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4篇
航空   20篇
航天技术   16篇
航天   1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针对传统金属探测方法的缺点,提出数字电感探测法。基于电涡流原理,采用先进的数字电感转换器LDC1000做为传感器,通过前端自制印制板电感线圈检测金属,通过计算将测量结果转换为数字量,经串行外设接口(以下简称SPI)与高性能ARM处理器Cortex-M4相连,可实现高速、高精度金属测量。实测结果表明:本传感器克服了传统电感测量方法抗干扰能力差、模拟接口、精度低的缺点,实现了数据采集的高速、可靠,并使测量精度提高到亚微米级,可实现对金属物距离、角度、运动、位移、压缩等的高精度测量。  相似文献   
42.
学分制是一种新的教学管理模式,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冲击。论文着重分析了在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跨入万人大学,办学规模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分制的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深入的新形势下,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3.
多光谱相机的几何标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涛  黄健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4):4-7,52
对多光谱卫星相机进行标定,应用三组图像,每组图像包括四张不同通道的照片。在每组图像里,识别固定目标并且测量它们的坐标。目标点的坐标通过航测照片提取并用手持GPS定位仪进行测量。应用最小二乘法将图像的坐标转换为适当的实际坐标,并计算相机的内外方位元素。  相似文献   
44.
设计了一种45°周向压力畸变模拟发生器, 并在某高速轴流压气机实验台进行了实验研究.在中等转速下, 详细研究了45°周向压力畸变对该轴流压气机级的转子的性能影响, 以及整个轴流压气机级(转子进口、转子出口和静子出口)的压力周向分布.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等转速下, 畸变区的范围在转子出口转移和扩大并不明显, 但是在静子出口扩大了近100%;在转子出口畸变强度明显增强, 而在静子出口强度衰减;与均匀进气的情况相比, 压气机转子压比提高了1.8%, 近失速点换算质量流量减小了2.5%.   相似文献   
45.
感应传感是一种无接触、无磁体的感应技术,可用于精确测量金属或导电目标的位置、运动或成分,也可用于检测弹簧的压缩、拉伸或扭曲。针对当前感应检测装置功耗高、精度低等缺点,设计一种低功耗、多通道电感数字转换器。采用先进的两通道数字式转换器LDC1612作为传感器,用自制的PCB 线圈探测金属物,将感应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通过IIC接口与低功耗单片机MSP430F5529连接,可同时实现两路数据高速采集处理。实测结果表明:检测分辨率高达28位,精度达到次微米级。适合在苛刻环境中使用,不受非导电污染物(例如,油、水、污垢和灰尘)干扰。实现双通道无接触传感,成本和功耗更低,比现有感应传感具有更佳的性能、可靠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46.
数字高程模型是地理信息的基础数据。为了完善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计全球数字高程模型第二版(GDEM2)在复杂山区地形条件下的精度验证,文章以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为研究区,利用1:1万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和全球定位系统实测控制点高程数据对GDEM2数据的高程精度进行了验证,然后分高程等级、坡度等级和土地利用类型对GDEM2的高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GDEM2高程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9.67m(与1:1万DEM相比)和9.83m(与GPS控制点相比);GDEM2与1:1万DEM相比,高程差绝对值的均值为15.2m,高程差绝对值小于20m的比例为73.1%;GDEM2高程精度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林地的误差大于耕地和草地。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山区GDEM2的总体精度低于官方发布精度,超过25%的区域的高程误差大于20m,因此,在复杂山区对于高程精度要求较高的应用宜采用更高精度的DEM数据。  相似文献   
47.
带周向槽叶尖处理机匣轴流压气机容总压畸变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虎  高双林  黄健 《推进技术》2005,26(4):324-327
基于叶尖处理机匣轴流压气机叶排实验特性,应用畸变传递的矩阵分析模型,对轴流压气机叶尖处理机匣容总压畸变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建立了处理机匣对总压畸变及其沿轴流压气机叶排衰减特性影响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叶尖处理机匣虽能有效提高转子叶排抗总压畸变能力,但对其后的静子叶排抗畸变产生了明显不利影响,这对设计合理的扩大轴流压气机稳定裕度处理机匣结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