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4篇
航空   45篇
航天技术   2篇
航天   8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黏性系数对氧化硅体系材料的烧蚀速度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非牛顿流黏性影响的范围及其量值作了数值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牛顿流黏度(s=1)处于烧蚀速度的低值区域,增加黏度对降低烧蚀速度的潜力不大;(2)非牛顿流黏度(s〉1),可以增加阻力,但对降低烧蚀速度极为有限,在本文研究的热环境条件,其下降额度约为20%-30%,此时烧蚀速度接近全蒸发的烧蚀速度;(3)非牛顿流黏度(s〈1),可以降低阻力,烧蚀速度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2.
长时间气动加热飞行器的隔热机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主要论述长时间气动加热飞行器热防护系统隔热机理的新概念,提出传统的单相固体热传导由于其隔热机制的局限性,已不能解决新型高超声速式飞行器的隔热问题,代之以气-固的辐射-传导-对流复合传热机制。多相复合传热机理可解决长时间气动加热飞行器隔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微重力火箭气动加热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气动外形为曲线、锥(柱)旋转组合体的微重力火箭,采用半球-柱(锥)和后掠翼的气动加热计算方法及公式,分析计算了超高音速飞行状态下微重力火箭各特征表面上的热流及温度,并用一元平板传热模型和差分方法计算了箭体结构内部的温度分布,为箭体结构及热防护提供了有效的设计方法和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二维流场、热、结构一体化数值模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流场、热、结构问题,在传统的计算中,通常是先算流场、再算热响应和热结构问题,这显然是人为地分割了本身统一的、连续的过程,使得计算结果存在较多不足。本文给出一种把流场、热、结构耦合起来进行一体化数值模拟的方法。算例证明,本方法较好地模拟了动态的物理过程。  相似文献   
15.
给出了从动量守恒方程出发计算三维分离流场中物面摩擦力场和基于摩擦线的物面拓扑图谱的新途径,并首次利用摩擦线得到了高超声速大攻角分离流场中飞船表面的拓扑图谱.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C/SiC材料的热化学平衡烧蚀模型,进行了C/SiC材料烧蚀机理的计算研究和试验验证,理论计算结果和试验数据符合良好。计算结果表明,在高温空气环境下,C/SiC材料的无因次质量烧蚀率B与材料中C元素、Si元素的质量分数及温度、压力有关。在同样条件下,C/SiC材料主动氧化烧蚀速率大于C/C复合材料烧蚀速率。  相似文献   
17.
钝化前缘对栅格翼激波干扰与热流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亮  王淑华  姜贵庆 《宇航学报》2010,31(2):324-328
采用数值模拟与工程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高超音速栅格翼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在高超音速 情况下,栅格翼激波干扰对前缘钝度的敏感性以及对栅格翼热流分布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同等栅格间距下,产生激波干扰的第三临界马赫数随栅格翼前缘钝度的增大而增加,传 统的尖前缘栅格翼理论不适用于钝化前缘外形。另外,激波干扰在栅格翼表面会产生局部的 高热流区域,但此热流峰值与前缘驻点相比仍然较低,因此对栅格翼热防护无额外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DSMC方法运用在材料细观烧蚀机理分析中,对碳/碳材料在典型烧蚀过程中的简化模型进行了微米量级下的氧扩散特性分析,旨在研究氧分子在材料表面缝隙中的扩散特性及其与壁面的作用规律,计算分析结果验证了纤维烧蚀结构演变特性。结果表明:沿缝隙深度方向,O2与壁面的碰撞频率不断降低;在缝隙入口处烧蚀最快,缝隙深处最慢,碳纤维随着烧蚀过程的进行不断尖化直至达到强度极限产生折断剥离;随着烧蚀过程的不断进行,O2与壁面的碰撞频率增加,材料将烧蚀得更快;在同一烧蚀条件下,O2与壁面发生烧蚀反应的概率越大,将消耗O2越快,致使O2与壁面的碰撞频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疏导热防护的固体传导的性能表征与传导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固体介质快速传导是疏导热防护的一个重要机制.本文在分析热传导的两个极限温度的基础上,提出疏导热防护的两个表征参数,即高热流区的表面降温系数和大面积的背面温升系数.数值模拟了热环境参数、固体介质导热系数、模型的几何外形、模型的长度及不同介质对表面降温系数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固体介质传导降低表面温度的最大优点是不改变外形,不改变传统的热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并具有可观的降温效率;2.由于固体介质的滞后效应,快速传导的效率和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表面达到平衡温度的时间内,快速传导的距离有一定的限制.进一步研究固体介质传导的影响因素,提高固体介质的传导效率,并与其它传导机理配合,给出疏导热防护的有效机制是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20.
石墨喉衬热化学烧蚀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石墨喉衬材料烧蚀机理,认为在固体火箭发动机燃气流条件下,石墨碳与燃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是最主要的热化学烧蚀反应,其过程是动力学控制的;有关的动力学参数与石墨材料的结构与工艺有关,应由地面试验结果确定。据此假设,本文提出工程计算方法,其计算结果与例举的发动机地面试车后喉衬扩大量实测数据基本接近、与实际过程颇为吻合,有一定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