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2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24篇
航空   385篇
航天技术   124篇
综合类   50篇
航天   14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搅拌摩擦焊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和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过去十多年,搅拌摩擦焊对工业制造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中国,发展和推广搅拌摩擦焊是一项国家使命和一份社会责任。中航工业北京赛福斯特技术有限公司(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是中国地区搅拌摩擦焊技术工程化、工业化及产业化的先锋和推动者,是在以关桥院士为首席专家的专业化搅拌摩擦焊技术团队努力下建立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性搅拌摩擦焊发展平台。中心成立12年来,坚持技术和装备共同发展,迄今已经向航空、航天、船舶、兵器、电力、电子等行业交付了100余台套专业化数控搅拌摩擦焊装备,促进了搅拌摩擦焊技术在中国军工武器装备系统和民用产品制造领域的推广应用,直接提升了我国轻量化交通运输工具焊接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52.
涡轴发动机涡轮级间支承结构设计关键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效、稳定的涡轮级间支承结构需要先进的设计技术予以支持。考虑涡轮级间支承结构处于高温、多种载荷的工作环境,以及先进涡轴发动机的设计需求,提出了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如小热应力和热变形低,隔振性能良好,极限状态下的安全性好。在此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涡轴发动机涡轮级间支承结构进行了分析与对比,确定了结构多功能、结构变刚度质量分布、连接稳定性和结构与动力学一体化等设计是先进级间支承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3.
(001)SiO2衬底上LiNbO3光波导薄膜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脉冲激光淀积技术,在(001)取向的SiO2衬底上制备了LiNbO3薄膜。为了防止淀积过程缺氧,往淀积腔内充入10~15Pa的流动氧气,淀积速度0.3~1.0nm/min,淀积时间1h,淀积结束后,充入0.6Pa的氧气,在650℃保温0.5h。采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LiNbO3薄膜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LiNbO3薄膜具有(012),(024)典型的LiNbO3粉末晶体衍射峰,薄膜成分晶体结构比较纯净,而且薄膜表面光滑。利用棱镜耦合法将波长为0.638μm的激光束耦合到LiNbO3薄膜中,观察到LiNbO3薄膜具有较好的光波导性能,可望应用于非线性光学器件  相似文献   
54.
以空心阴极灯Te 灯作为光源,采用光学多道分析仪(OMA) ,首先在静态条件下,获得了Te 灯的透射光强随一氧化氮压强的变化曲线,计算出一氧化氮对Te 灯214nm 和225 .9nm 两条谱线的吸收系数。根据OMA 拍摄的氢氧爆轰驱动激波风洞喷管出口气流中一氧化氮γ带(A2  →X2 ∏跃迁) 对Te 灯的吸收光谱,确定了自由流中一氧化氮的最大含量  相似文献   
55.
56.
57.
高超声速轴对称模型密度场的激光全息干涉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在 2 0 0m自由飞弹道靶的初步应用中 ,对高速和高超声速的轴对称模型周围气流密度场定量测量进行了初步探索。给出了 M =2 .2的弹头和M =2 .45、Φ =2 0mm的球标模以及M =9.35的钝锥模型的全息干涉图和处理结果 ,同时与钝锥模型的理论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首次在弹道靶上获得了流场密度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58.
针对JF-10氢氧爆轰驱动风洞动行的高焓高速状态,采用吸收光谱技术、皮托压力瞬态测量技术、电离探针等的测试方法,测量了自由流中一氧化氮的含量和离子浓度、皮托压力及其沿喷管出口半径方向的分布。并根据以上各项测量结果判断了自由流的非平衡程度。  相似文献   
59.
在Hilbert空间中,使用单调混杂算法,修正了由Zhao等引进的隐迭代格式,分别对一族有限个非扩张映像和非扩张半群证明了强收敛定理。同时,也使用这种算法来逼近单调算子的零点,并得到强收敛定理。  相似文献   
60.
苏俄长期载人航天生命保障技术研究进展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郭双生,尚传勋人类首次步入茫茫太空后不久,前苏联、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就认识到长时间、远距离和多乘员的空间载人飞行、宇宙载人探险和地外星球定居是未来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是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