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航空   54篇
航天技术   1篇
  2020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1.
无导叶对转涡轮气动设计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杨  刘火星  邹正平  李维  曾军 《推进技术》2010,31(6):689-695,756
采用先进的无导叶对转涡轮气动布局是提升航空发动机性能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结合无导叶对转涡轮高压涡轮动叶进出口轴向速度变化较大等特点,采用理论分析等研究了对转涡轮基元速度三角形参数的优化选取方法,并给出了高压涡轮导叶、动叶出口气流角等变化对效率影响的详细变化关系。流量系数小、高压动叶出口气流角大以及高压动叶进出口轴向速度比大是设计满足出功比高效率对转涡轮的关键。而采用Bezier曲线造型的收敛-扩散叶型叶背曲率的控制、尾缘半径的选择、叶型出口面积与几何喉道面积之比等则是设计适合出口马赫数1.5~1.6高性能叶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以某涡轮叶栅为研究对象,采用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涡轮叶片不同喷气结构对叶栅性能的影响。对半开缝和对开缝两种尾缘冷气喷射的研究表明:当冷气流量比较小时,有一个总压损失随冷气量增大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冷气量较大时,冷气造成的总压损失随冷气增大而减小。在相同条件下,半开缝叶栅出口的总压损失系数小于对开缝叶栅出口的总压损失系数。叶栅出口平均气流角随着喷气比的增大呈减小的趋势,但变化范围很小。  相似文献   
13.
涡轮叶栅尾缘冷气喷射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ANSYS/FLOTRAN软件,对沿轮叶栅尾缘冷气喷射现象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通过使用层网技术构筑的非结构风络和k-ε双方程湍流模型,较好地揭示了尾缘冷气喷射槽附近的流动机理。模拟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因特网协议(IP)技术正逐步进入航空无线电通信领域,成为航空电信网(ATN)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Gatelink、Inmarsat Swift64和宽频卫星通信方式作为传输媒介,可为乘客、机组提供多种网络服务。  相似文献   
15.
16.
本根据试验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了轴对称收敛-扩散喷管激波贴口时落压比与面积比,收敛半角,扩张半角,无量纲喉道曲率半径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为喷管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涡轮叶片气动设计软件BladeDesign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涡轮叶片气动设计软件BladeDesign将涡轮气动设计中迭代最频繁的叶栅几何设计、s1流面计算、叶片积叠三个环节集成起来,极大地提高了涡轮部件设计的效率。叶栅型线设计采用目前流行的Bezier曲线,叶栅造型方法充分考虑了工程实际。集成的S1流面计算网格划分采用ANSYS ICEM CFD 11.0,分析采用ANSYS...  相似文献   
18.
应用Jameson的有限体积法求解二维Euler方程,模拟叶栅跨音速流场,并运用当地时间步长和隐式残差平均技术加快收敛速度,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和试验数据吻合良好,本文比较了采用两种不同的通量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9.
本应用有限体积法对轴对称喷管的跨音速流场进行了分析,采用显式预校两步MacCormack格式进行计算。运用隐式残差平均技术及当地时间步长来加速计算的收敛,提高格式的稳定性。对三个不同几何参数的轴对称喷管的数值分析表明,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低损失融合式预旋喷嘴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国庆  薛伟鹏  曾军  赵云 《推进技术》2020,41(9):2011-2020
为减小整个预旋系统的流动损失,首先对带预旋集气腔进气孔、预旋集气腔、预旋喷嘴的冷气预旋流路进行了分析,发现进气孔和集气腔会导致预旋喷嘴进口流场不均匀,相较于进口均匀条件,预旋喷嘴总压损失系数增大0.026。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将预旋集气腔进气孔、预旋集气腔和预旋喷嘴融合设计的低损失融合式预旋喷嘴设计方案,分析表明:融合式预旋喷嘴能有效减小冷气在预旋系统内的流动损失,在设计工况总压损失系数减小0.032,并使冷气在预旋系统内流动更加均匀,提升了预旋系统的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