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189篇
  国内免费   83篇
航空   572篇
航天技术   81篇
综合类   44篇
航天   16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65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With the worsening of energy crisi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electric vehicles with four in?wheel motors have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main research subject is how to reasonably distribute the driving torque of each wheel. Considering the longitudinal motion,lateral motion,yaw movement and rotation of the four wheels,the tire model and the seven DOF dynamic model of the vehicle are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n,the torque distribution method is proposed based on road adhesion margin,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anti ? slip control layer and torque distribution layer. The anti?slip control layer is built based on sliding mode variable structure control,whose main function is to avoid the excessive slip of wheels caused by road conditions. The torque distribution layer is responsible for selecting the torque distribution method based on road adhesion margin.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torque distribution method can ensure the vehicle quickly adapt to current road adhesion conditions,and improve the handling stability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vehicle in the driv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62.
自动铺丝最小间隙路径规划与复合材料锥壳结构制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段沐枫  秦田亮  沈裕峰  徐吉峰 《航空学报》2019,40(2):522423-522423
自动铺丝技术(AFP)是提高复合材料构件制造效率和降低其制造成本的关键技术和重要手段。铺放轨迹的设计是控制自动铺丝工艺质量的关键。对于复杂的结构形式,合理的铺丝路径对保证可制造性及铺贴质量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简化后的后机身锥壳特征结构,研究了基于固定角法、测地线法和变角度法的自动铺丝轨迹算法设计,解决了铺放复杂曲面满覆盖问题;总结对比获得了不同铺丝轨迹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以保证工艺性并满足结构设计铺层方向为原则,选用了带宽为6.35 mm的自动铺丝预浸料完成工艺验证件制造,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评估了自动铺丝轨迹算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结构宜采用测地线法铺放0°方向铺层以减少褶皱;采用固定角法铺放90°方向铺层能够保证连续铺放;采用结合预浸窄带侧弯试验结果的变角度轨迹规划方法铺放此锥类构件±45°方向铺层能够保持最小间隙。铺丝间隙使锥壳结构单层等效模量下降约30%,整体强度下降约10%。因而在结构优化设计时需考虑自动铺丝工艺对安全裕度影响的因素。  相似文献   
63.
本文对弹射座椅弹射筒上连接头挂耳断裂失效现象、安装位置和作用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可能造成上连接头挂耳断裂失效的原材料、尺寸、生产过程、断口、设计及工况强度等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排查、分析和验证,最终,找准了零件失效的机理,并准确定位,验证有效,对航空产品提升抗疲劳性能的设计应用起到积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针对在使用环境条件下发动机部件特性未知的问题,为获得在实际装机条件下的发动机部件特性,采用1种基于参考数据的发动机部件级模型匹配方法,在对测量数据和模型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选取适当调整参数,以模型在非设计点的仿真输出与参考数据的匹配精度为目标,通过迭代方法求解部件特性。仿真数据表明:采用基于数据的发动机匹配技术得到的发动机模型,其仿真输出与参考数据的偏差均在允许范围内。利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在使用条件下的发动机部件特性,为装机状态发动机的仿真预测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5.
在基于UKF(Unscented Kalman Filter,无迹卡尔曼滤波)的实时弹道解算应用中,外部环境不稳定的影响以及观测过程中野值的存在,使得基于经验参数设置的滤波易于发散.因此,需要针对指定型号调节和设置滤波器参数的取值,使其克服上述现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基于理论弹道先验的参数稳健设计方法,对滤波器参数最优值进行预测.从滤波器的架构出发,梳理出影响滤波器性能的相关参数,结合稳健设计思想,外设计部分基于理论弹道先验信息,通过模拟弹道特征点构造弹道观测模型;而内设计部份,构造模型的测元数据进行正交试验,判断参数的显著性,获取相应的最优参数取值,从而为实时解算弹道的参数设置提供指导.实际数据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显著提高滤波器的实算稳健性和收敛性能.  相似文献   
66.
以新型四相横向磁通永磁电机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以及Simpower System工具箱,对闭环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在传统双闭环调速控制基础上,为滞环电流控制环引入零电平,将滞环分为上滞环和下滞环。综合考虑开关频率与电流THD确定合适的滞环环宽,并根据偏差电流值与滞环环宽比较值得到逆变器控制信号。通过仿真得到各种工况下的电机运行数据,说明该控制方法能够对四相横向磁通永磁电机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CFRP不同纤维方向对其钻孔温度场分布和孔壁质量的影响,对不同纤维方向角处切削形式进行理论分析和ABAQUS仿真分析,并结合CFRP单向板、正交板和准各向同性板的钻削温度分布测试试验与钻削温度场仿真分析。结果表明,碳纤维方向对钻削温度场的分布规律影响很大;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对不同纤维方向角处孔壁质量观测对比,发现纤维方向角在θ=0°、θ=45°和θ=90°处孔壁质量较好,在θ=135°处孔壁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68.
通过分析航空发动机和燃烧驱动CO2气动激光器的相似性,探讨了将航空发动机改装成CO2气动激光器的可行性.提出了涡轮喷气CO2气动激光器的概念和基本框架,分析了其中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和初步解决方案.针对典型航空发动机的工作状态,设计了阵列喷管型面,并对小信号增益和喷管内流场分布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利用航空发动机燃气可以获得较高的小信号增益,涡轮喷气CO2气动激光器存在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9.
用光学干涉方法对液相扩散传质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相中扩散传质过程研究无论对于基础理论还是生产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通常的重力环境中,传质过程不是单因素地由浓度梯度来决定,对流和沉降会对实验研究产生重要的干扰。通过光学干涉技术的应用,实现对于扩散过程中的传质系数进行测量,实验中采用Mach—Zehnder干涉仪对于整个传质过程进行监控并记录相关图像信息。这些图像信息是贯穿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的连续录像,不同于其它实验记录的静态图像。通过计算这些随时间改变的干涉条纹的变化,就可以推导出传质系数的结果。实验液体选用水/葡萄糖溶液,之后还将进一步将该实验装置搭载TF-1火箭,进行微重力实验,以排除重力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0.
以泡沫镍板为基材,通过粉末包埋法渗铬,制备出网状镍铬电热合金,并通过快速寿命实验对其在真空中的使用寿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通过粉末包埋法渗铬能获得成分均匀,具有高表观电阻率的网状Nicr20(质量分数)电热合金;在真空压强优于5×10-2Pa,功率20W下,网状Nicr20电热合金经过25000次通断电寿命实验后其室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