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20篇
航空   188篇
航天技术   44篇
综合类   23篇
航天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计算机专业产学研结合的学生能力培养方式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构成与专业能力索质要求,针对社会对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介绍了两种适应社会需求,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使高校毕业生的专业能力与企业需求对接的培养方式及近年来在学院内的实践结果.  相似文献   
32.
小孔法测量非均匀残余应力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逐层钻孔法测量非均匀残余应力的释放应变处理和测量误差对残余应力计算精度的影响。利用转换应力、转换应变,可方便地计算残余应力值。受小孔法本身缺陷的限制,计算所得残余应力误差随孔深增加而加大,测量深度约为应变片平均半径的一半。  相似文献   
33.
34.
本文专门概括双扰流器文氏管混合杯式喷雾装置(以下简称F101式喷雾装置)的设计变化及加工装配偏差对喷雾周向均匀性的影响,在设计变量上,试验了3种喷咀(径向直射喷嘴,双喷口喷咀,F100空气雾化喷咀和7种扰流器共21种组合,在加工装配偏差方面,试验了喷咀错位,扰流器进口偏差及扰流器出口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咀的设计及加工,装配偏差比空气流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5.
美国贝尔公司已研制成功无人驾驶军用直升机。该机取名为“鹰眼”。“鹰眼”直升机可像直升机那样垂直起降,但飞行方式又像一般飞机,升空后,机翼上的旋翼作倾斜状态又变成了推进器,像一般飞机那样飞行,飞机到达敌方阵地上空时,又变为直升机模样飞行,对敌方阵地实行侦察。飞机上的传感器和摄像机把敌人阵地上的信息送回总部信息处理中心。  相似文献   
36.
本文概括介绍了近期来我们对激光测雾技术本身的研究结果,包括液雾特性(索太尔平均直径、液滴尺寸分布指数)随喷嘴压力降的变化,液雾特性随空气流速的影响,遮光率随喷油流量(喷嘴压力降)变化的经验概括式,遮光率对所测液雾特性的影响,所测液雾特性随激光束的轴向位置、径向位置及角向位置的变化等。本文最后指出了在激光散射测雾技术上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7.
石磊  宏金 《太空探索》2003,(11):22-27
飞船既然是航天员的家,就要有家的安全和温馨。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带领飞船设计人员为航天员考虑得很周全,布置得很精心。飞船座舱装修得挺讲究,舱内仪表是黑  相似文献   
38.
进入中、韩两国的「日本製漢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製漢語」是日本创造的汉字词,现已成为汉语和韩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日本製漢語」产生的原因和过程,探讨了「日本製漢語」进入中国和韩国的历史、政治和文化背景,并以「同形同義語」、「同形類義語」、「同形?義語」三个类型的「日本製漢語」,从数量、语义比较研究了它们在汉语和韩语中的差异及不同用法。  相似文献   
39.
针对5A06锻件在超声波探伤过程中发现材料内部存在未超标高密度异常缺陷反射波,用金相低倍及高倍分析、力学性能试验等分析检测手段进行判读,确定缺陷当量大小、深度,并对整批锻件材料的使用提供安全性评价意见。  相似文献   
40.
近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航空和宇航技术的发展,作为振动环境试验主要技术手段的电动激振系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由于电子技术的革新,数字技术在振动试验控制、测量和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以及电动激振器性能的不断提高,不仅使电动激振系统广泛地应用于各种产品的可靠性检验,而且还应用于产品特性和可靠性的预示,成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工具之一。因此,研制和生产性能优良的激振系统,并在试验中合理地使用这些系统,对于缩短产品研制周期、降低成本和提高可靠性具有重要的作用。本书着重介绍了电动激振器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概述了改进激振器性能的方法。通过对大量专利和现有电动激振系统的分析,提出了激振系统的发展趋势。本书可供科研设计人员、从事振动试验和激振系统研制和生产的人员参考。上角数码为书中原注,带圈的上角数码为译者加的注释,两者皆排于当页或次页之下。由于译者水平所限,译文不确切甚至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