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9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航空 | 202篇 |
航天技术 | 41篇 |
综合类 | 25篇 |
航天 | 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9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0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8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3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2篇 |
2002年 | 6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14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7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32.
33.
34.
35.
空间环境探测卫星用磁强计误差分析及在线标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于探测日地空间磁环境的磁强计多数安装在伸杆的末端,长期受太阳辐射等空间环境干扰力矩以及机动等影响,磁强计安装矩阵随时间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导致卫星定姿精度下降。为此,在分析空间环境干扰力矩和磁强计定姿误差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19维高精度的磁强计误差模型,结合卫星的运动学和姿态动力学特性,采用EKF滤波方法对安装矩阵进行实时估计与修正补偿,并利用该磁强计模型实现卫星的姿态确定,最后利用实验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在满足星载计算机的计算量要求的同时,在线估计安装矩阵误差,显著提高了磁强计的误差估计精度与定姿精度。 相似文献
36.
3F体系数据库开发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故障发现、分析与处理过程中,3F技术是最基本、最重要和最有效的3种工具。在当前计算机集成产品开发过程中.3F集成体系数据库设计是产品可靠性实现与增长的技术瓶颈。本文首先介绍3F技术的基本知识,然后系统分析3F体系数据库开发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如数据库模块关联设计、远程同步操作实现和报警功能输出等等。旨在建立适合某企业运作的3F体系。促使该企业的各个型号研发全过程全面推广应用3F技术。所开发的数据库软件模块表明:3F操作体系的智能化及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传递良好.输入输出界面便于深入完成产品的潜在故障发现及已出现故障的分析纠正.将较大地提高现有产品及新一代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相似文献
37.
小孔法测量非均匀残余应力的数据处理与误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甫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8,30(4):464-469
讨论了逐层钻孔法测量非均匀残余应力的释放应变处理和测量误差对残余应力计算精度的影响。利用转换应力、转换应变,可方便地计算残余应力值。受小孔法本身缺陷的限制,计算所得残余应力误差随孔深增加而加大,测量深度约为应变片平均半径的一半。 相似文献
38.
金如山 《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1,4(3):23-30,66
本文专门概括双扰流器文氏管混合杯式喷雾装置(以下简称F101式喷雾装置)的设计变化及加工装配偏差对喷雾周向均匀性的影响,在设计变量上,试验了3种喷咀(径向直射喷嘴,双喷口喷咀,F100空气雾化喷咀和7种扰流器共21种组合,在加工装配偏差方面,试验了喷咀错位,扰流器进口偏差及扰流器出口偏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喷咀的设计及加工,装配偏差比空气流动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39.
对声管双传感器传递函数法测量中由传感器灵敏度差异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根据已知确定界面反射系数可确定传感器传递函数,并可求其灵敏度比的原理提出了声管中双传感器灵敏度标定的新方法.空气声管中对刚背衬下已知传递函数进行了实验验证;水声管中气体背衬时,分别在常压和打压情况下对新方法进行了实验验证,说明了新方法的可靠性,克服了水声管中无法用交换传感器获得灵敏度补偿的困难. 相似文献
40.
论文通过对随机有向图(n,k)广度优先遍历算法的改进,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的拓扑遍历算法,从而加快P2P网络中拓扑生成的速度。同时验证了在拓扑生成中如何通过选择根跳距最大限度地加快遍历的速度,使拓扑图的时间较短,避免造成生成拓扑的图的强连通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