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2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5篇
航空   293篇
航天技术   18篇
综合类   62篇
航天   10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71.
针对空天飞行器"地面起动-高速巡航"的宽马赫数飞行的设计需求,结合乘波体提高升阻比及2元进气道型面调节简单可实现的优势,设计了1种基于乘波前体的2元TBCC变几何进气道,并对不同工作状态下的2元进气道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计算。所用进气道的总偏转角为23°,唇口角为10°,可有效抑制溢流阻力。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飞行马赫数为2.0~4.0时,变几何进气道均能成功起动,流量系数在0.60以上,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为0.47~0.85,气动性能良好。同时,对过渡模态下的2元TBCC进气道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探究了不同的流量分配方案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发现随着流量比的增大,冲压通道出口的气动性能提升,流量系数和总压恢复系数均增大。  相似文献   
472.
压气机叶栅端壁叶尖涡系结构非定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压气机带间隙平面叶栅近失速工况下叶尖涡系结构特点以及其非定常流动特性,本文采用大涡模拟(Large eddy simulation,LES)方法对典型叶栅进行数值计算并结合Q准则分析叶尖涡系结构特点,探索流动规律及叶尖涡系耦合过程。研究表明:与额定工况相比,近失速工况叶尖流场更为复杂,并通过大涡模拟观察到了次泄漏涡的存在;额定工况下泄漏涡不发生破碎,主次泄漏涡在近失速条件下均发生破碎,破碎后形成的低能流体与尾缘分离涡是造成叶尖堵塞及损失的主要原因;次泄漏涡在不同时刻生成点位置及与弦长夹角周期性变化,次泄漏涡的摆动与叶尖角区分离涡团的周期性脱落是叶尖非定常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73.
基于非平稳高斯过程的叶栅加工误差不确定性量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颜勇  祝培源  宋立明  李军  丰镇平 《推进技术》2017,38(8):1767-1775
基于非平稳高斯过程描述叶片加工误差,结合Karhunen-Loeve展开方法,建立了由于加工误差导致的叶片型线几何不确定性表征模型。耦合非嵌入式多项式混沌展开、稀疏网格技术与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方程求解技术,提出了叶栅加工误差不确定性量化方法,研究量化了加工误差所导致的叶型几何不确定性对典型高负荷Pak-B叶栅气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工误差影响下,叶片负荷相对于设计值变化[±1%]以上的概率为0.56,总压恢复系数相对于设计值降低1%以上的概率为0.12。详细气动分析表明,斜切部分和尾缘的加工制造精度对Pak-B叶栅气动性能影响显著,相应位置的加工误差应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474.
随着飞行器控制技术的发展,直接力、推力矢量等控制执行技术在飞行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直接力与推力矢量都具有对飞行器姿态控制效率高、精度好等优点,但推力矢量对姿态控制的响应速度不如直接力响应快,而直接力长时间开启会消耗大量燃料。结合直接力与推力矢量的控制特点,设计了直接力与推力矢量复合控制策略。以某飞行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飞行器的动力学与运动学模型以及直接力与推力矢量模型,提出了直接力/矢量推力复合控制技术的分配策略。经仿真验证表明,复合控制方法及控制分配策略使控制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75.
设计了新的剪切试验件和剪切夹具,首次开展了DD3单晶的剪刀试验研究,分别在700℃,850℃和950℃下进行瞬时剪切和恒定剪应力下的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大部分试验的重复性很好,DD3单晶存在剪切应变硬化和饱和现象〈001〉方向的剪切强度比拉伸强度的小一半,同时剪切非弹性变形很大,瞬时剪切行为存在加载速率,温度相关性剪切蠕变曲线形状和蠕为寿命与温度及应力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476.
为了降低航天器的质量,提高使用寿命,满足商业航天小卫星电推进系统需求,概述了电源处理单元(power processing unit, PPU)数字化设计的需求及屏栅电源设计方案,针对电源处理单元的高精度、高稳定性、快速响应的要求,采用BUCK方案和全桥电路设计屏栅电源。以STM32微控制器为核心设计数字化加热电源和屏栅电源,实现卫星平台/地检设备的数据采集遥测,电源输出电压参数的改变。实验结果表明:三个数字化电源的控制精度均小于3%,数字化控制的电源处理单元具有灵活调整的特点,能够有效减少控制板体积。  相似文献   
477.
为考察针对去型号化接收机的地面各项环境模拟试验是否能充分有效验证在轨工作环境,利用高灵敏度接收机对噪声的敏感特性,选取通道AGC作为环境模拟试验充分性验证参数;根据多台去型号化接收机的地面试验数据,分析多批次接收机的AGC参数一致性,得到去型号化接收机通道参数差异很小的结论;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多台高灵敏度接收机在轨AGC数据与地面环境试验AGC数据的比对,明确了由环境差异导致的AGC数值差异范围,可以为后续产品的地面环境试验和在轨飞行提供参考。对多台接收机在轨飞行接收机通道底噪变小的现象进行分析,得到地面环境试验模拟的电磁环境条件比空间电磁环境更恶劣的结论。  相似文献   
478.
我国深空探测对航天材料及工艺的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和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任务的圆满完成,我国深空探测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本文首先对我国深空探测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进而对深空探测面临的极端温度、强太阳电磁辐射、强粒子辐射、尘与尘暴、酸性大气等环境及对深空探测任务的影响进行了梳理,进而从材料及结构的轻量化、高效热控制、可靠的辐射防护与抗辐射能力、提供可持续的能源、具有较强的耐腐蚀性能、具有较好抗尘与尘暴损伤性能、在轨组装与制造等角度梳理了深空探测对航天材料与工艺的需求,最后从轻质结构机构材料、高效热控制材料、组合辐射防护及耐辐射材料、耐腐蚀材料、耐尘与尘暴材料、高可靠能源材料、3D/4D打印技术等方面给出了深空探测材料与工艺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79.
海表精细探测是海洋卫星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介绍卫星海表参数探测的特点与优势,总结海表温度、海表高度、海表盐度等要素,分析天基探测载荷的发展现状。根据海表参数时空变化特性,分析高时空分辨率微波探测载荷性能需求。在此基础上,针对美国和欧洲相关卫星系统发展计划,分析了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天基微波探测载荷可实现性与未来发展趋势,针对海表精细探测天基微波载荷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