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123篇
  国内免费   51篇
航空   554篇
航天技术   141篇
综合类   103篇
航天   22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2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对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状态时的阵风响应问题开展了数值模拟研究。针对该类飞行器质量轻、柔性大、降落时速度低的特点,基于 CFD/CSD松耦合分析法,利用网格速度法引入阵风载荷。以 1-cos阵风模型为基础,探讨了飞行器着陆状态遭遇二维阵风载荷时,其翼尖位移、扭转角、翼根所受结构整体弯矩以及升力系数的变化特性;并将二维阵风响应结果与一维阵风响应结果进行对比;获得了临近空间太阳能飞行器着陆时,二维阵风沿飞行器翼展方向的变化对其结构和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992.
S形进气道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考虑了外流场对进气道内部气流流动状况的影响,将S形进气道的内外流场进行综合求解.采用有限容积法,求解全三维N-S方程.将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了机头/前机身对进气道入口气流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进气道入口激波分布和进气道内部气流流动情况,以及出口流场的气流品质.从计算结果看该进气道损失比较大,出口截面最高的总压恢复系数为0.96;二三级调解板可以有效地引导气流,避免第一转弯处的大面积回流.  相似文献   
993.
多元复合材料有利于实现高效、轻质、宽频的吸波效果,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通过乳化反应制备了以乙基纤维素(Ec)为骨架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O)-Fe3O4/Ec复合微球,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拉曼光谱(Raman)、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对复合微球的物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电磁性能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显示复合微球内部通过Ec与rGO、Fe3O4有序组合,Ec形成丰富的多孔结构,增强了微波多重反射和散射。当rGO含量为6.6wt%、厚度为1.8 mm时,在14.32 GHz处达到最小反射损耗(-30.35 dB),有效吸收频宽为4.88 GHz(12.24~17.12 GHz)。  相似文献   
994.
为提高航天飞行器铸件舱段在方案论证阶段的结构设计效率、设计质量和迭代效率,基于航天飞行器复杂曲面结构特点对铸件舱段结构特征参数进行研究,提出曲线比率法以描述纵筋参数化布局;定义骨架模型发布元素,以实现铸件舱段的Top-Down设计。提出航天飞行器铸件舱段结构快速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定义特征命名规则和创建特征集合实现建模规范化,通过封装舱段设计知识实现设计快速化,通过创建特征参数和公式实现特征参数化。通过建立交互式铸件舱段结构快速设计环境,实现铸件舱段结构的快速实例化、快速修改,并以航天飞行器铸件舱段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5.
吴大观 《航空发动机》2009,35(4):F0002-F0002,F0003
原名吴蔚升,男,中共党员,中国航空发动机事业的创始人、奠基人之一。1916年11月13日出生于江苏镇江,2009年3月18日于北京逝世,享年93岁。  相似文献   
996.
面向宽空速域的重复使用涡轮基组合动力是世界关注的革命性技术。首先,简述了涡轮基组合动力的发展状况。随后,着重介绍了所提出的面向高超声速民机的多通道双涡轮引射冲压(MUTTER)组合动力的技术特点及研究进展:相较常规涡轮基组合动力系统,MUTTER组合动力采用独特的四通道对称构型,通过亚燃通道中的引射增推桥接双涡轮与冲压的推力鸿沟;规划了分尺度、分阶段的研究与验证方式;针对核心子系统的研究表明,进排气子系统可在宽空速域高效稳定工作,引射亚燃子系统可与其他子系统有效匹配。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本组合动力的飞/发一体化特点。最后,给出了前期工作的若干认识。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
针对监测系统通常无法全部获取轴承摩擦退化状态的先验知识,无法建立全摩擦状态的识别模型,从状态间的相似性出发,提出一种无先验知识下的基于灰色B型绝对关联度(AGRDB)和稀疏编码的滑动轴承状态识别方法。针对稀疏表示不具有监督性的缺陷,在稀疏编码的目标函数中引入AGRDB算法,训练类间距离最大、类内距离最小的正常润滑和严重摩擦的编码;在相同字典下建立具有一致判别性的稀疏表示模型,通过比较当前状态与正常润滑、严重摩擦的稀疏编码与重构误差,进一步识别当前轴承的状态,仿真信号和柴油机轴承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在较少先验知识下识别出滑动轴承的早期摩擦状态(100~216min)和严重摩擦状态(216~384min),且算法简单,适合较少样本下的滑动轴承摩擦故障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