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0篇
航空   4篇
航天技术   81篇
航天   3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简要介绍了临近空间飞行器的组成、作用及飞行特点。分析了临近空间飞行器测控面临的技术问题以及对地面雷达的需求。在未来地面雷达布站的基础上,着重对地面航区测控资源的优化利用进行仿真设计,目的是利用有限的资源获得满足临近空间目标飞行所需的测控精度信息。对多种布站方式进行优化仿真的结果表明,在以往测控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合理优化布站,能够使雷达组网效率、资源开销等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2.
英国卫星工业由于未得到政府的支持,加上未反映出用户的需要,因而一直很不景气。可是,1982年却成了英国的“信息技术年”。英国目前在悄悄而迅速地发展着技术通信卫星系统。许多私营厂商对捐款资助发展卫星系统、地面站和运载火箭很感兴趣,从而又出现了复兴时期。  相似文献   
43.
日本地球资源卫星,载有合成孔径雷达,作为日本发展其空间观测技术以及改进有源微波敏感器有效载荷计划的一部分,定于1990年发射。  相似文献   
44.
南朝鲜和泰国各自在市场上觅购能在八十年代中后期发射的国内通信卫星。南朝鲜似乎要在1988年发射它的卫星,届时可提供无线电广播和奥林匹克运动会实况电视广播。南朝鲜的国内通信卫星有3个  相似文献   
45.
1980年12年6日,美国航宇局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使用宇宙神-半人马座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国际通信卫星-V”卫星。这颗卫星目前定位在东经15度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先在意大利上空进行一系列重要试验,尔后将于1981年2月中旬重新定位在西经24.5度大西洋上空,作为大西洋主通道卫星,正式传输欧美之间的通信业务。“国际通信卫星-V”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商用通信卫星,每颗  相似文献   
46.
西德Rosat X射线望远镜卫星已通过第一阶段设计复查,工程星硬件的研制工作业已开始。工程星的组装工作预定于明年2月开始。 Rosat卫星预定于1987年年中用美国的航天飞机发射,它的灵敏度要比以前的X射线望远镜高3~5倍。Rosat卫星将先进行为期6个月的空间X射线源测量,然后再花一年时间进一步测量单个X射线源。它至少要确定十万个X射线源的范围,并把它们确定在1弧分左右的范围内,以便提供一张更完整的宇宙图。  相似文献   
47.
墨西哥政府正在实施一项国内通信卫星计划,以满足今后十年的各种电信需要。当前,墨西哥大约有200多个地面站在利用租借的国际通信卫星转发器开展通信业务。这将为墨西哥卫星1985年投入使用时打下良好的基  相似文献   
48.
目前在轨道上的通信卫星可产生3千瓦左右的最大直流功率,可提供50台低功率转发器的通信容量,即提供25000条双向话路或相当于此的电视和数据传输容量。为了满足二十一世纪的电信需求,设计师们正在努力设计直流功率为几十万瓦、容量为几百万话路的空间通信站。第一颗大型通信卫星,8千瓦级奥林匹斯卫星目前正在英国航空航天公司及其欧洲和加拿大的协作公司里制造。设计师们为在九十年代能充分利用新老  相似文献   
49.
电视-X 卫星是电信系统中的一种多用途卫星,该卫星采用 Ku 波段12.1~12.5千兆赫,数据/视频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在52分贝瓦以上;电视等效各向同性辐射功率在60分贝瓦以上。数据/视频传输系统采用频分多址/单路单载波方式。电视-X 卫星将于1986年用阿里安-Ⅱ运载火箭发射,定点在东径5°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设计寿  相似文献   
50.
卫星商业通信系统(SBS)卫星是美国新的一代国内通信卫星。它要为美国商业界、政府部门和其它用户提供传输电话、传真、电视和高速计算机数据等业务。第一颗SBS卫星已于去年11月15日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用一枚新型德尔它3910-PAM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这颗星定位于西经106度地球同步轨道上,于今年初开始服役。第二颗SBS卫星定于今年4月发射,作为轨道备用星。此外,SBS公司又向休斯公司购买了第三颗卫星,作为地面备用星。如果SBS-1卫星的通信容量在1983年达到饱和,那么第三颗卫星便将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