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6篇
  免费   776篇
  国内免费   297篇
航空   2040篇
航天技术   415篇
综合类   215篇
航天   65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80篇
  2020年   179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48篇
  2017年   154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168篇
  2013年   146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81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后挡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特性影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坤  潘君  王晓燕  力宁  胡廷勋  谭键 《推进技术》2020,41(12):2834-2839
为了研究后挡板结构对刷式密封泄漏特性的影响,模拟航空发动机静态和动态工况,对三种不同后挡板结构的刷式密封泄漏特性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型刷式密封,后挡板结构中设计环形平衡腔能有效缓解刷式密封刷丝滞后效应,但间隙值过大将导致刷式密封性能下降;刷式密封实验件b(有环形平衡腔,与刷丝束之间的间隙为0.2mm)的泄漏参数Φ2保持在7 g﹒K1/2﹒mm/(N﹒s)以内,表现出优异的密封性能,这说明合适的环形平衡腔间隙值设计,能有效缓解刷式密封刷丝滞后现象。根据实验结果,环形平衡腔的间隙设计值应不大于0.4mm。  相似文献   
942.
陈朝  于锦禄  张磊  蒋陆昀  蒋永健  胡雅骥 《推进技术》2020,41(12):2766-2773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三维旋转滑动弧的航空发动机新型燃烧室头部,该头部可以在保持原有燃烧室结构不变的基础上,实现对燃烧室的点火和助燃。进行了新型燃烧室头部的放电特性实验,分析了稳定电弧滑动(A-G)模式和击穿伴随滑动(B-G)模式两种放电模式的特点。探究了两种放电模式对振动温度的影响,以及空气流量和电压对OH、O2、O3、NO四种粒子光谱发射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B-G模式电弧的放电功率更大,达到84W,放电模式对振动温度的影响取决于空气流量和电压的变化,而光谱发射强度则是A-G模式大于B-G模式。  相似文献   
943.
944.
945.
946.
件号在民用飞机中属于构型管理范畴,必须是简洁的、独一无二的、易于理解的。好的件号规则不仅仅将大幅度降低独立工程项目中构型管理难度,还可以通过件号实现对产品的追溯,清晰地体现出公司产品谱系演变规则。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公司设备件号管理规则,提炼总结出针对不同ATA章节,不同类型系统设备件号规则需关注的因素,ATA44客舱系统及ATA46信息系统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紧密,应针对不同分系统、不同应用场景、驻留软件更新等方面考虑产品的型谱化发展及不同层级件号的命名问题。结合在民用飞机航电系统典型研发流程中工程实际可能遇见的问题,给出了民用航电系统设备研发全生命周期中顶层图、设备铭牌、环境鉴定试验、首飞构型件号管理建议及需关注的方面。  相似文献   
947.
采用非定常动网格技术建立了袋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特性多频椭圆涡动求解模型,在验证求解模型准确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压比、转速和凹槽位置不同时凹槽射流对袋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与动力特性的影响,分析了袋型阻尼密封轴向与周向的流速和压力分布特性,揭示了凹槽射流对袋型阻尼密封泄漏特性和动力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凹槽射流增强了...  相似文献   
948.
针对传统着陆器缓冲装置无法复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小型着陆器,通过各关节上的摩擦制动装置吸收着陆冲击能量,由电机及扭簧组件实现再次起飞后着陆腿的姿态恢复,可满足多点飞跃探测的月表探测任务。完成了一维落震中单套着陆腿在竖直方向上的缓冲吸能动力学分析;基于径向基(RBF)代理模型,面向三种典型着陆工况,采用多目标协同优化方法,对单套着陆腿各关节制动扭矩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缓冲吸能关节可有效降低着陆器在落震过程中的加速度峰值。最后进行了整机多工况落震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各着陆响应均满足设计要求,也可保证良好的着陆过程稳定性,可为中国后续开展星表单次任务多点位探测提供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49.
针对导弹导引头存在的天线罩误差,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动态规划(ADP)的制导策略。不同于传统处理天线罩误差的估计与补偿方式,避免了估计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影响。在导弹拦截机动目标的场景下,将拦截问题转化为鲁棒最优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既可以消除天线罩误差和目标机动影响,又可以保证控制能量最小的代价函数。通过构造评价网络,利用自适应动态规划来求解近似鲁棒最优制导策略,并附加鲁棒控制项得到最终的机动目标拦截制导策略。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证明了权值误差的一致最终有界和闭环系统的渐近稳定。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制导策略对天线罩误差下拦截机动目标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0.
藏悦  胡权  张尧  安泉  王鸿博 《宇航学报》2022,43(7):930-937
以旋转失效卫星的消旋为研究背景,提出一种双重光流约束的特征点运动跟踪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双目视觉,可实现对非合作旋转失效卫星的运动观测,并为机械臂消旋操作提供接触方案。首先,跟踪识别序列图像中稳定存在的特征点并记录其轨迹,采用频域分析的方法检测特征点轨迹的变化频率,从而获取目标旋转角速度,通过地面物理实验,验证所提目标运动观测的有效性;随后,利用特征点轨迹分析目标的运动包络与适宜接触区域,并根据目标运动特性和接触消旋的时间约束,给出完成消旋的接触强度约束,继而得到机械臂的操作性能需求,为接触式消旋的工程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