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航空   1篇
航天技术   47篇
航天   3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许彤 《太空探索》2000,(9):C014-C015
莫斯科时间7月12日上午8时56分,在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国众多航天官员的注视下,俄罗斯“质子K”运载火箭从拜科努尔航天中心升空,将国际空间站的第3个舱段——星辰号服务舱送入太空。这次发射进行得非常顺利,服务舱在火箭起飞大约10分钟后进入了低地轨道。入轨后,该舱的交会系统天线和两个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经过两周的自由飞行,7月26日凌晨3时45分利用自动对接系统同国际空间站先  相似文献   
62.
1999年12月19日美国东部时间晚上7点50分,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起飞。发现号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为“患病”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实施手术。 “千里眼”积劳成疾 哈勃空间望远镜以著名天文学家、星系天文学的奠基人哈勃的名字命名,是迄今为止在轨运行的最大的天文望远镜,价值30亿美元,可以观测到140亿光年远的天体,被称为“太空千里眼”。1990年4月24日,它由  相似文献   
63.
10月11~24日,7名美国及日本宇航员乘发现号航天飞机飞往国际空间站,执行建站和为首批到站长期居住的伙伴“打前站”的任务。此次飞行是美国航天飞机问世以来的第100次太空之旅。自打1981年第一次升空以来,美国的5架航天飞机运送的货物质量累计已达1360吨。在发现号的这次飞行期间,有4名宇航员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了4次舱外活动。第一组在15日和17日出舱,第二组则为16日和18日。在总共历时27小时19分钟的太空行走中,宇航  相似文献   
64.
许彤 《太空探索》2002,(4):26-29
哈勃空间望远镜是迄今被送入太空的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它的外形像一辆长着翅膀的公共汽车,全长12.8米,镜简直径4.27米,主镜直径2.4米.重11.6吨,由光学部分、科学仪器和辅助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图为纽曼和玛斯希米诺在安装新相机  相似文献   
65.
许彤 《太空探索》2002,(2):10-17
美国当地时间2001年12月5日,奋进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发射中心升空。这是“9.11”恐怖事件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发射,此次太空之行不仅仅要按计划完成国际空间站长住航天员的“换班”任务,并送去设备和补给,而且还是美国政府宣扬爱国主义的一次大行动。  相似文献   
66.
冷战结束后,世界仍不太平,人们期盼的多极化世界还远远没有实现。不同利益集团间磨擦不断,小规模区域战争时有发生,各种适应形势需要的武器也应运而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导弹已经  相似文献   
67.
许彤 《中国航天》2003,(11):16-20
美国富创公司今年7月1日公布了一篇有关航天运载工业最新态势和近期展望的报告。富创公司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技术管理咨询公司,其航空航天咨询业务涉及市场与行业分析、安全性与风险管理、遥感、通信和信息管理等。以下便是该报告的内容。  相似文献   
68.
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月3日晚11时35分左右,在经历了半年多的孤独旅行之后,地球人的使者——美国航宇局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降落在火星赤道以南15度的古谢夫环形山。这是一趟4.8亿千米悲壮的单程航行——勇气号只有出发,却再也无法归来。十几分钟后,它就向地球发回了第一条信息。几小时后,  相似文献   
69.
许彤 《中国航天》1999,(12):3-6
再创辉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初冬的巴丹吉林沙漠寒气袭人。夜幕中的苍穹,星汉灿烂。满天繁星好奇地眨着眼睛,俯视着这片神秘的戈壁旷野。这里座落着中国航天活动的发源地、东方红一号升起的地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了创造新的神奇与辉煌,从8月份开始该中心又开始了不同寻常的火热与繁忙。11月20日凌晨,中心新建的航天发射场,透着一种特别的神圣和庄严。按计划,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将要在6时30分飞向太空。发射中心首次采用了在技术厂房对飞船、火箭联合体进行垂直总装、测试,整体垂直运输至发射场,进行…  相似文献   
70.
许彤 《中国航天》2001,(4):25-27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加拿大总理率领600人的庞大代表团来到中国,旨在与中国加深了解,促进两国在多个领域中的合作。该代表团号称“加拿大国家队”,成员中各路高手云集,可谓群星灿烂,特里格维松就是其中的一颗“明星”。作为一名宇航员,他的到来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这是特里格维松的首次中国之行。他人华期间,笔者有幸几次与之相见,并对他进行了采访、特里格松松身材魁梧,气度不凡──符合一般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但他和善的笑容和温文尔雅的举止打消了人们对英雄常有的敬畏,与英雄的交谈也随之变得轻松而愉快。 特里格维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