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4篇
航空   47篇
航天技术   2篇
综合类   15篇
航天   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直升机飞行使用任务剖面编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包含直升机飞行状态的使用顺序和出现率的飞行使用任务剖面,是编制直升机低周疲劳寿命可靠性分析载荷谱和可靠性试验载荷谱的基本依据.在直升机型号研制过程中一般是先根据飞行谱和典型飞行科目用理论的方法编制任务剖面.本文较完整地介绍了一套可供借鉴的直升机任务剖面编制方法,提出了其应遵循的原则.为保证完成所占时间比例较小的飞行状态的基本时间,可将任务剖面的周期放大,使其包含若干个基本任务剖面周期.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可按损伤等效的原则对其进行简化.本文结合实例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22.
利用1978~2012年福建省的相关统计数据,定量分析了福建省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物质资本投入与人力资本投入都对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标准化的物质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大于人力资本边际产出弹性。分析结果总体上说明了福建省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尽管较大,但起主导作用的依然是物质资本的投入。最后,结合福建省当前的情况,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3.
主桨毂支臂是直升机复杂关键件承受复杂疲劳载荷的代表之一,疲劳破坏是主要的失效模式。回顾了主桨毂支臂疲劳验证的发展历程,研究了球柔性主桨毂支臂疲劳验证的试验方案设计、正确性检验设计和寿命评定。对球柔性主桨毂支臂进行载荷力系研究、疲劳载荷谱分析研究、低周疲劳试验载荷设计和高周疲劳试验载荷设计,形成低周、高周全尺寸疲劳试验相结合且动态调整的疲劳验证方案,有效验证支臂各疲劳危险部位。  相似文献   
24.
对直升机主桨轴颈进行了损伤容限分析,通过对桨叶连接耳片、阻尼器连接耳片和轴颈本体过渡段的损伤容限计算,给出了相应部位的裂纹扩展寿命、检查周期、检查手段和区域。进行损伤容限分析,给出检查周期,建立相应的检查手段,明确检查区域,可弥补安全寿命的不足,提高直升机的飞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5.
提出了一种精确测量任意运动变形边界流场的粒子图像速度场PIV算法,能智能识别强流固耦合问题流场测量中任意运动变形的边界信息,然后生成贴体自适应的图像互相关计算窗口,计算获取运动变形边界附近的速度场数据。这一算法可大大提高任意运动边界附近流场的测量精度,为流固耦合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验证提供可靠的高质量实验数据。针对数字合成给定流场的粒子图像序列,采用所发展的PIV算法对粒子图像区域中的运动变形边界进行了精确识别,高质量地复现了原始流场信息。最后,对低速闭式循环水洞中的钝体尾流柔性薄膜涡激振动现象进行了PIV实验测量,获得了柔性薄膜大变形运动状态下的瞬态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26.
直升机主桨毂支臂疲劳试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臂是直升机球柔性桨毂中的典型复杂动部件,疲劳破坏为主要的失效模式.结合某直升机支臂疲劳试验,介绍了试验方案设计、试验实施方案设计及试验数据分析等内容和方法.考虑支臂结构及载荷和组合试验的特点,疲劳试验载荷的比例以模拟载荷分布为原则、以打样设计载荷为手段确定,载荷大小根据试验件的疲劳能力、寿命考核要求、各破坏部位和模式匹配考核确定;试验采取整体试验和局部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由支臂和模拟桨叶组成的双铰支梁式支臂整体疲劳试验实施模型;试验监测数据分析有力地保证了试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7.
直升机关键件疲劳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直升机关键件疲劳设计和试验验证中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几个观点:对承受高周疲劳载荷为主的直升机关键件,宜采用疲劳极限和疲劳寿命共同作为疲劳设计目标参数;疲劳寿命对疲劳极限、载荷谱相当敏感的T-、A-等破坏模式的疲劳设计应采用无限寿命设计方法;多疲劳源、多破坏模式复杂结构疲劳设计时须给予额外设计裕度;多疲劳源、多破坏模式复杂结构疲劳试验须充分利用试件同时考核多个危险部位,获得各危险部位准确的疲劳性能。  相似文献   
28.
针对常规模糊度检验三步法中存在的错误模糊度整数解漏检的情况,分析了错误整周模糊度、观测值残差及多余观测分量矩阵之间的内在联系,阐述了参考星变化对多余观测分量矩阵主对角线元素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余观测分量的整周模糊度可靠性检验方法。该方法根据多余观测分量主对角线占优原则实现部分卫星的模糊度可靠性检验。对于多余观测分量主对角线不占优的卫星,利用多余观测分量绝对值最大的情况进行整周模糊度可靠性检验,从而完成所有卫星的模糊度可靠性检验。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以ZrOCl_2·8H_2O和Y(NO_3)_3为原料、EDTA为络合剂,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3Y-TZP纳米复合粉的技术,用透射电镜分析粉体的形貌、估算粒径,用X射线衍射法分析粉体结构,结果表明经过醇洗 共沸蒸馏处理的粉末粒径比仅用醇洗处理的粉末粒径要小,且分散性最好。  相似文献   
30.
本文在总结传统疲劳裂纹扩展曲线的基础上,讨论了四参数全范围da/dN曲线公式。根据断裂性能测试标准,分别测试了直升机桨叶根部材料断裂韧性K1c,3个应力比下的裂纹扩展门槛值△Kth和裂纹扩展速率da/dN;再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分别得到了断裂等寿命曲线和四参数全范围da/dN曲线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