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6篇
  免费   691篇
  国内免费   503篇
航空   2065篇
航天技术   578篇
综合类   415篇
航天   102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116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21篇
  2010年   187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179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110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21.
叙述了 3mm中频比较辐射计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特性分析及实验结果 ,研究表明 ,这种辐射计不需 3mm开关 ,其稳定性优于全功率辐射计 ,而成本和尺寸均与全功率辐射计相差不大 ,完全可以满足小型化、实用化的需要。  相似文献   
22.
介绍多相正交序列的构造方法,对多相正交序列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提出采用多相正交序 列的移位序列作为扩频序列的通信方式,并给出接收端序列同步的实现方法。这种方式能解决低相数多相正交序列互 相关特性不理想,而高相数多相正交序列难以搜索的困难。  相似文献   
23.
论述利用计算机对气象卫星数字基带信号解码的两种方法。方法一是在开环条件下对基带采样跟踪与智能判决。方法二是基于最优检测原理 ,在分相码 (Manchester码 )的解码中简化了正交积分锁相环 ,采用单积分器辅助计算机智能判断 ,对基带实现最优检测  相似文献   
24.
对所研制的 8mm非平衡绝对值检波狄克辐射计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了实验测量 ,并利用改进后的成像系统进行了目标辐射特性成像实验。结果表明 ,该辐射计工作状况稳定可靠 ,成像系统的图像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2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DWDM光接入网的波长分配算法,该算法在保证基本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通过调度共享波长降低业务请求过程中的阻塞率。文中还对该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提出了一种新的截断误差减小方法。该方法是利用在粗网格 ( 2 h)上估算截断误差进而减小在原始网格( h)上的误差的迭代过程 ,最终目的是利用粗网格得出更精确的结果以及发展一种新的粗网格直接数值模拟方法  相似文献   
27.
厚度宽容度是变截面工件射线检测的重要参数。本文分析了典型工件的厚度差,以及不同灵敏度级别的厚度宽容度。应用胶片特性曲线、曝光曲线,从实验角度测量了厚度宽容度,并对结果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8.
基于金属超声检测中的缺陷脉冲回波为非稳态信号的特点,对高温合金材料超声检测信号的小波变换进行了特征分析,提取了各级小波分解信号的能量分布特征,最后将这些特征输入人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和分类,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9.
给出了用低速N-S方程求解高速列车绕流的数值计算方法,采用显隐式结合的方法来加快收敛速度,基于该方法编制了计算软件系统Train3D,用该软件系统对高速列车外形的外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该外形的空气动力特性和流场结构。  相似文献   
30.
讨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直接自适应控制方法,并应用于超机动飞机的飞行控制中。基本控制律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进行设计,对由于模型不准确导致的逆误差采用单隐层神经网络进行在线补偿。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通过补偿由于模型不准确引起的逆误差,弥补了非线性动态逆要求精确数学模型的缺点,提高了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而且可以大大简化动态逆控制律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