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27篇
航空   220篇
航天技术   32篇
综合类   34篇
航天   6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01.
超高空系缆气球的空气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国华 《上海航天》2001,18(3):22-25
介绍自然形状和流线形状两种高空系缆气球的空气动力特性。着重探讨攻角和雷诺数对升力、阻力和俯爷力矩的影响。指出:合理、良好的气动外形(具备可靠的稳定性和最小阻力),对提高抗风能力、增加留空时间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02.
在《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规定的液塑限联合测定法的基础上,应用Mat—lab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和绘图功能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并得到含水量与锥入深度的关系曲线.最终得到液塑限值。结果形象直观,比传统方法更快捷准确,更具有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303.
只要是对UFO现象略有关注的人,想必不会忘记1994年11月30日凌晨3时飞越贵州都溪林场和贵州车辆厂的“空中怪车”。目击者反映:“看到两个大火球逆时针旋转着前进,看不到其他有形体的东西,只觉得有一种特别强的向上的引力,十分吓人。”火球过处,大树被拦腰折断或拔起。一夜之间,四百多亩、断续3千米的树木全被折断;一辆装满钢材、重70吨的火车车厢被推出约20米,  相似文献   
304.
305.
提出了一种新的折叠弹翼悬挂物机弹分离轨迹试验技术,重点解决了在机弹分离过程中折叠弹翼动态展开时悬挂物的气动力获取问题。研究表明,提出的试验技术通过将悬挂物气动力修正方法引入到悬挂物分离安全性研究当中,准确地得到悬挂物的分离特性,解决了折叠弹翼悬挂物分离轨迹风洞试验技术瓶颈,为折叠弹翼悬挂物的投放分离安全性提供一套工程实用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06.
研究了捕获效应对分布式协调功能(Distributed coordination function,DCF)饱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捕获概率的推导以及信道状态与节点状态同步变化的证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隙分析模型。利用这一模型,分析了IEEE802.11DCF在捕获效应下的饱和性能,导出了其归一化饱和吞吐量和平均接入时延的闭合表达式,并对饱和状态与平均接入时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释。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时隙分析模型可有效提高IEEE802.11DCF机制的饱和性能的理论估计精度。  相似文献   
307.
采用一个典型的双垂尾鸭式布局模型,利用CFD手段对垂尾导致大迎角升力减小现象的机理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低速大迎角条件下,前体脱体涡在机身后体诱导出向外的速度分量,致使垂尾处于“侧滑”气流中,增大了垂尾内侧压力,与此伴生的逆压梯度,削弱了前体涡强度和稳定性,从而使飞机升力减小.根据这一发现,设计了减小垂尾面积、垂尾前缘内偏和变化外倾角3种改善措施.通过风洞试验验证,减小垂尾面积和垂尾前缘内偏具有明显的改善大迎角升力特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8.
升降舵辅助操纵的自转旋翼机自适应姿态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清  蔡志浩  闫坤  王英勋 《航空学报》2016,37(9):2820-2832
针对常规自转旋翼机俯仰操纵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升降舵辅助操纵的自转旋翼机布局。采用解析叶素积分方法建立了自转旋翼气动模型,通过与风洞试验数据及数值叶素积分法的对比验证了其合理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动态逆的自转旋翼机姿态控制方法,采用动态逆技术设计了基本控制器,采用在线神经网络自适应补偿建模误差、外界干扰和设计模型误差导致的不确定逆误差。提出了基于动态控制分配技术的升降舵-旋翼纵向周期变距分配方法,以协调二者在控制效率和带宽方面的差异。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升降舵辅助操纵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旋翼机桨盘的调整频率和幅值;提出的姿态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鲁棒性;动态控制分配器能够合理地协调升降舵和旋翼纵向周期变距。  相似文献   
309.
蔡立成  钱诗梦  汪海晋  丁会明  徐强 《航空学报》2021,42(2):423821-423821
为了探究铺放工艺参数的变化对复合材料厚度方向力学行为的影响,通过面外拉伸实验分析了铺放压力与铺放温度对复合材料厚度方向面外拉伸强度与拉伸模量的影响,并对不同铺放工艺的试件失效模式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增大铺放压力会减小层间富树脂区厚度,使复合材料面外拉伸强度不断增大,当铺放压力为0.225 MPa时取得实验组最大值,与铺放压力0.075 MPa相较强度提升约13.1%,失效模式由纤维断裂与纤维层剥离的组合转变为纤维断裂;铺放压力的进一步增大会挤压层间树脂,改变树脂富集形态,使面外拉伸强度下降,剥离失效模式再度出现。实验用复合材料的适宜铺放温度为30℃,过高的铺放温度会导致孔隙率的上升,使复合材料的面外拉伸强度严重下降,裂纹扩展失去规律性;与铺放温度25℃相比,铺放温度为45℃时复合材料面外拉伸强度下降达19.2%,失效模式由纤维断裂与纤维层剥离的组合失效转化为单一的纤维层剥离失效。  相似文献   
310.
电动VTOL飞行器双目立体视觉导航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未知的、动态的室内走廊环境中,采用双目立体视觉引导电动VTOL(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飞行器安全飞行的方法.使用安装在飞机上的两个微型摄像头从不同的位置获取图像,由双目立体视觉理论恢复其周围环境特征点的三维坐标.采用角点匹配方法计算视差,实现无人机在走廊中的横向坐标定位.采用区域灰度相关算法进行立体匹配获取视差图,从视差图上检测出障碍物,并给出避障导航点.初步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可行性较高,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