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6篇
  免费   332篇
  国内免费   143篇
航空   873篇
航天技术   198篇
综合类   84篇
航天   37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77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83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971.
介绍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航空航天预研计划详细内容及实施情况,分析了美国航空航天发展战略并归纳总结了支撑该战略的航空飞行平台、临近太空飞行平台、进入太空飞行平台和太空飞行平台的发展和特点,综述了可用于4大飞行平台的推进系统,如自适应发动机、高速涡轮发动机、超燃冲压发动机和组合循环发动机技术的研制现状和未来发展,获得了中国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应该实施国家战略、夯实技术基础和适时调整目标等启示.  相似文献   
972.
为了揭示等离子体气动激励对角区分离的作用效果,应用FLUENT软件数值模拟了等离子体激励器对压气机叶栅角区分离的影响.采用等离子体激励器的简化唯象模型,在压气机叶片吸力面和端壁不同位置沿流向施加激励,对总压损失系数、极限流线、不同截面流动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吸力面激励对角区分离改善有限,角区未失速时,近分离点前是激励最佳位置,角区失速后,激励位置越靠前效果越好;端壁流向激励能明显减小角区分离损失,分离点至叶片前缘任何位置施加激励效果一样;组合激励同时减小吸力面边界层和端壁边界层损失,使角区分离消失且不受攻角变化影响.  相似文献   
973.
超燃研究地面实验中通过燃烧加热方式获得的高焓气体中通常含有H2O和CO2等污染组分,污染组分可能造成地面实验与天空飞行中燃料的点火特性出现差异。为了正确评估这两种污染组分对碳氢燃料点火特性的影响,在预加热激波管上研究了H2O和CO2对乙烯点火特性的影响效应。以压力0.2MPa,化学当量比1和0.5乙烯在纯净气体中点火特性为基础,分别进行了单独加入7.5%,15%和25%的H2O,单独加入10%的CO2,以及同时加入25%H2O+10%CO2条件下,污染组分对乙烯点火特性影响的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贫油条件下(Φ=0.5),单独污染组分H2O和CO2对乙烯的点火基本没有影响;在化学当量比条件下(Φ=1)时,H2O和CO2分别对乙烯的点火具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当H2O和CO2同时存在时,污染组分在较大温度范围内表现出对乙烯点火的阻滞作用。从燃烧反应机理和热物理性质的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974.
为了深入认识理解静止可燃气热射流爆震起爆的机理过程,采用块结构自适应网格加密方法的开源程序AMROC,进行二次开发,在LINUX系统中建立小型集群并行计算系统,应用于静止可燃气热射流爆震起爆过程高效精细数值模拟,并根据流场特性划分三个阶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一定条件下的热射流,静止可燃气中的热射流爆震起爆对壁面的依赖性很强,正是通过壁面的反射作用形成局部爆震燃烧;通过左壁面和上壁面的有效二次壁面反射,上壁面处的局部爆震燃烧进一步增强,强化的局部爆震燃烧逐渐向整个等直管道中传播;上壁面和下壁面的局部爆震燃烧同时形成之后,双三波点结构在管壁中来回碰撞碰,形成周期性的稳定爆震燃烧。  相似文献   
975.
研究了随着燃烧室进口马赫数不断提高时单板环形分配器式扩压器的总压损失、静压恢复和扩压器流态问题。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矩形分配器式扩压器进行数值模拟,将其结果与矩形分配器式扩压器试验结果对比,得出边界条件设置方法,对单板环形分配器式扩压器进行了数值模拟。燃烧室进口马赫数从0.291增加到0.420。结果表明:矩形分配器式扩压器的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误差在±5%之内;随着燃烧室进口马赫数的不断提高,单板环形分配器式扩压器的性能下降。在马赫数高达0.420时,单板环形分配器式扩压器内流动没有分离,静压恢复为0.870,总压损失为1.346%,表明其性能比短突扩扩压器的性能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下一代先进燃气轮机燃烧室对扩压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6.
为了定量评估直扩信号的安全性能,在给出卫星测控直扩信号安全防护定义的基础上,对卫星测控直扩信号安全性能评价指标进行了研究.在深入分析直扩信号典型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等效码长、调制指数、码速率截获因数、等效码长截获因数、码序列截获因数、干扰因数等衍生指标,分析、仿真了它们的影响因素,得到了它们与基本指标的关系,初步建立了直扩信号安全性能评价体系,为后续安全性能评估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77.
为了矫正追踪航天器相对接近轨迹的偏离,实现交会轨迹的主动安全控制,在开环斜滑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闭环斜滑主动控制方法,包括轨迹控制的闭环斜滑算法和终端控制的闭环斜滑算法。利用某近距离交会接近问题,采用MonteCarlo(蒙特卡洛)打靶仿真,分析比较了开环斜滑算法和2种闭环斜滑算法。结果表明,闭环控制终端偏离明显小于开环情况,同时在较短时间内以较小的速度增量实现了终端状态控制,并且轨迹控制的闭环斜滑算法控制精度小于终端控制算法。  相似文献   
978.
刘建平  梁甸农  何峰 《宇航学报》2005,26(2):186-190
针对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雷达系统的特点和AT INSAR的基本原理,本文对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雷达系统执行AT INSAR任务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本文建立了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雷达系统AT INSAR模型。基于这个模型分析了临界基线、测速精度,以及动目标检测等性能。最后,对一个L波段的主星带伴随小卫星编队系统完成AT INSAR任务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测速精度对于编队小卫星的基线测量精度要求相对较高,而且检测地面慢速运动目标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79.
张驰  梁彦  刘鑫 《上海航天》2003,20(3):10-15
研究了岸舰导弹捷联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过程中粗对准和精对准两个阶段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仿真分析了计算周期、低通数字滤波器和各种干扰等对对准精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精度,对岸舰导弹的技术准备过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80.
通过对安全发火机构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得出,振动条件下产品出现的安全、工作状态转换失效等一系列故障与机构高频共振密切相关。为解决出现的问题,对产品内部结构设计进行了改进;并为机构增加了减振器,从而使机构上振动强度从标准水平的数倍降低到标准水平的40%以下,振动试验结果表明,机构高频共振问题得到解决,给机构功能带来致命影响的故障不再出现,其可靠性较原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