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7篇
  免费   855篇
  国内免费   592篇
航空   2401篇
航天技术   687篇
综合类   364篇
航天   11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129篇
  2021年   161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144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40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44篇
  2012年   275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43篇
  2008年   206篇
  2007年   21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25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7篇
  1996年   55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38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3年   1篇
  19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空间地磁亚暴环境可以给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带来灾难性后果。文章主要介绍了地磁亚暴环境效应及国内外的相关设备,并根据我国现状,提出进行大型地磁亚暴环境试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分段可拆卸的点火器,对带后向台阶的横向喷注器、气液同轴喷注器、不同喉部直径的喷管等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后向台阶高度为7mm的喷注器比13mm的后向台阶火焰稳定效果更好。在相同温度和室压下,横向喷注器的自燃能力优于气液同轴喷注器,喷管收缩比越大,越利于自燃。  相似文献   
993.
张峰  刘伟强 《火箭推进》2007,33(6):43-48
较系统地介绍了应用于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冷却的层板技术,指出了层板发汗冷却的技术优势。介绍了一内壁全部由层板构成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结构及其层板发汗冷却单元的设计和加工工艺问题。总结了国内外关于层板发汗在火箭推力室冷却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简要论述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4.
衣云峰  张唯 《宇航学报》1990,(1):99-104
本文分析了激光燃速仪中影响排烟的各种因素,给出了同步跟踪条件,并根据流场分析计算的结果,改进了燃烧室内部结构和进气设备,以及电路和光路,解决了排烟问题,使实验压力由原来的1MPa提高到6.4MPa。  相似文献   
995.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TSMC 0.35μm CMOS工艺的高电流匹配精度电荷泵电路。该电路采用了对称结构充放电流镜,自偏置高摆幅共源共栅镜像电流源和电流开关加速电路,提高了高速工作时电路的稳定性,消除了电压跳变现象,解决了充放电流不匹配的问题,且输出摆幅较大。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可很好的工作于高精度锁相环电路中。  相似文献   
996.
Ku波段星载四馈源赋形波束天线样机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介绍了Ku波段星载四馈源赋形波束天线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基本限制;重点讨论了电设计方案和关键部件的设计方法;通过比较理论设计和实现结果,证明了研制的Ku波段星载四馈源赋形波束天线实验样机是成功的;最后提出了型号研制的工作设想。  相似文献   
997.
电弧加热发动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一种低功率电弧加热发动机系统的实验研究。该系统包括电源,点火系统,推进剂供给系统,发动机本体和一些测量设备。用氮和氩对不同的喷口喉道直径(0.6mm~1mm),不同的质量流率(20mg/s~100mg/s),不同的电源电压(80V~150V)进行了性能研究。所有试验都是在直径为1m,长为1.6m的真空室内进行的  相似文献   
998.
外星探测器依赖于探测装备完成探测任务,国际上常采用着陆器和巡视器设计外星探测器。外星探测器重量直接影响着探测成本,如果能把着陆器和巡视器融为一体,设计出可在月面反复着陆和行走的飞跃器,则能显著降低外星探测器的重量,大幅减少外星探测的成本。由于人类还没有实现利用腿式机器人探测月球,腿式月球探测飞跃器的开发可体现我国航天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依托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航天五院总体部)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项目“反复着陆器设计”,开展了月面低空飞跃着陆行走四足和六足飞跃探测器初探。飞跃探测器方案采用并联式主动腿式机构,具有在多种复杂地形上主动缓冲着陆和行走的适应能力;设计并采用了一种新型高功率密度力控驱动单元;进行了飞跃探测器的结构优化设计,实现了轻量化;针对着陆和行走过程中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主被动复合缓冲设计思路和控制方法,实现了飞跃器着陆过程的缓冲和身体稳定性,具备多次缓冲、自主移动、可收拢展开、着陆姿态调整、复杂地形适应等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999.
郑军  鲍明涛  王鑫  边宝刚  左峰 《上海航天》2005,22(3):34-36,60
为精确预报地球同步卫星地影,根据其发生原理用仿真分析法研究了升交点赤经和轨道倾角两个因素对地影的影响,给出了地影延续时间和最长日期变化等天数曲线。在实际的同步卫星长期管理中运用这些规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从运动气流的二维激波动力学方程组出发,提出了一种计算平面运动激波和尖锥头激波迎面干扰问题的新方法。该方法可以计算穿透激波的强度和形状,马赫反射时三波点的轨迹,马赫杆的强度和几何形状,以及锥面峰值压力的大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其它计算方法以及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方法不仅精度较高,而且保持了简捷,省机时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