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59篇
航天技术   23篇
综合类   11篇
航天   2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01.
风扇单音噪声模态识别及其误差传递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究不同阵列对风扇单音噪声模态识别的影响,对径向耙和轴向传声器阵列在模态分解中的优缺点和误差传递特性进行了数值和实验研究。数值研究中通过在人造声场中加入随机扰动研究了不同阵列在径向模态分解中的误差传递特性,从而对两种阵列在径向模态分解方面的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评估。以此为指导,实验中通过旋转轴向阵列测量了风扇管道内顺流和逆流传播的模态波结构。结果表明中低频时径向耙式阵列误差较大,在模态截通频率处其传递函数的条件数大于100,而轴向阵列的条件数要小于10。轴向阵列在径向模态分解时,其精度强烈依赖于阵列轴向间距。实验结果表明管道内入射声波比反射声波能量高10d B左右。在入射声波中,转静干涉模态是其主导模态,而在反射声波中,模态能量分布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2.
基于DASYLab的T形管复合胀形试验系统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压、轴压和径向反压三者之间的合理匹配是T形管复合胀形成败的关键。基于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DASYLab,开发了T形管复合胀形试验系统,实现了基于内压的线性轴压和线性径向反压的加载控制,为进一步实现T形管复合胀形的非线性加载控制奠定了基础。该试验系统的建立,为摸索T形管复合胀形工艺设计经验、验证T形管复合胀形加载方案的合理性以及深入分析内高压胀形的成形机理提供了实践平台。  相似文献   
103.
利用卫星遥感反演水体中的悬浮物浓度对水质监测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在悬浮物浓度反演过程中,如何避免或最大程度降低水体中叶绿素a、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olored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CDOM)的干扰是当前的技术难点。文章针对可持续发展科学卫星1号(SDGSAT-1)MII传感器,利用Hydrolight辐射传输模型,从理论上挖掘只与悬浮物强相关的反演因子,以此构建适用于MII影像的太湖悬浮物浓度反演模型,通过水体的实测数据和遥感数据对模型应用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反演因子R′(B5/B3)与悬浮物浓度为强相关,同时与叶绿素a、CDOM浓度弱相关;利用R′(B5/B3)作为反演因子构建的幂函数模型为最优反演模型;将幂函数模型分别应用于实测数据和2022年5月4日的太湖SDGSAT-1 MII数据,两次验证试验显示反演结果和现场测量结果具有较强一致性,模型适用性较好。该研究可为SDGSAT-1卫星在湖泊水体悬浮物浓度监测、水资源评估与保护等提供一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04.
为了在单发试验架上模拟单发停车与双发正常工作情况下的进/发匹配安全性,提出了一种进气道/发动机地面匹配试 验方法。结果表明:在单发试验台架上,通过在进气道入口前飞机对称面位置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实现单发停车及双发工作状态 的模拟,并根据对地面抽吸试验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进气道出口性能及总压恢复系数图谱的对比,证明加装隔板及取消隔板模拟 双发工作与单发停车状态的合理性;根据流量标定试验结果,对抽吸试验进气道出口参数进行修正,获取全尺寸进气道更加精确 的性能,并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对比,全尺寸进气道性能优于缩比模型风洞试验结果;通过发动机地面开车,有效模拟了双发 工作与单发停车条件下发动机不同转速及加减速过程中的进发匹配特性,确保了飞机滑行及试飞安全。  相似文献   
105.
为满足空间可展开天线大型化、高精度、高刚度发展的迫切需求,提出一种模块化空间可展开天线支撑结构新构型,并对其进行了力学特性研究。首先,基于机构学基本理论,开展了天线总体结构方案设计和结构详细设计,建立了由19个六棱柱模块组成的模块化可展开天线三维模型。其次,根据压杆稳定理论,建立了天线支撑结构静力学分析模型,得到了拉索预紧力的取值范围。再次,建立了天线结构动力学分析模型,进行了模态分析,开展了固有频率影响因素及灵敏度分析与研究。最后,研制了一套天线支撑结构原理样机,并进行了展开功能试验与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预紧拉索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较大,配置预紧拉索后结构刚度提高了约2.01倍;固有频率对杆件材料密度和弹性模量、弦杆及斜腹杆尺寸参数较为敏感;研制的原理样机展开平稳、顺畅,验证了结构设计的正确性。研究结果为模块化可展开天线的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6.
107.
108.
为分析某型飞机在热天地面慢车状态下滑油散热引射器(以下简称引射器)开启后滑油温降变化较小的问题,对滑油散热系统冷边风道流动过程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引射器性能计算方法,基于N-S方程和k-epsilon湍流模型,计算得到严酷工况下引射器开启前后的滑油温降值。机上地面试验的结果表明,本文的计算方法切实可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一致,满足一般工程计算的要求,为引射器性能分析和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本文基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提出了工程可行的引射器性能提升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09.
随着武器装备向信息化、体系化加快发展,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生成模式加快转变,对装备试验能力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云装备试验数据中心,通过采集、存储、管理和应用方面形成完整的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装备试验数据作为核心资源的价值,并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挖掘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数据进行综合集成管理和挖掘分析,对武器装备试验机构建设发展提供决策支撑,将数据优势有效转化为决策优势和行动优势,为形成基于信息体系的核心军事能力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0.
针对中国民航大学行业院校特色以及航空器适航审定工程专业特色,以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建设、条款、行业和学生需求四个方面进行空气动力学基础课程的需求解析,将空气动力学知识和适航知识深度融合,以问题教学法,结合需求将课程内容分解为不同的问题,基于雨课堂教学工具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和思考借助CFD数值实验辅助教学的可行性,采用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多维度考核评价机制,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学生的适航审定与验证工程技术能力,最终满足专业建设、条款、行业和学生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