献   
930.
文章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出发,说明航天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造是必然的趋势。通过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的比较,从若干不同的侧面指出传统事业管理体制存在着以下一些弊端:即活动的非经济化,主体的国办化,机构的行政化,经费的供给化,资源配置的非社会化,目标的计划化,运行机制的非效率化,管理的非法制化,以及职能范围的扩大化等。航天事业单位要克服这些弊端,必须实行企业化改造,有选择地走向市场,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