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54篇
  国内免费   2篇
航空   115篇
航天技术   5篇
综合类   6篇
航天   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比较了几种不同工艺制备的针刺毡C/C复合材料。对针刺碳毡织物首先进行预增密处理,得到初始密度和碳纤维含量较高的坯料,然后用树脂浸渍法进一步致密化。研究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C/C复合材料比未经预处理的试样,拉伸强度提高39%,压缩强度提高14%,层间剪切强度提高36%。通过SEM观察和常温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表明工艺的改进是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带有太阳电池阵的卫星电源系统在轨测试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带有太阳帆板的地球同步卫星在轨测试需求,分析了星上电源系统的组成及技术状态;并以光照区可调节母线为例。给出了卫星电源系统在轨测试方法及相应的计算公式;最后,通过工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5.
对某战场传感侦察系统进行描述,给出该系统无线传输的硬件设计方案,重点介绍了无线传输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该软件代码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读性,缩短了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6.
以硝酸氧锆为锆源,尿素为凝胶促进剂,通过水热凝胶法结合超临界乙醇干燥,可成功制备出具
有良好纳米三维网络结构的ZrO2 气凝胶。采用透射电镜(TEM)、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BET),X 射线衍
射仪等测试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ZrO2 气凝胶主要由无定型和四方晶相组成,其比表
面积为445 m2 / g,孔径主要分布在5 ~7 nm 和30 ~40 nm 两处。  相似文献   
7.
刚度测量仪     
本文主要介绍新研制成功的刚度测量仪的系统构成、测量原理、传感器选择、机电转换过程以及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8.
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从一九七三年开始研制的空对舰导掸 XASM—1,目前正在航空自卫队进行实验,该导弹预计在一九八○年达到实用状态并装备部队。这种导弹具有先进的空对舰导弹良好性能,并有改成地—舰(或舰—舰)导弹的潜力,这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多容腔耦合的瞬态响应特性,结合航空发动机空气系统结构特点,搭建了包含容腔、管道、孔等多个元件组成的系统级实验台,并开展了实验研究。同时,引入滞后时间、响应时间和响应时间系数三个评价参数,用于定量分析系统响应过程的快慢和强弱。实验分析了多容腔耦合响应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获得了不同位置气流压力的时间响应曲线以及响应时间。实验结果显示:容积效应对腔压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延缓作用,并且每个测点的延迟时间不一致,越远离扰动源滞后时间越长;响应时间与扰动压力及转盘转速相关,扰动压力越高压力响应时间越长,旋转流动对气流参数的变化具有延缓作用,在实验工况下转速提高一倍,旋转盘响应时间增加约0.5s,增幅大于10%。  相似文献   
10.
潘迎  高文君  李坤  杜鼎新 《推进技术》2021,42(1):149-155
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温度场的精准预测对保证发动机润滑系统及整机稳定运转至关重要。针对传统热网络法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单元思想的有限单元热网络法。将轴承结构通过网格划分为有限个单元体,每个单元体设置一个温度节点代表该单元体的集总参数,节点间构建热阻关系并形成热网络,通过求解以温度为未知量的大型稀疏矩阵线性方程组来获得滚子轴承横截面的温度分布。该方法可以与轴承局部产热理论相结合,实现轴承局部产热的精准加载,完成温度场的精细化分析。通过与试验结果对比,本文方法对轴承外环表面中心线温度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不超过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