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4篇
航空   322篇
航天技术   76篇
综合类   70篇
航天   15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81.
微颗粒表面磁控溅射镀金属膜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磁控溅射方法,成功地在微颗粒表面沉积了金属铜膜和金属镍膜.利用光学显微镜(O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谱仪(EDS)、多功能扫描探针显微镜(SPM)、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光电子能谱仪(XPS)等测试仪器对其表面形貌、膜厚和组份进行了表征.重点讨论了不同的沉积条件对薄膜结晶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溅射镀膜时,通过控制微颗粒的运动方式,可以在微颗粒表面镀上均匀性好、附着力强和致密性好的金属膜.溅射时间越长或溅射功率越大或装载量越少,都有利于薄膜结晶.   相似文献   
582.
583.
特种加工在修整金刚石磨轮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采用特种加工方法修整砂轮(主要是金属基金刚石磨轮)的新技术、新工艺,论述各种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工艺、效率及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584.
介绍了展成式电化学加工新工艺,包括内喷式阴极加工的流场特点、阴极设计及外喷式阴极的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成形规律.  相似文献   
585.
586.
根据我国海军当前的发展需求,针对舰载机飞行员及相关技术保障人员匮乏这一问题,设计搭建一套 舰载机飞行控制模拟训练平台。阐述搭建该训练平台的核心目的及其基本功能,结合飞行控制系统和电传控 制的基本原理,介绍平台的具体组成结构以及各个组成装置的原理及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飞行控制模拟训 练平台可用于飞行控制专业的相关原理教学和模拟操作训练,达到服务教学训练、促进科学研究、保障部队实 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87.
中国的直升机未来市场潜力巨大,3t级直升机也是主要需求之一,包括中航直在内的国内外厂商均对此十分关注。  相似文献   
588.
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解耦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尧  郭杰  唐胜景  马悦悦 《航空学报》2014,35(12):3438-3450
针对导弹俯冲打击地面目标的问题,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ESO)和反步滑模设计思想,提出一种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解耦设计方法。充分考虑制导与控制系统之间以及控制系统三通道间的耦合关系,建立了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耦合模型。通过ESO对导弹运动六自由度(6DOF)系统内各通道间的动态耦合项和不确定性进行实时观测和动态补偿,实现通道间的主动解耦,从而设计了基于ESO的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解耦控制律。同时,为了解决在使用ESO对高阶非线性系统进行状态观测时引起的"运算膨胀"问题,通过设计自适应控制律对ESO观测误差进行补偿。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准则证明了闭环系统所有状态最终一致有界。并与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独立设计方法和传统的制导与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进行对比仿真,结果验证了基于ESO的导弹制导与控制一体化三通道解耦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589.
反射激波作用下两种重气柱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平方形激波管中对两种无膜重气柱界面(分别是SF6和氩气)在反射激波作用下的不稳定性发展进行了实验研究。气柱界面采用射流技术形成,实验采用连续激光片光源照射流场,乙二醇作为示踪粒子,并用高速摄像机对流场进行拍摄,获得了入射激波以及反射激波共同作用下,两种不同气柱界面的演化过程。实验结果表明,两种气柱的Atwood数不同,界面演化速率不同,反射激波到达前后的界面形态不同。SF6气柱在入射激波作用下会产生两个比较明显的反向的涡环结构,而氩气柱界面上由于产生的涡量较少,涡环结构并不明显。在反射激波作用下,SF6气柱界面会出现明显的次级涡对,而且次级涡对的旋转方向与初始涡环结构的旋转方向相反。对于氩气柱而言,在反射激波作用下虽然也产生了与初始涡环方向相反的次级涡对,但次级涡对始终未充分发展。这是因为反射激波作用时氩气柱界面的Atwood数较小导致氩气柱界面上产生的反向涡量较少。实验结果充分表明了气体Atwood数对界面不稳定性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0.
一种用于RM不稳定性研究的竖直环形激波管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并加工了一套竖直环形同轴无膜激波管,可用于环形汇聚激波诱导下的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实验研究。与前人工作相比,本文在流体界面的形成以及流场的观测方法上做了较大的改进。通过实验和数值方法,对该竖直激波管产生的环形柱状汇聚激波的参数进行测量和分析,验证了同轴激波管形成柱状汇聚激波方法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在界面形成方面,采用细丝约束肥皂膜技术形成正八边形气体界面,并利用数值方法考察了细丝对界面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界面发展的前期,细丝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利用连续激光片光结合高速摄影相机对流场进行观测,获得了正八边形air/SF6气体界面在环形汇聚激波及其反射激波冲击下的演化过程,并与数值结果进行了对比,获得了较好的一致性,进一步验证了汇聚激波的对称性以及细丝约束肥皂膜技术用于形成多边形气体界面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