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7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312篇
航空   879篇
航天技术   383篇
综合类   208篇
航天   355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101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6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深空探测车可变直径车轮牵引通过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提出了一种可变直径轮深空探测车,其具有结构紧凑、越障能力强、重心低、运行平稳等优点.考虑了月球重力环境和月壤的力学特性,应用基于贝克模型的地面力学理论,分析了深空探测车可变直径车轮与月壤间的相互作用,对轮片展开和车轮下陷做了合理的简化,对不同滑转条件下探测车轮的挂钩牵引力、驱动力矩和驱动效率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车轮的展开减小了推土阻力,车轮的挂钩牵引力和驱动效率都比车轮收缩状态有了明显的提高,并获得了使驱动效率达到最大值的滑转率的范围.   相似文献   
982.
四足步行机的对角小跑步态及能耗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步行机需自身携带能量如电池实现步行及探测任务,研究其能量消耗有重要的意义.步行机的行走步态与能量消耗密切相关,采用对角小跑步态,分析能量消耗与相关影响参数间的关系.介绍了四足步行机的对角小跑步态及多链串并联复合机构的特点,建立步行机的运动学方程及拉格朗日动力学方程.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系统的考虑足与地面接触的三维仿真模型,进行完整对角小跑步态周期中的能量消耗分析,获得步行机的动态特性.以移动能耗率为评价指标,分别仿真分析3种步距及3种接触材料的能量消耗,研究步距、接触刚度和摩擦系数对步行机能量消耗的影响,建立移动能耗率与步行机步行速度间的关系曲线,为物理样机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83.
天线系数的测试误差与NSA测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归一化场地衰减(NSA,The Normalized Site Attenuation)测试中存在的误差,指出误差主要来源于天线系数.通过对天线互阻抗的分析,说明它是天线系数误差的主要来源.简单介绍了天线系数的标准计量方法,发现其中并未考虑互阻抗的影响;修正了天线系数计量中采用的方程组,证明该方程组不能求解.分析了减小测试天线间互阻抗误差的因素,重新设计了一种新的测试方法.新方法使用天线增益替代天线系数,利用天线增益测试的必要条件避免互阻抗的影响;证明了新方法与原方法的原理间的等价条件;通过实测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84.
给出了基面为(G1,K=1)Catmull-Rom或(G2,K=2)Catmull-Rom几何样条曲面的五次(G2连续)及三次(G1连续)超限插值过渡曲面的方法.  相似文献   
985.
基于Catmull-Rom几何样条的过渡曲面构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基面为(G  相似文献   
986.
通过交替求解流体运动方程和结构动力方程来计算时域内二维机翼的结构动力响应,并研究了结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使用控制中的相平面图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来判断系统的结构稳定性。计算中流体运动方程采用二维非定常Euler方程,并用Jameson提出的有限体积方案,四步Runge-Kutta时间推进求解;结构模型采用二自由度PAP模型。经分析,计算结果合理。  相似文献   
987.
利用PIV技术对非光滑表面湍流边界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光华  刘宝杰  刘涛  高歌 《航空学报》1999,20(5):409-415
利用在线式 P I V 系统在低速风洞中对两种非光滑表面:阵列涡发生器表面和波纹壁面的湍流边界层进行了实验测量。观察到了壁面几何形状的改变对非光滑表面湍流边界层拟序结构的产生和发展的影响:阵列涡发生器表面(10m /s)湍流边界层内有明显的双剪切带状结构,外剪切带状结构接近边界层的外边界,小尺度的涡在内剪切带状结构的附近产生;波纹壁面(20m /s)湍流边界层内涡的尺度比较小。并在相同的壁面几何形状条件下,在不同的流动工况下,研究了非光滑表面对湍流边界层拟序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壁面几何形状的改变对外层的大尺度横向涡的产生和发展有明显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效果在不同的流动工况下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988.
高鸣  蔡体敏 《推进技术》1999,20(5):99-103
通过对固体推进剂药柱进行初始气孔率热老化试验研究,探讨了用累积损伤方法来预测药柱贮存寿命,提出了一种准确,经济,方便地提前预测药柱贮存的新方法和新技术。  相似文献   
989.
吸热型碳氢燃料冷却模拟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套自行设计的燃料冷却模拟系统,该装置适用于模拟研究各种吸热型碳氢燃料在飞行器上不同冷却模式下的冷却特性, 为燃料将来在飞行器上的工程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仪器空白漏热标定结果表明其稳定性良好。在此装置上研究了吸热燃料在两种压力下的冷却情况, 实验发现在通燃料后, 反应管温度下降最低可达90.6℃, 冷却效果较好; 随着外部热环境的变化, 反应管不同部位的吸热情况发生复杂变化, 尾部出现结焦; 燃料热沉测量值与文献值接近。  相似文献   
990.
本文给出了湍流燃烧室的数值模拟。通过改变燃气和空气进入燃烧室的速度和方向,改变燃烧室内的湍流场特性。由此产生的化学反应速率的改变给出理想的燃烧室温度场,使得燃烧室长度减小,且出口处温度场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