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最新消息     
月球形成时曾撞击地球据新华社华盛顿5月31日电,根据克莱门汀-1月球探测器发回的数据,美国夏威夷大学科学家保罗·卢西认为,月球曾是火星大小的天体岩石,撞击地球后被反弹到空间,形成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美专家拍摄到雪茄形小行星图像美国航宇局的科学家借助于新型深空跟踪雷达系统,拍摄到了太阳系中一颗长约4.8千米的雪茄形状小行星的图像。即使在观测能力极强的天文望远镜上,小行星通常也只以遥远光点的形式出现,然而在1994年8月间,雷达对在小行星中排名第1620号的“地理星”进行为期一周的探测后,揭示了这一…  相似文献   

2.
1美国成就斐然
  2014年,美国在月球和火星探测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飞行了约9年的世界第1个冥王星探测器—“新地平线”(New Horizons)也走近冥王星,准备开始工作。
  月球探测
  (1)“月球勘测轨道器”的新贡献
  3月19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网站发布消息称,美国科学家3月份对“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上的2台窄视场相机4年多来拍摄的图像数据进行了处理,合成了一份人类迄今最清晰的月球北极照片。天文爱好者可以在网上对其进行放大、缩小、平移等操作,图像的细节足以让人们看清月球表面的纹理和微妙的阴影,神秘的月球北极近乎一览无余。  相似文献   

3.
在对月球成功地进行了近16个月的科学研究之后,欧洲空间局3年前发射的探月器“智能1号”(SMART-1)于2006年9月3日执行了最后一项任务——撞击月球。从而结束了它的探测历程.[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月球新谜     
最近,乌克兰《科学情报》杂志刊登了一篇申请物理学博士学位的论文,部分细节颇有趣味 。作者是哈尔科夫市的一位射电天文学者 A.阿尔希波夫,他使用独创的计算机手段分析了 数万张月球表面图像,发现了 130多处类似人造物的建构。它们有可能是属于古老的外星文 明的产物,也就是说,外星智慧生物曾经造访过月球 !这位学者研究了月球平原地区的照片 (15 000帧图像 ),这些图像是美国国防部和航空航天局于 1994年联合摄制的。   阿尔希波夫运用独特的计算机断层和矩阵测量方法来搜寻月球的异常目标,结果在很少 有人研究过的一些地段 (10…  相似文献   

5.
2009年1月16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和其他几个合作机构公布了两张月球表面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见图1、2)。这是印度月球初航-1(Chan-drayaan--1)上美国研制的小型合成孔径雷达(MiniSAR)拍摄的。为了解读两张图像,先简单介绍合成孔径雷达成像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6.
月球上的水     
@关荣策为纪念美国实现人类首次登月25周年,1994年1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从范登堡空军基地,使用太坦2运载火箭发射一艘月球探测飞船elementine。这是美国22年后对月球所进行的重新探测,也是美国21世纪初重返月球所进行的一系列无人月球探测的...  相似文献   

7.
董俊廷 《太空探索》2005,(11):18-19
美国航宇局计划在2020年之前让航天员重返月球,再次对月球表面进行探索。表面上看起来,这跟过去的登月计划有重复的地方,但从根本上来讲是不同的。这次,航宇局计划在月球停留,建立月球考察点,以及为将来登陆火星和其他星球做一些铺垫工作。  相似文献   

8.
月球上有没有水迹,乃是航天探月活动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之一。好在这方面已有一些进展,并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探测月球水冰 早在1994年5月,美国科学家就从克莱门汀1号无人探测器发回的雷达信号上发现,月球南极上有冰层,储存着数以10亿吨计的冰水。后来,美国国防部于1996年12月,曾根据该航天器拍摄的月球雷达图像认定月球南极地区存在着冰湖。但这个结论因缺乏  相似文献   

9.
张晋 《飞碟探索》2012,(6):47-47
这个斑驳的景观显示的是第谷陨石坑,它是月球上看起起来最极端的地方之一。然而,天文学家使用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哈勃空间望远镜并不是为了研究第谷,这张图像是为6月5日-6日观察金星穿过太阳表面的凌日现象做准备的。哈勃空间望远镜不能直接观察太阳,因此天文学家计划把望远镜定位在月球,用月球作为镜子去捕获反射的太阳光,并且隔离穿过金星大气层的小部分光线。这少量的光线包含行星大气层组成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月球软着陆自主避障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合月球灰尘表面的改进优化Hapke模型,给出了相对高程的求解、障碍识别与安全区选取方法,解决了已有纹理法无法识别坡度的问题,实现了利用单幅图像的月面着陆障碍识别与安全区域选取。利用月球软着陆下降段仿真图像,进行了模型解算和三维高程恢复并计算安全区域,结果表明,利用月面单幅图像能够实现障碍的识别与安全区的选取。  相似文献   

