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9篇
航空   41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12篇
航天   17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4 毫秒
41.
民用飞机增升装置中的流动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的增升装置设计受到各种约束条件的限制,难以充分发挥增升效果,甚至无法达到飞机对增升效果的需求,而流动控制技术可以弥补这些缺陷。通过搜集大量文献,阐述了襟翼涡流发生器、主翼后缘偏折技术、ZHU’s襟翼、自激励运动襟翼、零质量射流、等离子体技术、MEMS技术以及动力增升等各类主动控制技术的工作原理,增升效果分析以及具体应用情况等。结果表明,这些流动控制新技术对于进一步提高民用飞机的增升效果具有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2.
爆破切割蒙皮形成应急出口在飞机上的应用国内尚属首次,其最大优点是节省救生准备时间.从爆炸减压、结构变形、结构强度、爆炸反向冲击等方面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高空爆破切割形成应急出口的可行性.针对切割索弯折过框及长桁降低切割效果问题,进行了摸底试验和余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只要过框位置切割索弯折后与框距离控制在2~8mm,过长桁位置切割索弯折后与长桁距离不大于2mm,就可以满足切割分离要求,切割索弯折后相互之间不产生影响.通过1∶1地面验证试验,证明了爆破切割蒙皮形成应急出口的可行性,并成功安装于某型飞机上.研究成果可为其他型号采用爆破切割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3.
基于地外天体起飞的真空羽流导引技术研究方案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的发展,探测器的地外天体发射起飞越来越多。发动机喷射的羽流所诱发的冲击振动以及反溅气流对上升级的气动力干扰,均对探测器的起飞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也对探测器产生一定的热冲击效应。文章结合真空羽流场的流动特点和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地外天体起飞的真空羽流导引技术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针对羽流导引方案,采用数值仿真和地面模拟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分析,确定了最优方案。真空羽流导引技术研究方案在某型号项目中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本研究思路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4.
冷贮备可修系统的维修更换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由一个修理工、两同型部件组成的冷贮备可修系统,在故障部件不能"修复如新"的条件下,分别选择系统中部件1的故障次数N和总工作时间T为更换策略,利用更新过程和几何过程理论,选择最优的策略N*和T*,使得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平均停机时间最短,并推导出了系统经长期运行单位时间内平均停机时间的表达式。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对所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5.
一类灰色群决策问题的分析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群决策问题中,由于受人力资本的质量和决策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决策者的偏好信息往往是不精确或不完全的。本文用灰色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融合经典群决策理论,对提出的灰色群决策问题进行了探讨。利用数值分析中的幂法和群决策系统的熵模型,借助分析技巧,给出了灰色群决策问题的解法。通过实例对解法的合理性进行说明与分析,为群决策理论的应用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46.
RLV导航系统硬件配置方案及信息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RLV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载器) 的轨道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RLV 导航系统的硬件分段配置方案. 针对RLV 对导航系统高容错性、动态适应性和智能化水平的要求, 提出了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的容错式组合导航信息处理方法. 利用基于动态贝叶斯网络理论的传感器动态选择控制器, 实现传感器件组合的动态自主优化配置和系统实时健康监控.   相似文献   
47.
X-cor夹层结构压缩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cor结构是一种采用拉挤复合材料细杆(Pin)以三维网架结构形式增强泡沫的新型夹层结构材料,该夹层结构与传统泡沫夹层结构和蜂窝夹层结构相比,具有很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为了研究Pin植入角、Pin直径对X-cor夹层结构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的影响,压缩性能试样采用Rohacell 31泡沫作为芯材,Pin采用0.5 mm和0.7 mm两种不同直径的T300/FW 63碳/环氧拉挤细杆,并将实验结果与不含Pin增强的泡沫夹层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Pin的存在极大提高了X-cor夹层结构的压缩强度、压缩模量,同时密度仅小幅度提升;Pin对X-cor夹层结构压缩性能的增强效率随Pin植入角的减小而提高,采用小直径的Pin更利于提高X-cor夹层结构压缩性能。  相似文献   
48.
