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4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48篇 |
航天技术 | 20篇 |
综合类 | 8篇 |
航天 | 2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3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4篇 |
2008年 | 8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2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为节省航空公司运行成本开支,通过以燃油成本最小、时间成本最小、机场起降费用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以飞机最大航程限制、机场起降条件限制、航班频率限制、旅客座次限制、飞机可用时间限制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通过实例计算,确定机队优化配置方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航空公司机队规划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详细介绍了基于随动平台的天文-惯性复合制导系统的原理。研究了随动平台跟踪星体的机理;推导了控制随动平台转动所需的计算公式;讨论了星体跟踪器对平台误差角的观测过程;导出了星体跟踪器的测量输出与平台误差角之间的数学方程。仿真结果表明,天文-惯性复合制导系统可以有效地修正导弹的初始定位定向误差及初始对准误差。该系统精度高,可行性强,特别适合在机动发射的弹道导弹上使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模糊逻辑和无教师自组织神经网络进行车削过程刀具磨损状态监测.根据典型切削条件组合建立由多个子网络组成的自组织网络阵列,其中每一子网络对应一种典型切削条件,并进行训练.对于具体切削条件,运用模糊逻辑技术选取对应的优化子网络.文中所建名为Fuzzy-SOM-TWC监测系统的运行基于加工过程实时采集的切削力、声发射以及电机电流信号.切削实验用于训练和检验监测系统,实验结果显示其对于刀具磨损状态的识别正确率可达到98%-100%. 相似文献
14.
<正> 以惯性技术为主,并以星光、无线电等其它技术为辅的组合导航及制导技术是70年代以来发展较为迅速,并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技术手段。特别是对于大型航空航天飞行器。例如航天飞机、远程导弹等,只有采用精密的组合导航技术才能保证这类飞行任务的完成。任何单一的导航及制导技术都有其长处及弱点,将这些单一的技术手段组合起来扬长避短、相互补偿,毫无疑问是一种可行的途径。星光的引进将会使对 相似文献
15.
简述了磁悬浮支承系统的原理和简化的线性化模型,以及基于该简化模型和线性控制理论的控制系统原理、主要组成,并阐述了这种基于简化模型和线性控制理论的磁悬浮支承系统性能极限性.在此基础上,采用非线性递归神经网络对磁悬浮支承系统进行建模与控制,并针对实际应用中神经网络的学习问题进行了讨论.避免了磁悬浮系统的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对系统性能影响,并具有较强鲁棒性,大大提高了磁悬浮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6.
17.
为提高空间望远镜桁架形变测量精度,对影响工业摄影测量精度的主要因素之一——测量网形进行研究,发现工业摄影测量网形的质量直接影响形变测量精度,在保证测量网形稳健性优的前提下,保持高的测量网形一致性可以大幅度提高形变测量精度。为验证该结论,以测量重复性精度为评价指标,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测量网形一致性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高的测量网形一致性比随机网形提高至少2倍以上的测量重复性精度,可为提高空间望远镜形变测量精度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B65A-S钢的动态力学行为,采用Instron液压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在不同应变率和不同温度条件下对圆柱形试样进行准静态和动态加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材料的屈服强度与流动应力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温度一定时,随着应变和应变率的增大,材料的流动应力增高,具有典型的温度软化、应变强化和应变率强化特性。最后基于Jonson-Cook本构模型对试验数据拟合,得到B65A-S钢的Johnson-Cook本构模型参数。 相似文献
19.
姜新颖李建中陈国智申晓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49(3):352-360
为了研究高温升直流燃烧室燃烧特性,建立了带三级涡流器的高温升直流燃烧室物理模型,采用稳态雷诺平均N-S方程的化学反应流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Ⅱ、Ⅲ级径向涡流器旋向、主燃孔和掺混孔特征参数对高温升直流燃烧室的流场及燃烧特性的影响研究。涡流器能够实现火焰筒头部回流区的产生,同时实现主油路燃油的气动雾化和掺混。主燃孔的射流影响回流区的结构,同时主燃孔射流部分进入主燃区,能够保证主燃区的油气比。掺混孔的射流轨迹影响掺混区的流场和出口温度分布。10种方案燃烧室的温升和总压损失系数均达到设计要求,Mode-1-tx、Mode-3、Mode-3-tx、Mode-4-tx四种方案燃烧室周向温度分布系数(Overal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actor,OTDF)达标,而径向温度分布系数(Radial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factor,RTDF)略高于设计指标,Mode-5-tx方案燃烧室出口温度系数OTDF=0.178和RTDF=0.061均达标,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国航空救生技术研究所在开展设计、试验、工艺"三大规范"编制工作方面的经验认识到位、管理到位、运作到位、应用到位、规划到位等,并谈了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