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45篇
航天技术   15篇
综合类   9篇
航天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71.
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往往存在多种频率交叠的机会信号,为利用机会信号进行定位增加了难度。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的机会信号实时盲分离系统。系统的硬件部分是在FPGA中实现等变自适应盲分离算法的,实现了AD采集后的复数域混合信号的分离。分离后的信号通过USB3.0数据线上传到上位机中进行存储、识别和实时显示。算法的FPGA实现采用流水线架构和浮点运算设计来提高信号的实时处理能力和数据计算精度。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分离多路复数域混合机会信号。  相似文献   
72.
针对传统功率电传一体化作动器存在的诸如动态响应差、固有频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增加了一个总压力控制阀的改进型电液复合调节一体化作动器.通过保持作动筒高、低压腔的压力之和为一常数,使泵控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阀控系统相同,有效地改善了动态响应.在综合考虑这种改进的电液一体化作动器中不可忽视的结构刚度、摩擦、泄漏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后,在已有简化模型基础上建立了非线性仿真模型.用AMESim软件进行仿真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实际系统的性能,为功率电传一体化舵机的进一步结构优化和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3.
郎啸宇  张锦绣  曹喜滨 《宇航学报》2015,36(11):1235-1241
针对失效航天器大型天线进行再利用过程中的多细胞卫星(Satlet)布局问题,推导基于Lagrange方程的多Satlet天线动力学方程。通过分析天线振动对Satlet布局位置的影响和Satlet对天线系统的扰振,提出Satlet布局规划过程中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给出Satlet在天线系统中的最优布局,并采用协方差矩阵自适应进化策略(CMAES)对结果进行校验,以保证Satlet最优位置的准确性。仿真结果表明,失效航天器系统采用由上述优化算法给出的最优位置对Satlet进行布局,可以使得失效航天器的大型天线完成再利用过程中的姿态控制任务。  相似文献   
74.
表面织构靴底流体动压指尖密封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郎达学  苏华 《航空学报》2012,33(8):1540-1546
表面织构靴底流体动压指尖密封是本文提出的一种新型柔性气体密封。建立了具有圆形微坑表面织构靴底的指尖密封分析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不同工况和织构结构条件下表面织构靴底流体动压指尖密封的泄漏率、气膜承载力及气膜流场特征。结果表明具有圆形微坑织构靴底的指尖密封具有较低的泄漏率和较高的气膜承载力,通过与现有典型人字槽流体动压指尖密封和接触式指尖密封的性能对比,进一步说明了表面织构靴底指尖密封的综合性能优势。流体压差对表面织构靴底流体动压指尖密封的性能影响较大;压差较大时,适当增大微坑直径、减小微坑深度、采用均匀分布的微坑结构形式,有利于提高密封性能。本文工作为设计性能良好的指尖密封结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75.
压敏漆图像数据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压敏漆工程应用的迫切需求,开发了压敏漆图像数据处理软件.采用了两种图像配准方法,并对二者的配准效果进行了对比.介绍了两种图像数据三维还原方法,采用直接线性变换将二维图像坐标与模型空间坐标联系起来,得到了模型表面的真实压力分布数据.引用作者在超声速风洞中完成的三角翼模型压敏漆试验的部分结果,验证了图像数据处理程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6.
In this paper, an aeronautical thin-walled part with a complex geometry which has several sharp bends and curvatures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was investigated. This kind of part is difficult to be manufactured only in one stage. Therefore, an innovative multi-stage active hydroforming process assisted by the rigid forming method was designed. In addition, an optimized blank geometry is obtained. In fact, the main focused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o propose a new small radius rounded corner forming technique and analyze the mechanism. Two kinds of forming modes of changing a big rounded corner into a small one, which are related to different tangential positions of the die in the process of calibration, are analyzed theoretically. Meanwhile, the stress and strain states of the deformation region are compar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minimum relative radii of rounded corners I and II in the first stage and the hydraulic pressure are calculated by the bending theory. Finally, the influences of the tensile-bulging effect and the interface condition of the double-layer sheet on the forming quality of the specimen are investigated. The achieved results can make a foundation for utilizing the proposed method in forming of thin-walled parts with very small radii.  相似文献   
77.
随着制造业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复杂弯曲异形充液成形管件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了更好地研究弯曲异形复杂管件在充液成形过程中的变形规律,进行可靠的工艺设计。本文通过结合薄膜理论和塑性变形理论对弯曲管件在自由胀形状态下的应力应变进行了理论解析,并通过有限元(FE)分析对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验证。FE分析结果与理论模型基本吻合。同时分析了管材在绕弯过程的硬化行为,并探索了在不同的弯曲硬化状态下弯曲管材在自由胀形过程下的破裂位置的规律,并且用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与FE分析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78.
叶尖喷气影响压气机近失速流场特征的数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叶尖喷气对近失速工况流场特征的影响,以亚声轴流压气机转子为研究对象,对其加入叶尖喷气前后的流场进行了全通道非定常数值模拟。对加入喷气前后的瞬态流场对比分析表明:喷气前近叶尖流场非定常性的出现与叶尖二次涡的形成和运动密切相关,而且任意时刻沿圆周方向每个叶片的载荷呈均匀分布的态势;喷气后整周的流场在任一时刻都被离散喷气流分割为接近相等的5个部分,从而改变了喷气前整周流场载荷分布的格局,抑制了叶尖二次涡的出现。  相似文献   
79.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与普及,网上的资源日益丰富与多样化.而与之相比,现有的Web技术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无法支持资源的更广泛、更深层的共享.对象式Web(ObjectWeb)技术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是Web技术发展的新阶段.深入分析了对象式Web的核心技术,并论述对象式Web发展初期的以分布式对象技术为核心的几种框架结构,重点阐述了将分布式对象技术与代理、多代理技术融合所形成的理想的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80.
随着“太空经济”时代的到来,大国间的太空竞争也愈发激烈,对星载雷达探测系统的测量精度和多维度目标参数测量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的星载雷达系统主要采用传统微波技术实现,面临电子器件速率低、工作带宽小、可重构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越来越成为限制星载雷达系统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将微波光子技术引入雷达系统可利用光子技术高频率、大带宽、可重构的特点有效克服电子技术的局限性,突破雷达技术瓶颈。阐述了可重构多维度目标探测微波光子雷达的特点和基本结构,介绍了多维度目标参数测量和雷达波形可重构的原理与方法,并对星载微波光子雷达的发展趋势和特殊应用环境需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论述。随着微波光子雷达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光电集成技术的迅速发展,微波光子雷达有望在未来星载雷达系统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