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45篇
航天技术   2篇
航天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5 毫秒
31.
通过对高粘度SiO2材料的烧蚀及传热分析,建立了硅基材料的固体层一液体层的耦合烧蚀计算方法.给出了材料烧蚀过程中烧蚀速度、液层厚度、液层温度及固体温度的表达式及求解方法,并把计算结果与电弧加热器平板烧蚀试验的液层厚度分布及烧蚀量的精确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新模型的液层厚度及烧蚀量与实验结果符合很好.  相似文献   
32.
高黏度氧化硅复合材料是目前国内综合性能较好的一种新型功能材料,高温黏性系数是其重要的性能表征参数,本文利用烧蚀求解的反问题原理,应用灵敏度法,推导出了确定黏性系数参数的灵敏度方程,并给出这种高黏度功能材料的黏性系数,利用计算的黏性系数得到的烧蚀速率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是相符的.  相似文献   
33.
粒子侵蚀潜入喷管端头的质量损失率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粒子侵蚀对潜入式喷管端头的影响非常明显,已引起了喷管设计人员的关注。本文介绍了粒子侵蚀喷管的烧蚀计算。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对喷管潜入段端头区主要是粒子侵蚀(即机械剥蚀)造成的质量损失,热化学烧蚀仅占总损失量的25%左右。喉道区及扩散段,则为热化学烧蚀。计算结果表明:粒子侵蚀引起的质量损失与粒子速度、粒子半径、粒子冲角有关。粒子半径越大,造成的质量损失越大,粒子冲角越大,造成的质量损失也越大,而冲角的影响作用更明显。对有粒子侵蚀时典型喷管的烧蚀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结果比较表明,用本文提供的方法所得到的理论计算值与试验测量值符合较好,能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34.
在文献[1]结合NND格式思想^[2]提出的有限元格式基础上,给出一种有限差分-有限元混合方法。通过求解完全Navier-Stokes方程,得到了高超声速情况下钝头体轴对称绕流的较满意结果,同时讨论了网格Re数对驻点热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5.
一种用于捕捉间断多维任意单元的有限元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根据差分格式构造过程中对三阶、四阶人工粘性及熵增条件的分析,构造出适合于非结构单元的有限元法。计算实例表明,这种方法能较好地捕捉间断,激波前后的伪振荡基本消除。  相似文献   
36.
 在作者提出的有限差分-有限元混合方法的基础上,将差分法中的三阶无波动、无自由参数的ENN格式较成功地推广应用到有限元法中,为发展高精度有限元格式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37.
本文用一种高分辨率、无波动有限元法对三维空腔绕流进行了数值模拟。从计算结果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激波的移动,剪切层的波动,旋涡的变化和三维分离,其流场分辨率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38.
张学军  姜贵庆 《宇航学报》2009,30(6):2417-2420
高速飞行器的体—翼干扰区热流精确预测对于飞行器生存能力与战术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的 意义,是高性能飞行器设计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由于体—翼干扰区流场的复杂性,目前尚 无满足工程设计要求的热环境预测方法,在分析体—翼流场特性的基础上应用文献[1 ]的压力—热流关系式,提出体—翼干扰区的热流预测方法,即压力由N-S数值解给出,热 流应用压力—热流关系式得到,炮风洞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预测方法的可 靠性 。
  相似文献   
39.
本文结合有限元法的特点,从连续方程出发给出一种关于物面密度的数值边界条件,它可以很方便地应用于有粘或无粘高速流动的求解。  相似文献   
40.
高超声速流中局部构件上质量引射的热防护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周伟江  姜贵庆 《航空学报》1999,20(3):193-196
通过数值求解N-S方程,研究了局部构件上质量引射对表面热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参数包括引射速度、引射区域大小、引射方向和引射位置。研究表明,质量引射可有效地降低表面热流峰值和热流分布,其原因:一是改变了局部分离流动特性;二是改变了当地的附面层结构,而附面层特性的改变是主要的影响。引射效果与引射速度关系密切,引射方向对结果影响不大,引射效率最高区域为无引射再附点后的高温高压区,在该处引射质量可有效地减缓高速外流对构件的冲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