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4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252篇
航空   875篇
航天技术   346篇
综合类   266篇
航天   3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7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96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4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991.
星敏感器杂光抑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唐勇  卢欣  郝云彩 《航天控制》2004,22(3):58-61
介绍了用蒙特卡洛法进行星敏感器杂光分析的基本思想、数学模型以及表面热辐射概率模型 ,对典型卫星星敏感器的杂光传递进行了模拟。在复杂的杂光环境下 ,建立杂光传递模型 ,获得了星敏感器杂光环境的定量杂光贡献 ,并对大衰减比遮光罩及光学系统内的杂光传递进行了跟踪 ,给出了遮光罩的消杂光能力  相似文献   
992.
应变不变量失效理论基于物理失效模式判断纤维和基体的损伤,适于研究纤维与基体的细观相互作用及固化残余应力的影响.介绍了应变不变量失效理论的物理背景,建立了正方形、六边形和钻石型细观代表体积单元模型,给出了宏观应变到细观应变的转换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失效模式和损伤演化准则.基于应变不变量失效理论求得了CCF300/5228材料体系的机械应变放大系数和热应变放大系数,对CCF300/5228复合材料开孔层合板的拉伸破坏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了纤维和基体的失效过程.计算与试验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证明了该理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993.
For a degradable structural system with fuzzy failure region, a moment method based on fuzzy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algorithm is present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assignment of performance function, the integral region for calculating the fuzzy failure probability is first split into a series of subregions in which the membership function values of the performance function within the fuzzy failure region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set of constants. The fuzzy failure probability is then transformed into a sum of products of the random failure probabilities and the approximate constants of the membership function in the subregions. Furthermore, the fuzzy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analysis is transformed into a series of random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analysis, and the random reliability sensitivity can be obtained by the constructed moment method. The primary advantages of the presented method include higher efficiency for implicit performance function with low and medium dimensionality and wide applicability to multiple failure modes and nonnormal basic random variables. The limitation is that the required computation effort grow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dimensionality of the basic random vari- able; hence, it is not suitable for high dimensionality problem. Compared with the available methods, the presented one is pretty competitive in the case that the dimensionality is lower than 10. The presented examples are used to verify the advantages and indicate the limitations.  相似文献   
994.
冲击谱试验随机性强,难度较大,必须了解环境温度、湿度对试验的影响。通过对数据预处理并建立冲击谱试验评价模型,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分析方法提取数据背后隐藏的有用知识,获得了温度、湿度对冲击谱试验各个调试因素的影响,并分析了其间存在的某种规律性,找出了适用于冲击谱试验的环境温度、湿度范围。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的产品冲击环境试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冲击谱试验的试验质量和试验中的产品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5.
激光冲击强化是利用高功率密度(GW/cm2)、短脉冲(ns量级)激光束辐射金属时产生高强度冲击波在金属材料或零件表层形成数百兆帕的残余应力,从而改善金属材料性能的一项新技术.利用Nd:glass重复率激光和机械喷丸分别对Ti6Al4V钛合金电子束焊缝进行了冲击强化处理,研究了激光冲击处理和激光冲击+机械喷丸两种不同处理工艺对电子束焊缝残余应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处理方式都明显改善Ti6Al4V钛合金电子束焊缝的残余压应力,尤其激光冲击+机械喷丸工艺表面残余应力改变明显, 而且在次表面层残余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最大残余应力出现在距表面20~30μm左右.   相似文献   
996.
高推重比涡扇发动机性能寻优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在变几何涡扇发动机推进系统性能模型基础上,采用综合优化方法,分别以安装推力最大、安装耗油率最低和涡轮前温度最低为推进系统性能寻优的目标,针对某高推重比加力涡扇发动机进行了稳态安装性能最优化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包含多个可调节几何参数的军用加力涡扇发动机而言,在基准调节规律的基础上对发动机进行性能寻优控制,可以明显改善推进系统的性能,从而大幅度提高飞机的综合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997.
本文采用作者提出的混合法(将光测技术与权函数相结合),求解了含孔板在不同应力场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  相似文献   
998.
聚氨酯泡沫塑料剪切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聚氨酯泡沫塑料进行了低速扭转实验, 研究了这类材料的剪切力学行为, 确定了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和剪切破坏强度等力学性能参数.并且, 对扭转试件断口进行了扫描电镜分析,研究了泡沫塑料剪切破坏的机制.最后, 利用作者得到的理论公式,对聚氨酯泡沫塑料的剪切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预测.结果表明,理论预测值与实验结果相当一致.   相似文献   
999.
卫星天线抗静电技术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卫星天线的主要电环境:地球同步轨道和低高度极轨空间环境;卫星天线表面充电的危害性; 抗静电膜的发展水平。已研制出了导电膜+ Kapton(聚酰亚胺) + 温控漆的复合结构抗静电膜和加有氧化锡的可溶性高聚物涂层。通过环境效应试验、抗静电膜对天线电性能影响的试验和模拟极光充电环境下的充放电评估实验, 证明抗静电膜符合天线性能要求, 并可以有效控制天线表面的充电电位  相似文献   
1000.
直线度误差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实际测量机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对直线度误差计算的五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出了各种方法在计算准确度、计算时间、算法及编程等方面的区别,同时得出了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