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1篇
  免费   101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286篇
航天技术   73篇
综合类   22篇
航天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4 毫秒
401.
笛形管结构参数对热气防冰凹腔表面温度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笛形管射流孔直径、射流孔间距、周向位置和笛形管位置等结构参数对凹腔表面温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所研究的结构参数范围内,笛形管射流孔直径对凹腔前缘表面的温度影响最大,不同孔径的热射流加热效率相对差值达7%。存在一定的射流孔间距范围,使得凹腔表面温度得到一较优值,其对热射流加热效率的影响幅度在4%左右。笛形管周向射流孔安装角为±35°时,凹腔前缘的热射流加热效率相对较高,笛形管中心接近于凹腔前缘可以取得更好的热射流加热效果,但其对热射流加热效率的影响仅在2%以内。  相似文献   
402.
实验辨识机器人动力学参数是获取基于模型的控制器参数的主要方式。针对一般方法仅能辨识线性动力学模型从而辨识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采用人工蜂群(Artificial bee colony,ABC)算法辨识机器人动力学模型。通过Newton-Euler法建立关节型机器人的刚体动力学模型,并用低速动态特性更佳的非线性摩擦模型描述关节间摩擦特性,代替传统的库仑-黏性摩擦模型。优化辨识实验所用的激励轨迹,采集实验数据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后,采用ABC算法辨识机器人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ABC算法能够精确辨识动力学参数,基于辨识结果的预测力矩抑制了误差峰值的出现。应用辨识结果设计基于模型的前馈控制器,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模型的控制器能够提高轨迹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403.
衣晓  韩健越  张怀巍  关欣 《航空学报》2015,36(4):1212-1220
在分布式多目标跟踪系统中,由于局部传感器开机时间、采样频率以及通信延迟不同等原因,导致来自各传感器的局部航迹往往是异步不等速率的。目前一般的方法是先进行时域配准再进行航迹关联,但是在同步化的过程中,航迹估计值的误差会发生传播,影响航迹关联的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实混合序列相似度的异步不等速率航迹关联算法。算法首先通过区间数-实数混合序列变换(IRST)得到等长度的航迹行为序列,然后定义一种新的序列差异信息度量,得到混合序列的相似度,以此进行航迹关联判定。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异步不等速率航迹关联问题,并且通信延迟和数据乱序对算法性能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04.
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进气方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韩吉昂  李晓东  钟兢军  管健 《推进技术》2015,36(8):1206-1214
采用FLUENT软件对两种驻涡腔进气方式时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的冷态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对两种驻涡腔进气方式时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驻涡腔内的旋涡结构、平均流动参数以及燃烧室总体性能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进气方式时,环形中心钝体驻涡燃烧室驻涡腔内均能形成相对稳定的涡系结构,进气方式由后钝体中心逆流进气变为前钝体中心顺流进气时,驻涡腔内涡系结构由单对涡转变为双对涡;与后钝体中心逆流进气相比,前钝体中心顺流进气时,燃烧室总压损失系数、驻涡腔平均静压和总压分别增加约1.345%,8.207%和6.479%,驻涡腔平均速度降低约48.423%;驻涡腔进气方式的变化对燃烧室出口气流参数沿流道高度方向的变化趋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05.
飞行模拟器操纵负荷系统是一种被动式力伺服系统,其多余力的抑制是提高操纵负荷系统力跟踪精度的关键。以研制的飞行模拟器电动操纵负荷系统原理样机为平台,对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进行介绍,通过系统建模,在MATLAB/SIMULINK中仿真,对经典的前馈补偿和PID复合控制方法的多余力抑制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并在原理样机上进行试验测试。试验结果验证了复合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了多余力,提高了系统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406.
高脉冲重复频率(HPRF)雷达目标跟踪需要解决距离模糊问题。本文通过把脉冲间隔数和脉冲间隔变化量作为目标的离散状态,目标的距离和径向速度作为目标的连续状态,将HPRF雷达的跟踪和解距离模糊问题转换为贝叶斯框架下的混合估计问题并且利用粒子滤波方法实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脉冲间隔数变化时仍可以正确地解距离模糊,并且跟踪精度比多假设方法高。  相似文献   
407.
关晓辉  宋笔锋  李占科 《航空学报》2013,34(5):1036-1045
 超声速飞行器的横截面积分布对其激波阻力的影响十分显著,合理的机翼和机身横截面积分布可以显著降低其激波阻力。使用类别形状函数变换(CST)方法对机身进行基于横截面积分解的CST参数化外形表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扩展的远场组元(EFCE)超声速翼身组合体激波阻力优化算法,并使用该方法对超声速客机翼身组合体进行外形优化,使其激波阻力系数降低了39%。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只进行一个方向上的面积分解,机身CST参数化所使用的参数数量和相应优化过程的计算量比机翼大幅降低;经过EFCE激波阻力优化的机身具有较为明显的面积率修形"蜂腰"特征。  相似文献   
408.
介绍了用实测法和MC理论计算法确定"放射性模型体源"表面中心点上方不同高度的比释动能率的方法和研究成果.研究结果表明,实测和理论计算结果的一致性较好,不存在明显的系统差.由此首次拟合出了能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电离辐射体源标准的单位核素含量空气比释动能率的贝可法换算系数,提高了采用贝可法确定模型体源空气比释动能率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409.
多机空战仿真的飞机简化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多机空战仿真的概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多机空战仿真中的飞机数学模型进行初步研究与设计 ,找到一种较为符合实际的飞机简化模型描述方法。  相似文献   
410.
介绍了γ测井仪探管角响应的概念、检定方法,分析了引起角响应的原因及其对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