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6篇
航空   265篇
航天技术   30篇
综合类   86篇
航天   1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531.
对六自由度飞行模拟器台架系统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发现运动平台作用于各液压伺服缸上的模态质量是变量,提出采用结构不变性和复合控制的方法来补偿模态质量变化对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对提高系统的静态、动态品质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32.
目前,民航总局要求各航空公司在上报年终财务报表时,都必须附上各条航线的经营成果分析。我国的航空公司目前均按机型归集成本,而不能像许多国际上的大航空公司一样,按航线(或按飞机号)归集成本,实行“单线”(或“单机”)核算,因此航线经营成果分析表要另外进行编制。但各航空公司在编制航线经营成果分析表时,编制的方法差异很大,有的很不合理。甚至有些本来盈利较多的航线,变成了亏损,有些本来亏损较大的航线,变成了盈利,从而提供错误的信息,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一、进行航线经营成果分析时容易出现的问题1.国际航线暗…  相似文献   
533.
本文着重介绍气浮精密球轴承研磨加工工艺。当前达到不球度为0.048~0.13μm,光洁度达到■,属国內先进水平。实践中改变了传统的加工方法,仅用普通双轴研磨机,简单模具,达到了球轴承的超精加工的目的。本文对球面加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34.
机电部曾提出在大、中型企业中开展工艺“突破口”的工作,即“以加强工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为突破口,提高工艺水平,深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打一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硬仗”,按照工艺“突破口”初见成效的五条标志来衡量,仅在机械工业重点骨干企业中大约有60%已初见成效。总的来说,五年来成效显著,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一些企业的工艺工作体系不够健全;忽视了对横向管理部门的工艺纪律检  相似文献   
535.
毫米波主动导引头缝隙天线阵面,具有面积大、缝隙数量多、精度高的特点,制造这样的缝隙天线阵面,在国内尚属首次。本文着重对缝隙天线阵面的光刻工艺进行了分析,对光刻工艺方法研制缝隙天线阵面的技术途径、工艺实验的结果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36.
随着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我国四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尽快改变我国现行企业管理上的落后状态,推进企业管理全面电算化、自动化、科学化。而电子计算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则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537.
飞鸟与飞机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空任飞鸟。据动物学家统计,世界上的鸟类有8千多种,其中绝大部分是会飞的。鹰鹫翱翔长空,海鸥盘旋湖面,燕雀穿云破雾,鸿雁展翅云霄……此情此景,曾激起人类对飞行的渴望;自古以来,不断有人给自己安上翅膀,企图象鸟一样在空中自由飞翔。我国汉代,在抗击异族的斗争中,为了侦察敌情,有人用大鸟的羽翼作为翅膀试图飞行,结果没有成功。欧洲也有类似的传说。公元5世纪,有个叫伟兰的铁匠,造了一套“羽毛衣”,他穿着这套“羽毛衣”,把仇人提到空中,丢在地下摔死。但是仍然不能飞行。这些仿照鸟飞的失败尝试告诉人们,人依靠自己的体力是无法飞上天的。解决“人飞”的问题,必须深入研究鸟飞的机理.  相似文献   
538.
超临界压力正十烷对流传热实验及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主动冷却超燃冲压发动机的实际工作条件,利用电加热管设备开展了超临界压力正十烷流动和传热特性实验,目的在于获得适用于发动机传热设计的燃料对流传热关联式。管子材料为不锈钢、内径1.5 mm、外径3.0mm、长度1300mm。采用K型热电偶测量管壁沿程外壁温。实验中正十烷压力约4.0~4.3MPa,温度约335~870K,流量分别为0.93、1.24和1.86g/s。正十烷的流动经历了层流、过渡和湍流3种流态。采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实验数据,获得了正十烷在3种流态下的传热关联式。通过外壁温计算值与实验值的对比,验证了本文给出的传热关联式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39.
为研究煤油燃料矩形截面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在不同飞行工况下的流动及燃烧特征,在通过直连式试验验证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后,对6个不同马赫数及当量比工况进行了三维定常数值模拟,得出了发动机壁面压力、一维质量平均马赫数沿流向的分布规律,分析了各工况下流场中波系结构、释热变化率等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发动机明显工作于两类不同的燃烧模态。当发动机处于预燃激波串前传至注油位以前的亚燃模态时,凹槽段波系相对较弱;随着激波串的前移,隔离段中形成明显的分离旋涡结构将燃料卷至上游,部分燃烧在注油位之前已完成;在燃烧室内,分离主要发生于凹槽内部,燃烧释热集中于第一凹槽头部。当发动机处于激波串未前传的超燃模态时,凹槽段波系相对更强,流动参数波动更大,燃烧在注油位以后进行,燃烧室内分离旋涡在流向跨度大,形成从第一凹槽前缘至第二凹槽处的连续流动分离;分离旋涡有助于燃烧向下游传播,因此释热沿流向分布更均匀、更分散。在过渡段诱导流动分离,促使燃烧室内形成大流向跨度的分离旋涡可能有助于燃烧向下游传播,实现分布式释热,避免释热过于集中导致激波串前传。  相似文献   
540.
介绍了用蒙特卡洛方法数值模拟由漫发射面和镜反射面组成的封闭腔中的辐射换热的一般过程;并用蒙特卡洛方法求解了具有较复杂几何关系及表面特性的空间辐射制冷器二级冷块对锥口的辐射交换系数和一级冷块对屏口的辐射交换系数;给出了程序框图;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