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14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4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相对变形约束下某离心机吊篮拓扑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吊篮是离心机的承载结构,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离心机的承载能力。基于HyperWorks/OptiStruct平台,以吊篮质量为目标函数,以吊篮平台最大变形为约束条件,采用变密度法对某离心机吊篮结构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拓扑优化后吊篮结构能够满足预设的最大变形约束条件,而且质量大为减小,很好地实现了轻量化目标。  相似文献   
102.
基于比例导引的空间交会寻的段飞行任务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例导引涉及的参数测量和控制手段简便,常被用作空间拦截的制导算法。基于该制导算法,在相对运动参数测量条件较弱的情况下,对空间交会对接寻的段飞行任务进行了设计。采用C-W制导算法,对寻的段飞行任务的标称轨道进行了设计。推导了基于固定推力发动机的比例导引轨道控制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寻的段轨道进行了控制。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所给出的比例导引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研究了一种考虑各种弹道约束的远程滑翔式再入飞行器的三自由度轨迹快速生成方法。将再入轨迹分为初始下降段和占大部分飞行时间的拟平衡滑翔段。考虑地球旋转影响对一般的拟平衡滑翔条件加以改进,利用该条件将各种约束条件转换为控制变量约束,推导速度与航程的近似关系,从而将纵向多约束参考轨迹设计问题转化为一维空间的单参数搜索问题。基于LOR方法对纵向参考轨迹跟踪的同时,采用航向角误差走廊控制完成三自由度再入轨迹规划。仿真计算表明,本文的轨迹快速生成方法能在在一般高性能微机上耗时2~3秒生成一条航程10000km左右的满足多种约束的再入轨迹,具有应用于在线制导问题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4.
飞行器轨迹优化数值方法综述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雍恩米  陈磊  唐国金 《宇航学报》2008,29(2):397-406
自上世纪后期,出现了多种飞行器轨迹优化方法,但较全面地对各种方法进行综合研  相似文献   
105.
空间目标碰撞概率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显宗  陈磊 《宇航学报》2008,29(4):1435-1442
空间目标碰撞概率的计算是航天器进行空间碎片预警和规避机动的基础,提出了一种基于压缩空间和坐标旋转的碰撞概率计算方法。定义了相遇坐标系和积分计算坐标系,通过坐标转换关系将位置误差协方差投影到相遇坐标系中,旋转相遇坐标系后得到积分计算坐标系,将计算碰撞概率的问题转化为2维概率密度函数在圆域内的积分问题。通过压缩空间的方法,将不等方差概率密度函数在圆域内的积分化为等方差概率密度函数在椭圆域内的积分,然后通过极坐标变换将二重积分化为一重积分形式的概率表达式。对一次空间碎片碰撞的实例计算得到碰撞概率为10 -3量级,表明该方法是正确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6.
20世纪90年代起,经过近10年的研究,空客公司成功将双光束激光焊接技术应用于铝合金机身壁板结构,替代了传统的铆接结构,使飞机机身的结构概念从组装结构过渡到整体结构。该技术针对机身壁板的蒙皮-长桁结构,利用两台完全相同的CO2激光器在长桁两侧进行双侧同步焊接,该技术避免了传统的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对蒙皮完整性的破坏,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7.
白显宗  陈磊 《宇航学报》2015,36(5):574-582
将卫星和目标的轨道预报误差引入天基空间目标监视的任务规划中,研究了交会计算和可观测时段预报的误差分析方法。在协方差转换基本方法和交会信息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推导了从RSW轨道坐标系到RAE参数(距离、方位角、俯仰角)的协方差转换方法。对LEO和GEO目标观测分别引入相对速度和角距变化率,给出了可观测时段误差的分析方法。算例表明本文的计算结果与Monte-Carlo仿真结果相对误差不大于4%,典型轨道误差下LEO和GEO目标的可观测时段误差分别为0.2秒和3秒量级。该方法对任务规划和姿态及相机导引具有指导意义,还可用于分析成功观测对轨道预报精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8.
针对因厂房地基下沉等因素引起的飞机数字化装配体系中公共基准点产生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飞机装配坐标系公共基准点粗差检测与校正方法.该方法通过泰勒展开布尔沙-沃尔夫空间坐标转换模型形成了适用于大旋转角的坐标系转换线性模型,并结合拟准检定法检测并估算偏差较大的基准点,进而给出了公共基准点在装配全局坐标系下的坐标修正模型.采用激光跟踪仪对公共基准点进行测量并用上述方法修正公共基准点坐标.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检测粗差并修正,提高飞机装配坐标系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9.
基于改进ADC法的潜艇反潜作战方案效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潜是潜艇最富挑战性的一种任务,对潜艇的反潜作战方案进行评估是评价反潜效能的有力手段。文章对武器系统评估中常用的ADC法进行了改进,在考虑潜艇的协同能力、生存能力、作战人员素养、作战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潜艇反潜作战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假定的作战条件,分别采用潜艇的3大基本战法作为作战方案,运用改进的ADC法,评估3大基本战法在潜艇反潜作战行动方案中的效能。计算结果表明,利用改进ADC法进行潜艇反潜作战效能评估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研究在轨人机交互的技术瓶颈在于如何实现视觉、听觉等多源传感器信息的高效融合,以满足一系列耗时长、难度大、风险高、环境恶劣的空间任务需求。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在轨人机交互系统设计,构建了适应于不同任务需求和极端环境的人机交互体系架构,设计了近程/远程交互方案,构建沉浸式多源信息交互机制,并提供自然友好、高效便捷的人机交互接口。开展了多模态信息交互地面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轨交互涉及的复杂场景三维重建、人体姿态估计结果能有效克服时延大、临场感差等缺陷;经训练后的机器人对规定手势、语音指令的平均识别正确率分别可达74%和8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