主燃孔对双旋流燃烧室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试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主燃孔几何参数与布局对双旋流燃烧室内三维冷热态流场的影响.用粒子图像测速仪(PIV)对不同工况的冷热态流场进行测量,用多点温度耙对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进行测量,用多点取样管和气体分析仪对燃烧室出口气体成分进行分析.用商业软件Fluent对不同主燃孔时的燃烧室冷热态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相当吻合,表明在相同的进口条件下,燃烧室主燃孔的几何参数和布局变化对燃烧室的冷热态流场、出口温度及燃气成分分布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振动对原子钟(原子频标)的影响可分为对原子谐振的影响、对伺服环路的影响和对晶体振荡器(晶振)的影响.在振动频率范围内,晶振的输出相位噪声只与晶振的加速度灵敏度、峰值加速度和振动频率有关,与静态相位噪声没有关系,但在振动频率范围之外,晶振的输出相位噪声就是其静态相位噪声. 由原子钟的稳定性传递到输出晶振的频率稳定度公式,就可通过伺服环路把晶振的振动分析融入到原子钟的振动分析之中.利用相位噪声转换为阿仑方差的积分公式,根据留数定理推导出直接计算阿仑方差的解析表达式, 得到增加伺服环路带宽可以有效抑制振动对原子钟频率稳定度影响的结论;分析了通过减振和选择加速度灵敏度较小的晶振这2种方法改善原子钟振动性能的问题.   相似文献   
50.
The quality and availability of Uncalibrated Phase Delay (UPD) solutions are crucial to the Precise Point Positioning (PPP) service, and the long-term temporal variability and its contributing factors should be better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we comprehensively investigate the long-term time-varying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UPD product respectively generated by a global and regional network and their interoperable application in PPP-AR (ambiguity resolution), the sampling of the WL and NL UPDs are daily and 30 s, respectively. Firstly, in terms of our 30 day Wide-Lane (WL) UPD products of 31 satellites, the Standard Deviation (STD) of each satellite WL UPDs ranges from 0.04 to 0.06 cycles, indicating that the long-term prediction accuracy of satellite WL UPD is sufficient for fixing Wide-Lane ambiguities. Secondly, when a satellite in eclipsing the discontinulity may corrupt the determination of Narrow-Lane (NL) UPD in form of offset, as a result of lacking or poor satellite attitude dynamic modeling. When the influence of discontinuity is removed, the STD of our estimated satellite NL UPDs is less than 0.05 cycles. Thirdly, the STD of our estimated receiver WL UPDs is mainly below 0.2 cycles, which implies that its stability is one order poorer that of the satellite. In addition, if they are used for stations in and around the network covered region, the stability of the UPD products from the CMONOC (Crustal Movement Observation Network of China) is better than that from a global network, benefit from the fact that all the CMONOC stations ar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receiver type. Finally, the PPP-AR results show that a rate of 82.9% for stations with a WL-ambiguity-fixed rate of over 90% while 69.5% for stations with an NL-ambiguity-fixed rate of over 80% can be achieved when using UPD from the global network, which is worse than that of using UPD from the CMONOC (85.7% for stations with a WL-ambiguity-fixed rate of over 90% while 75% for stations with an NL-ambiguity-fixed rate of over 80%). 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on the UPD interoperable application in PPP show that the global network UPD products can provide a fast AR at any single station, and the convergence time is well below 25 min. Particularly, when the location of a station is in and around the regional network,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PP results obtained using regional UPDs enable the consistent use of global UPDs. When the location of a station is far away from the regional network, using the regional UPDs can not achieve PPP-AR. Finally, the WL UPDs of the previous day is used for forecasting to estimate the NL UPDs, the stability analysis results of NL UPDs solution and positioning results are demonstrate the validity of forecasted UPD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