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7篇
  免费   243篇
  国内免费   138篇
航空   814篇
航天技术   125篇
综合类   58篇
航天   28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991.
通过显示动力学的方法,对一种软隔离装置反向打开过程进行了模拟,并通过燃气发生器-隔层试验装置,进一步验证了隔层的打开过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验证了计算方法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脆性断裂准则可较准确地预测隔层的破坏位置和压强,同时在内压冲击载荷作用下隔层薄弱区域首先出现破裂,破裂后下隔层结构逐渐反向打开,最终端口发生严重破坏,研究结果可用于发动机隔层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992.
为了解决大空域、宽速域水平起降可重复使用飞行器的气动适应性问题,设计了一种满足高超声速巡航飞行性能的飞行器,为解决该种飞行器地面水平起飞和高速巡航飞行气动性能矛盾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变形布局方式——伸缩翼布局和翻转翼布局。通过数值手段比较分析了两种变形布局的低速气动特性,并通过风洞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增加相同机翼面积时,伸缩翼在起飞状态增升效率为68%,同时阻力增加35%;翻转翼在起飞状态增升效率为42%,阻力增加15%;伸缩翼布局比翻转翼布局的起飞升力大16%,阻力大20%,伸缩翼布局具有明显的升力优势,说明亚声速状态增加机翼展弦比是增升的有效手段,但同时也带来阻力的增加;鸭翼具有显著的增升效果,起飞状态增升12.8%,同时阻力降低1.4%,纵向压心系数绝对值前移0.48%,有效缓解了起飞状态升力和纵向稳定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3.
亚声速涡轮导叶前缘气膜冷却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获得亚声速涡轮导叶的前缘气膜冷却特性,在短周期高速风洞中对涡轮导叶前缘后倾扩张型孔气膜冷却试验件进行了实验,获得了涡轮叶片表面在不同主流雷诺数(Re=3.0×10~5~9.0×10~5)、二次流吹风比(M=0.5~2.4)和主流湍流度(Tu=1.3%,14.7%)下的气膜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分布。实验叶片前缘有8排后倾扩张型气膜孔形成前缘喷淋冷却结构。结果表明:叶片前缘和压力面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的增大而升高,吸力面冷却效率随着吹风比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最佳吹风比为0.8;在主流雷诺数(Re=3.0×10~5~9.0×105),改变雷诺数对叶片表面冷却效率的分布规律影响较小;叶片表面冷却效率随着湍流度的升高而降低,在小吹风比M=0.5下,高主流湍流度下的平均冷却效率降低50%左右,在M=2.4工况下,高湍流度下的平均冷却效率降低10%左右;叶片前缘冷气出流区域和压力面相对弧长为-0.4S/Smax-0.3的冷气重新贴附壁面区域换热系数比较高;高主流湍流度下,换热系数比较小,且吹风比变化对换热系数比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94.
为在远距离范围内实现高精度的激光测速测距,提出了一种联合利用伪随机码相位调制和外差探测技术的激光测速测距方法,并搭建了实验验证平台。当激光出射功率为2mW、参考光功率为117 、调制速率为100MHz、单周期内伪随机码序列长度为81.9 时,该系统在对位于约8 m处、径向速度约为1.4 m/s的目标进行测试时,可以实现0.138m的测距精度,以及4.16cm/s 的测速精度。实验结果证实,该套系统可实现高精度的径向速度和距离测量,且系统工作状态为长脉宽低峰值功率,为远距离的激光测速测距系统设计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95.
A sufficient sample size of monitoring data becomes a key factor for describing aircraft engines state.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s(GAN)can be used to expand the sample size based on the existing state monitoring information. In the paper,a GAN model is introduced to design an algorithm for generating the monitoring data of aircraft engines. This feasibility of the method is illustrated by an example.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generated data after a large number of network training iterations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distribution of monitoring data. The proposed method also effectively demonstrates the generated monitoring data of aircraft engine are in a reasonable range. The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inaccurate performance degradation evaluation caused by the small amount of aero-engine condition monitoring data.  相似文献   
996.
