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航空   14篇
航天技术   1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本文介绍一种非传统的非定常漉显示和测量方法——条件采样和平均的概念和技术。着重讨论了它的特点和应用中的问题。详细介绍了读法在边界层人工(?)流斑发展和相互作用的实验观测中的应用,取得了用传统方法难以得到的许多有益结果。  相似文献   
22.
机械蜻蜓悬停时的气动力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蜻蜓等有两对翼的昆虫前后翼相互干扰下的气动力,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可以模拟蜻蜓悬停的3种拍动模式的机电模型,并以此进行一系列实验,对前后翼相互作用的流场进行了观测.采用染色液流动显示的方法,定性观察了后翼前缘涡在各种不同拍动模式和不同翼间距离时的发展过程,对模型翼在各种拍动模式下的气动力进行了定量测量,并分别从流场结构和力学性能两方面对两翼间的干扰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3.
HPIV及其初步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息粒子图像测速技术(HPIV)为一种对流体容积(三维空间)进行瞬时三维 (u,v,w) 速度场测量的技术.本项研究采用了双YAG脉冲激光器二次曝光、漫射照明、参考光对称布置全息术记录三维空间的粒子三维位移场,再现粒子空间场又采用了体视粒子图像测速技术分别截取各切面上的粒子三维位移场,其中由于采用了不同方向的参考光分别再现不同曝光时刻的粒子图像,可以用互相关技术,实行位移方向的自动判别.本项技术用 于立方体对角水流中的三维旋涡流动的瞬态三维速度场的初步测量.本文给出了瞬时复杂的三维旋涡部分空间结构和速度场分布图.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一种新的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测速技术——白光气泡图象测速技术。用电解水产生的氧泡作为流场示踪粒子,用普通闪光灯组作为PIV底片记录的多脉冲光源。其主要优点是:对实验设备无污染;不需要高能量激光光源;并可获得高信噪比的PIV底片。  相似文献   
25.
大迎角下两段式翼型后翼作俯仰拍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氢气泡流动显示和PIV流场测量研究了大迎角下两段式翼型后翼作俯仰拍动时的流场结构及其演化.实验在北航1.0m×1.2m水槽中进行,基于翼型弦长的实验雷诺数为9000.实验结果显示:在大迎角情况下,当翼型静止时,前缘产生的分离涡会远离背风面向下游脱落,背风面上方会形成大范围的分离区;而当翼型前翼保持不动,后翼进行简谐拍动时,前缘产生的分离涡将靠近背风面向下游运动,背风面上方原有的大范围分离区将显著缩小甚至消失,这意味着可能增升和改善升阻比.此外,本文对后翼拍动的频率和振幅的影响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蜻蜓等有两对翼的昆虫前后翼相互干扰下的气动力,设计并制作了一个可以模拟蜻蜓悬停的3种拍动模式的机电模型,并以此进行一系列实验,对前后翼相互作用的流场进行了观测。采用染色液流动显示的方法,定性观察了后翼前缘涡在各种不同拍动模式和不同翼间距离时的发展过程,对模型翼在各种拍动模式下的气动力进行了定量测量,并分别从流场结构和力学性能两方面对两翼间的干扰作用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7.
激光空间流动显示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激光空间流动显示技术及其在复杂流动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作者在激光诱导荧光流动显示(LIF)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较系统地讨论了若干原理和技术问题,并提供了一些实际应用的典型的流态照片。  相似文献   
28.
凌云沛教授是北航实验流体力学的学科创始人之一,我们都尊称凌先生,不仅是我们的长辈,在学术上、教学上都是我们的先生。凌先生不仅在我校,在空气动力学界也是知名的学者,曾受特聘当过当时北京空气动力学研究所的学术顾问,也曾是国防科工委实验空气动力学专家组(马明德先生为组长)的重要成员,大家都尊称他为凌先生。  相似文献   
29.
高Sc数下湍流喷流混合流的初步实验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斯密特数(Schmidt数)下的剪切流动已作过不少实验观测。为了解分子扩散作用和Sc数的影响,作者提供了一种低温喷流混合流实验设备,实验观测在高Sc数下喷流混合流动。实验观测表明:在高Sc数下的湍流喷流混合流动的基本流态与在低Sc数下类同;其喷流(火焰)无量纲长度与其质量流量比(Φ)也有类似关系。实验也部分观测了浮力对该喷流混合流动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0.
申功炘  马广云 《航空学报》1993,14(11):669-670
<正> 以往文献中介绍的粒子图象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PIV)仅能测量流场截面某一瞬态的二维速度分布,但是某一瞬态的流速场不能完整地揭示非定常流动随时间的发展特性。文献[1,2]为了获得二维后向台阶起动涡的发展过程,需对流场重复起动,并在起动后不同瞬态拍摄。对于一般不可重复的非定常流动,上述方法失效。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粒子图象连续拍摄技术,以得到一个截面上随时间变化的不同瞬态的二维速度场。 1 实验装置及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