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153篇
航天技术   21篇
综合类   26篇
航天   4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1.
对于100座级以上的大型商用喷气式飞机,开发了一种新颖、灵活和取向设计的单价估算方法。该方法基于现行的技术和成本数据,按照已制定的工程技术标准筛选全部的统计数据,并利用回归分析获得综合的成本估算关系。通过计算机程序计算被选模型,可得到快捷、灵活和精确的成本预算,分析变量影响成本的灵敏度,并可进行成本比较。通过在新飞机上应用该方法来测试其正确性,新飞机不在样本飞机之列。通过详细分析和比较这些结果确立了该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212.
半球陀螺谐振子环向振型进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半球谐振子的实际加工结构特征,为降低维持半球谐振陀螺振动所需的能量损耗,建立半球谐振陀螺能量型谐振子数学模型,并研究半球谐振子绕中心轴旋转时环向振型的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半球谐振子顶端角、底端角和壁厚的非理想性对进动因子的影响,确定半球壳体旋转时应选取的最佳振型与进动因子。采用ANSYS软件构建一系列模型,验证有关理论研究结果。通过计算仿真分析可知,半球谐振子进动因子对顶端角变化的敏感性远大于对底端角变化的敏感性,且顶端角变化引起的角速度误差远大于相同底端角变化引起的角速度误差,为半球谐振陀螺的谐振子加工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3.
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系统研究了钝锥高超声速有迎角绕流时垂直于物面的截面流态沿轴向的演变过程。得出了高超声速情况下,背风分离区的流态在大多数情况下貌似对称,其实是非对称的这一重要结论。考察了周向网格疏密程度对流动结构分辨率的影响,发现对分离流动的数值模拟,必须在分离区内布置足够的网格才能给出正确的结果。  相似文献   
214.
一种高效的计算卫星轨道寿命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在大气阻力作用下卫星生存寿命的估计 ,提出了一种高效的数值方法 ,称为微分 -积分法。它的实质是以轨道要素的平均变化率为基础的微分方程 ,而方程的右端包含定积分。与传统方法比较验证了此新方法的正确性 ,并且显示了它的极高效率。在诸如空间碎片减缓这种需要非常大量的计算卫星寿命的问题中 ,新方法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215.
为了更好地研究小型无人直升机悬停状态动力学特性,对一个8.1 kg三轴陀螺仪增稳的电动直升机,从线性系统辨识方面及非线性建模方面,进行了动力学模型深入研究。在线性系统辨识过程中,应用频域辨识方法,在飞行中同时采集陀螺仪之前及之后的操纵数据进行双系统辨识。在非线性建模过程中,机体、旋翼及尾桨动力学被分别建模。尾桨动力学应用3阶段辨识法单独提取基底、陀螺仪及整体增稳模型。结合2种分析过程,应用非线性-线性模型结合修正方法,提高相互的仿真精度。结果表明:13阶高阶模型在线性辨识过程中相对比11阶模型表现更优;双系统线性模型的基底模型数据具有高质量高频特性,最高频率限制可达30 rad/s;除挥舞方程参数和尾桨参数以外,非线性数学模型(NMM)进行了7个非线性变量的修正,有效地拟合了悬停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216.
基于样条约束“EMBET”再入轨道测量数据融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再入轨道最小二乘交会解算方法数据利用率低、轨道解算精度差的问题,提出并实现了基于样条约束“EMBET”的再入轨道测量数据融合处理方法.该方法认为再入飞行轨道在时序上是相关的,可以利用三次B样条函数精确表示,建立了关于样条函数参数和测量系统误差的测量模型,从而大量压缩了待估参数数量,准确自校准系统误差,提高了轨道估算的精度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217.
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法的复合材料锥壳螺旋向铺层自动铺带的成型方法,对锥壳螺旋向铺层几何原理进行了分析并对预浸带的预切割进行了设计和验证,对预切割装置进行了原理方案设计并利用CATIA软件进行了自动铺带验证。结果表明:两步法锥壳螺旋向铺带成型技术方案合理可行,预切割装置可以实现预浸带的切割、转录,采用通用铺带头即可以完成螺旋向铺层的自动铺带过程,采用锥壳等厚度铺叠、均匀加压和降低废料率等措施,大大提高制品质量并降低了构件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218.
附面层抽吸对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场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低速条件下,对不同吸气位置和吸气量的高负荷吸附压气机叶栅流场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吸气位置和吸气量对高负荷压气机叶栅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吸气位置和吸气量对高负荷吸气压气机叶栅流场影响显著,且在小吸气量下流场就有明显改善;附面层抽吸有效减小了积聚在吸力面角区的低能流体,流动分离被抑制,总损失下降明显,且抽吸对叶栅流场的影响随吸气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在吸力面后部流动充分发展区域,采用附面层抽吸对抑制流动分离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19.
美国在近几次战争中,由于其海外基地使用权受到限制,有些远距离空中军事行动需要更多的支援(例如多次空中加油)才能被完成,这对常规远程军事打击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过去的经验和现实的威胁来看,未来改进常规远程军事打击能力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如武器平台、前线基地和保障支援,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20.
实验研究了近零冲角条件下叶片正弯曲对某大折转角扇形扩压叶栅壁面静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直叶片吸力面静压系数等值线呈现明显的反"C"型分布,采用正弯叶片后反“C”型压力分布的强度逐渐增大;流道内静压被重新分布,其中流道内径向压力梯度的改变对附面层和损失发展影响最大;正弯叶片引起的叶展中部损失的激增是导致总损失增大的主要因素,其中15°正弯叶栅改善流动、减小损失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