孟海波  杨涓  黄文斌  夏旭  付瑜亮  胡展 《宇航学报》2019,40(12):1478-1484
针对电子回旋共振(ECR)中和器性能无法满足实际应用需求的问题,开展了10 cm ECR中和器的性能优化实验研究,在分析现有ECR中和器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提出新的结构改进方案。通过改进ECR中和器的电子束流引出对比实验,得到了中和器结构对束流引出性能的影响规律。优化后的ECR中和器性能实验表明:相同条件下ECR中和器束流引出大小与气体流量大小不成正相关,但随着微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性能实验得到的中和器最佳工作和性能参数为:微波功率为10 W、氙气流量为0.5 sccm,收集板间距为5 mm时,在50 V引出电压条件下能够引出127 mA的电子束流。  相似文献   
997.
附加周期和神经网络补偿的实时钟差预报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到多项式模型拟合残差中仍存在显著周期信号及其他系统误差影响,提出构建一种多项式结合周期项与BP神经网络的北斗(BDS)超快速钟差预报模型,并利用实测超快速钟差数据进行算法测试验证。数值算例结果显示:利用本文模型得到的北斗超快速钟差产品,相比国内iGMAS超快速钟差产品(ISU)与德国地学中心超快速钟差产品(GBU),预报精度在3 h,6 h,12 h和24 h四个方面分别提升了26.14%,16.46%,12.68%和 10.58% 及10.34%,13.85%,8.17%和14.41%。  相似文献   
998.
一种基于多无人机的中继节点布置问题建模与优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战场环境下急需在无法通信的节点间构建有效通信链路的情形,使用多无人机作为中继节点,建立了中继节点布置(RNP)问题模型。模型以中继链路有效和无人机安全为约束,以中继布置点位置及相应的无人机为输出,不但考虑了使用的中继无人机数量,还考虑了构建中继链路花费的时间。考虑到该问题是难以求解的混合整数多目标优化问题,同时在紧急应用情形下,要求求解算法快速有效,建立了一种多项式时间中继节点布置算法(PTRPA)。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模型确实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有效中继链路构建;通过Monte-Carlo方法对比和分析不同因素对PTRPA算法、随机抽样算法、遗传算法求解该问题的结果性能和时间性能的影响,验证了PTRPA算法不但能够给出接近最优的解,且快速有效,满足战场决策需求。  相似文献   
999.
根据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制备SiC陶瓷涂层的工艺特点和典型异形构件的结构特点,建立了异形构件表面化学气相沉积SiC涂层的数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CVD法在典型异形表面制备SiC涂层进行了数值计算和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带有斜面的构件对CVD SiC沉积过程有显著影响,在反应器大小允许的情况下,构件放置时,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越小越好,并尽可能将构件长的一面与水平面平行,这样有利于沉积的涂层均匀。此外,对于带有台阶的构件来说,正放的构件表面浓度大于倒放的构件,而浓度梯度则小于倒放的构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使台阶部分放在气流的下游。上述研究结果对CVD工艺制备SiC涂层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曲春刚  孙爽  仝国祥  解江  付宇  孔庆国 《推进技术》2017,38(5):1055-1064
针对低雷诺数下低压涡轮(LPT)叶片尾迹存在的不对称性,研究了一种在近场与LPT尾迹更加接近的非对称尾迹对下游叶片附面层的影响,以求在不增加实验难度或计算量的前提下,提高研究过程中尾迹对下游叶片流动影响预测的精确性。研究以CFX软件为工具,以Packb高负荷LPT叶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圆棒、三角形尾迹与叶片近场尾迹的相似性,对比了在圆棒与三角形尾迹扫掠下,叶片吸力面附面层的流动特性。研究发现,与圆棒尾迹相比,偏置的三角形尾迹与低雷诺数下的LPT叶片尾迹更加相似,且可更好地抑制吸力面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