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航空   75篇
航天技术   67篇
综合类   10篇
航天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任毅如  蒋宏勇  金其多  朱国华 《航空学报》2021,42(3):223978-223978
基于自然界微观生物结构的启发,设计了1种新型仿生负泊松比拉胀内凹蜂窝(ARH),并对其耐撞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竹子的梯度结构和椰子树的同心胞结构,提出了2种单向梯度和2种双向梯度同心ARH结构。梯度同心结构设计方法不仅可诱导结构渐进的冲击行为,而且因其较低的等效壁厚可改善其比吸能能力。与传统ARH结构相比,对仿生ARH结构的平台应力和吸能特性进行研究,并分析耦合压溃变形模式、收缩变形机理和负泊松比效应等来揭示结构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预测的耐撞响应和压溃变形模式与参考结果相似;相对传统的ARH,梯度同心ARH有更高的平台应力和比吸能,且平台应力的上升和压溃变形模式均呈梯度变化;梯度方向对压溃变形模式和各层变形顺序影响较大;双向梯度同心ARH比单向梯度同心ARH因耦合变形具有更高的吸能能力;同心胞数对蜂窝各层的收缩变形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82.
民机机身下部结构耐撞性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针对含多设计参数的典型民机机身下部结构耐撞性设计,提出了一种设计方法,该方法以最小化客舱地板的初始加速度峰值与最大化参考压溃状态的结构内能为优化双目标,通过Kriging模型对结构的冲击响应进行预测,采用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NSGA-II)对双目标进行优化,进而由Nash-Pareto策略获得最优方案。为了得到最优设计方案,同时研究设计参数对机身结构耐撞性的影响,提出最大化期望提高与最大化预测方差同步加点准则建立代理模型。采用该设计方法,以典型民机机身下部结构设计问题为算例,对客舱地板支撑结构、货舱地板和泡沫构件形状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相对原始设计客舱地板的加速度峰值降低约18.3%,次高加速度峰值也得到有效降低,改善了机身结构的耐撞性;Kriging模型预测响应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误差小于1%,说明了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3.
基于注意资源分配的情境意识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预测飞行员情境意识的变化情况,在前期建立的注意资源分配模型及情境意识模型基础上,考虑任务环境中信息成分重要度对情境意识水平的影响,并结合人的认知特性及贝叶斯条件概率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情境意识量化模型和求解方法.为验证模型的效度,采用20名被试在不同任务条件下开展仪表监视实验,并采用情境意识全面测量技术(SAGAT,Situation Awareness Global Assessment Technique)、三维度情境意识评定技术(3-D SART,3-Dimensional Situational Awareness Rating Technique)、操作绩效和眼动测量4种方法,对不同任务条件下的情境意识水平进行测评.综合测评结果表明,根据预测模型计算所得的情境意识水平变化趋势与被试实际操作所获得的实验结果高度相关.提出的情境意识量化模型对指导驾驶舱人机显示界面设计和减少人为失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4.
韩国的空间开发之路汉城和北京近期签署了一项联合研制一颗中型卫星计划的协议。这颗卫星将应用于环境监测和通信服务。早于1989年,韩国曾参与了英国萨里大学(UniyersityofSursey)的微型卫星研制工作。基于这个基础,从而导致了韩国与中国今年早...  相似文献   
85.
本文叙述了超导交流约瑟夫逊电压标准的工作原理和建立这种电压标准所需要的标准仪器及指标要求。对约瑟夫逊电压标准的发展及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86.
部科技局于一九八四年六月廿三日~廿八日在一四三厂召开了附件工艺科研规划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工厂、研究所等二十八个单位五十八名代表,其中大部分代表是工厂的冷、热工艺科长。会上各个工厂分别介绍了本厂工艺系统的组织及工艺技术现状;工厂近年来取得的技术成果;目前存在的主要工艺技术关键及今后的打算。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统一认识,提出了“七五”期间航空附件行业的工艺技术应重  相似文献   
87.
CIMS浅说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的基本概念,并就集成技术难点及其解决途径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88.
<正> 据新华社10月11日电我国又一颗主要用于国土资源普查的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卫星在完成任务之后,于十一日十二时二十分按预定计划准确返回地面。  相似文献   
89.
为了准确描述和预测固体发动机界面的粘接性能,为固体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分析提供有效参考,通过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用户子程序(UEL)对基于势函数的PPR内聚力单元进行了二次开发,设计了固体发动机推进剂/绝热层界面Ⅰ型脱粘试验方案,并基于试验的反演分析获得PPR内聚力模型对应的特征参数,对不同加载速率下粘接界面的断裂与损伤特性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表明,PPR内聚力模型能够较好地描述界面脱粘过程,且粘接界面的力学行为具有显著的率相关性,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粘接界面的内聚能和内聚强度均增大,法向初始刚度和损伤起始位移均减小。此外,I型界面脱粘试验过程中加载力随位移的变化可分为强化阶段和损伤演化阶段,粘接界面的速率相关性主要体现在损伤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90.
固体推进剂粘弹性泊松比严重影响着药柱结构完整性的分析精度。针对点火增压过程药柱的受力特点,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方法,设计了可测试推进剂粘弹性泊松比的单向定速拉伸试验,研究了温度和拉伸速率对推进剂粘弹性泊松比的影响规律,利用粘弹性材料参数的应变率-温度等效原理,建立了参考温度下推进剂粘弹性泊松比的应变率主曲线。研究表明,推进剂的粘弹性泊松比随温度和拉伸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当拉伸速率达到500mm/min时,推进剂泊松比逐渐趋近于某一常值。考虑到发动机点火增压过程,药柱的加载速率一般在0.5 s-1以上,应变率较大,因此可以将推进剂的泊松比取为一常数,但必须考虑发动机的工作温度,选取合适的泊松比。相关方法和结论可为固体发动机结构完整性分析和贮存寿命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