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6篇
航空   190篇
航天技术   29篇
综合类   17篇
航天   1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41.
低轨卫星星座的拓扑设计是天地一体化网络部署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在低轨卫星网络中,如何设计星座拓扑来提升卫星网络的稳定性与传输性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轨道覆盖带方法的低轨持续全覆盖卫星星座设计方法,通过该方法构建低轨卫星星座,满足覆盖性能,可有效减少卫星切换的次数。基于构建的星座拓扑,制定邻轨k最近邻星的反向缝建链策略,优化设计链路长度和链路持续时长,获取网络传输性能与稳定性的平衡。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设计出的星座,在满足对地持续全覆盖性能的情况下,相较于轨道覆盖带方法切换次数减少10%;邻轨k最近邻星策略相较于最短建链策略,拓扑稳定性能提升79.62%,使网络拓扑稳定性与传输性能达到更优的平衡。  相似文献   
342.
基于材料力学中梁弯曲的挠曲线方程,利用数值积分方法计算特定弯矩和剪力时挠性板的弯折曲线,同时利用曲线积分计算挠性板的长度,最终确定在给定长度和跨度情况下挠性板的弯折曲线以及对应的弯矩和剪力。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相同模型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模拟分析。将数值计算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发现两者变形曲线非常吻合,弯矩和剪力数值精度满足实际工程需求。基于上述数值计算方法,可以对挠性板弯折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和预估,对实际工程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43.
针对中国民航大学行业院校特色以及航空器适航审定工程专业特色,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建设、条款、行业和学生需求四个方面进行空气动力学基础课程的需求解析,将空气动力学知识和适航知识深度融合,以问题教学法,结合需求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不同的问题,基于雨课堂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和思考借助CFD数值实验辅助教学的可行性,采用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适航审定与验证工程技术能力,最终满足专业建设、条款、行业和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344.
345.
<正>2022年12月9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高光谱综合观测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并成功入轨。至此,我国高光谱观测实力进一步提升,也标志着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空间段建设任务圆满收官。什么是高光谱观测卫星?它具备哪些鲜明的优点?科研人员为此克服了哪些困难?本文对此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346.
譬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文化现象,在文化典籍中随处可见。目前学术界已从多个角度对譬喻进行了探讨研究。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印认识论的角度,利用儒家、墨家及佛教典籍中的丰富材料,对譬喻进行再研究。通过研究,文章认为:(一)譬喻是建立在“直告之不明”“义理难晓”的基础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明意手段;(二)为了实现明意目的,人们往往是引类以譬喻,即在“类同”事物中,由先前已认识的事物类推到尚未认识的事物;(三)譬喻表达的过程是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感性认识的过程,而譬喻认识的过程则正好与之相反。  相似文献   
347.
介绍了无源互调的概念及其对通信系统的危害,梳理了无源互调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重点总结了近几年无源互调抑制技术的研究进展。从无源互调的抑制优化逻辑中的工艺新方法方面总结了一般的优化抑制方法,进一步还针对新兴的无源互调抑制优化中的数字域以及模拟域对消问题进行了回顾和对比。从互调生成建模、无源器件的低互调设计、互调信号数字域优化、互调信号模拟对消等方面全面综述了无源互调失真抑制和优化的方法,并展望了无源互调抑制技术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