11.
空间扫描     
中国拟研制两颗中转地震预报数据的小卫星这是美国《航空周刊》透露的。据该杂志介绍,这两颗卫星每颗重量只有SOkg,它们均在I000hn高的轨道上运行,用于收集来自48O个地面终端发出的地震预报数据,以便转发给在北京的国家地震局。这两颗卫星将在Z000年发射,寿命5年。日本计划在50年内实现在月球上采矿其第一步是1997年向月球释放3个探测器,以采集月球矿物成分、分布数据,供开发月球参考;第二步是ZOO3年向月球发射一个机器人,探测月球的地貌,并收集矿物分布数据;第三步是在月球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空间站,供人们开发月球使用。该…  相似文献   

12.
重返月球     
许彤  周武 《太空探索》2004,(10):42-45
月球曾经是太阳系中最引人注目的星球,早在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首次让人类的脚步踏上月球.但此后的30多年间,月球探测中断了很长一段时间。近年来,对人类重返月球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人类还打算改变阿波罗登月时对月球进行突击式访问的方式,做好了长期驻留的准备。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后的月球之行将需要许多后勤保障,如需要有近地轨道上的空间站、  相似文献   

13.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中期,美国和前苏联分别向月球发送了大量的探测器、登陆器,并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考察。特别是1969年-1972年,美国成功地实施了“阿波罗”计划,连续6次载人登月,掀起了人类第一次月球热。随着前苏联1976年最后一次向月球表面发射登月舱的结束,第一次月球热降下了帷幕。  相似文献   

14.
正在蹉跎了几十年之后,美国宇航局(NASA)终于决定迈出重要一步,正式启动重返月球的工作。与小布什政府的"星座"计划惨遭取消相比,这次NASA重返月球的计划没有引起太多反对声浪。这或许是因为特朗普比较强势,重新组建的国家航天委员会发挥了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和探索让人们认识到,月球基地是进一步深空探索的必要条件,想跳过月球直接前往火星或者小行星,会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15.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美国航宇局华盛顿总部宣布:最早在2015年让美国航天员重返月球,并在月球上长期停留,为下一代进行载人火星探测等做准备。这不禁让人回想起,1961年5月25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国会演讲时宣布美国将在60年代结束前登陆月球的情景。时隔30多年,不管布什此举是否是其竞选总统的策略之一,月球探测再次抓住了公众的眼球。这里,让我们来回顾一下30年前的登月壮举。  相似文献   

16.
亚洲航天大国印度对月球早已虎视眈眈。印度原打算2008年发射首个月球探测器——月球初航1号,后来为了与中国竞争而提前到2007年。在斯玛特1号成功击中月球表面预定位置后,印度现在也准备进行撞月探测,其科学家正在设计一个重30千克的撞击器,它搭载在月球初航一号上一起升空,然后撞击月球,激起月球土壤,获取矿物质和水的科学数据。所以,其发射计划有可能推迟到2008年。  相似文献   

17.
1 引言 □□2007年10月24日,长征-3A火箭把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1准确送入预定轨道.嫦娥-1顺利进入月球轨道并传回了月面图像,标志着中国首个月球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8.
焦维新 《国际太空》2011,(10):17-20
2011年9月10日,美国成功发射"圣杯"(GRAIL,又名"重力恢复与内部实验室")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探测月球重力场和内部结构。GRAIL包括两个相同的月球探测器,分别为GRAIL-A和B,它们运行在50km的近圆形月球极轨道上,利用Ka频段在两个探测器之间进行高精度距离变化率测量,通过对这些测量数据的分析,能直接获得月球重力场分布的信息。GRAIL的任务时间为270天,其中90天进行月球重力场测绘。  相似文献   

19.
似水月华     
《飞碟探索》2008,(1):56-56
从月球看地球,会是什么景像?绕着月球运行的“月亮女神”号宇宙飞船拍摄了这张新版的照片。日本的月球探测任务——“月亮女神”号(Selenological and Engineering Explorer,简写为SELENE),昵称为Kaguya,主要目的是研究月球的起源与演化.2007年10月,“月亮女神”号已抵达月球轨道,并开始传输数据和影像回地球。  相似文献   

20.
紫晓 《太空探索》2007,(12):34-37
“嫦娥一号”卫星拉开了中国“嫦娥工程”的大幕。如果说“嫦娥工程”中的五大系统谁也离不开谁的话,相对而言,“嫦娥一号”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因为,一方面,奔向38万千米的月球靠它,对月球进行拍照探测的靠它,向地球传回图像照片的还靠它,没有它,“嫦娥工程”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嫦娥一号”卫星系统不仅较之其它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