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6篇
  免费   912篇
  国内免费   79篇
航空   1451篇
航天技术   191篇
综合类   97篇
航天   27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154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21.
硅基材料烧蚀模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孙冰  林小树  刘小勇  蔡国飙 《宇航学报》2003,24(3):282-286,308
对冲压发动机燃烧室所使用的硅基热防护材料,用以往的单纯因二氧化硅液态层被气动吹除减薄的模型进行烧蚀计算,计算结果和实际偏差很大。我们根据硅基热防护材料的实际特性,在原有的液态层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夹杂碳化层对熔融态硅基的补强作用,提出了既有液态层吹除也有化学反应烧蚀的新模型,即考虑了热解、熔融和碳化、气动吹除结合化学反应烧蚀的多因素过程。并根据硅基热防护材料的烧蚀特点,根据发动机模型的试验结果,初步总结出了液态层粘附力的经验公式。从物理概念上分析可以看出该模型基本符合实际情况;从多种工况计算结果可看出,新模型和经验公式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22.
着陆缓冲技术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着陆缓冲技术是空间飞行器返回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着陆缓冲装置可以明显降低降落伞的面积、减小回收系统的重量,同时大幅度降低飞行器着陆时的冲击载荷。近些年来,着陆缓冲技术有了些新的发展。文中对已有的着陆缓冲装置进行了分类,对每种类型的技术性能、使用范围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23.
返回式卫星是在50年代末为军事照相侦察卫星而发展起来的。自70年代后期,返回式卫星在空间微重力试验以及为将来空间站的货物运输方面有着新的广泛的用途。西欧和日本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开展返回式卫星的研制,近些年来,获得了一些进展。本文介绍了近十年来,世界各国在研制返回式卫星方面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
根据美军C^4ISR体系结构框架中对体系结构的定义,提出了侦察卫星军事应用系统体系结构的概念。从美军侦察卫星军事应用系统之间关系这个方面,探讨了侦察卫星军事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分析了卫星军事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基本概念;描述了基于侦察卫星军事应用系统的作战程序;对侦察卫星军事应用系统进行了分类,并依据美军现有侦察卫星军事应用系统,结合作战程序,探讨了侦察卫星军事应用系统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5.
调制传递函数是评价成像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CCD相机的移变特性,传递定义的调制传递函数不再适用于CCD相机。本文中定义了一种新的VVF相机是传递函数,及其测试方法,通过理论分析证明,本方法能有效地克服CCD相机采样移变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6.
基于非等间距采样输出的旋转矢量姿态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实际系统中陀螺的输出为非等间隔的角增量信号,重点研究了采样时刻的变化对捷联姿态算法的影响,并推导出旋转矢量三子样算法和二子样算法的通用表达式及其误差方程。传统的Miller算法已被证明是本算法的特例。研究发现,算法误差与由采样时刻构成的误差系数阵密切相关,Miller算法中的等间距采样使得该矩阵奇异,而改变采样间距可使其满秩,从而降低算法误差。然而对角增量输出的二子样算法而言,等间隔采样比非等间距采样具有更小的箕法漂移。仿真及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的观点。  相似文献   
27.
对某周边桁架式大型星载天线的展开可能性进行了研究.在其展开运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展开机构的力学分析模型,并推导了桁架杆内力的计算式.从桁架展开要满足的功能函数出发,给出机构运动可靠性的分析模型.综合考虑尺寸误差和太空环境因素的影响,将运动功能函数视为随机变量函数,利用二阶矩法导出可靠性计算公式.最后,对机构在整个展开过程中的运动可靠性进行预测和仿真.计算结果的变化趋势与实际进程比较吻合,表明本文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28.
Yungtaek  Jang  Milan  M.  Jovanovic  任万霞 《空载雷达》2005,(4):50-57,44
本文介绍软开关全桥(FB)脉宽调制(PWM)变换器的一种新系列,它的特征是在宽范围输入电压和输出负载上所有桥开关是零电压开关(ZVS)的,并且具有最小的占空比损耗和环流。ZVS的初级开关采用两个磁性元件来实现,两个桥臂间的相移变化使这两个磁性元件的伏秒积作相反方向的变化。其中一个磁性元件是变压器,而另一个是耦合电感器或是单绕组电感器。采用变压器是提供隔离输出,而电感器用于为ZVS存贮能量。  相似文献   
29.
远程导引可行飞行方案寻求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提出了一种寻求远程导引可行飞行方案的算法,能够满足远程导引对测控、日照、燃料和时间等各方面的要求;重点论述了Lambert一次变轨方案,给出了算法的具体步骤和主要模块的实现方法;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说明算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1996年11月4日上午,中国返回式卫星FSW-2-3经过15天的轨道运行后,按预定计划在四川中部遂宁地区安全着陆。这是中国返回式卫星的第17次飞行,也是新型返回式卫星的第3次飞行。飞行取得了圆满成功。中国新型返回式卫星是在gq年代初研制成功的,迄今已成功地发射和回收了3颗。该星采用了新研制成功的遥感设备,使一次飞行获取的信息量大幅度增加;返回式卫星技术本身也有很大提高。在完成对地观测主任务的同时,还以搭载形式完成了多项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正前言自6O年代后期,我们在国防科工委、中国航天总公司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