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1 毫秒
1.
2013年4月5日,美国著名的太空新闻网站Space.com发表一篇报道,标题是“十大太空武器排名”。虽然媒体上关于太空武器的报道很多,但这篇报道非同寻常:第一,它首次公开将小行星作为太空武器;第二,它在太空武器排名中将小行星武器排名第一;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它发表在一个特定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前哨 《太空探索》2003,(6):30-31
如何才能将小行星变成太空武器? 虽然找几颗大小和组成都适合的小行星作太空武器不成问题,但是如何才能将这些小行星转变成武器?目前有几种技术方案。有意思的是这些方案原来部是防止小行星碰撞地球的,现在将它反过来用,变成了毁灭人类的太空武器。  相似文献   

3.
《太空探索》2005,(3):19
美国核武器专家、物理学家理查德加温最近在一所大学演讲时说,美国军方研制和部署天基武器不仅会促使其它国家效仿其做法,还会将重要的非武器型航天器置于危险的境地。加温研究了美国军方的天基武器计划。他说,保护太空财产确实很重要,但敌方将会很轻易地利用便宜的、类似地雷的微型卫星将专用武器平台摧毁。他提议各国制订一项限制发展太空武器和反卫星航天器的正式条约,  相似文献   

4.
美国加紧打造天基激光武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毅麟 《国际太空》2001,(10):19-23
1 激光武器概述□□太空武器包括“太空攻击的武器”和“攻击太空的武器”两类 ,前者指在太空部署、使用和发射的武器 ,无论其攻击目标是太空的、大气层的还是地面的 ;后者指攻击在太空运行或途经太空的目标的武器 ,无论其是从陆上、海上还是从空中 (大气层内 )发射的。太空武器目前采用的杀伤手段有动能和定向能两种。动能杀伤是依靠高速运动物体的能量破坏目标 ,定向能杀伤是通过高能激光束、粒子束或微波波束直接照射破坏目标。在以定向能为杀伤手段的太空武器中 ,激光武器是首选对象 ,因为激光器不仅业已发展多年 ,技术上比较成熟 ,而…  相似文献   

5.
小行星来袭     
<正>编者注:本篇是小行星作为太空武器威力的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根据科学资料和事实将抽象的数据用艺术的手法如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给读者一个直观、形象和生动的印象。情景模拟不是科幻,它完全以事实为依据,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21世纪的某年某月,美国部署在月球轨道上的一颗编号为13的小行星武器失控,原因是两名潜伏在美军月球武器控制中心的俄罗斯特工借小行星武器检修之机,偷偷爬到13号小  相似文献   

6.
本刊在今年第6期和第8期介绍了把小行星作为武器的威力,本文介绍了美国小行星任务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关键技术。重点分析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中美国航宇局(NASA)没有公开说明的部分,即第二阶段的月球远程逆行轨道和第三阶段中航天员的作用和任务。作者认为:月球远程逆行轨道与小行星重定向没有明显关系,该轨道主要是用来部署小行星太空武器,它是小行星武器的理想轨道;在第三阶段中用自动化装置或机器人即可完成在小行星上采集样品,完全不需要航天员,航天员到上面的真正目的是完成小行星的武器化改装,即将自然小行星改装成真正的太空武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相似文献   

7.
前哨 《太空探索》2003,(12):34-37
一提到太空武器,人们就会想到是在太空战争中使用的、给太空中的敌人和装备造成伤亡和损坏的武器。不过这样的理解并不全面,因为美军目前正在发展一类对地太空武器,这种武器的特点是从太空发射和使用,但打击的对象是地面目标而不是太空目标,它主要是给地面上敌人的武器装备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8.
<正>近地小行星作为一种太空武器其威力到底有多大,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小行星武器属于动能武器的范畴,因为它在轰击地面目标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动能,大量的动能主要以冲击波的形式表现从来,其次是热辐射、巨石块、电磁效应和继发效应等。产生动能的多少取决于小行星的直径、飞行速度和小行星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动能量=6.256 x 10-8 x(直径)3 x(速度)2 x(密度)公式中的动能量用兆吨表示,直径用米表示,相对于地球的速度用千米/秒表示,密度用克/立方厘米表示。  相似文献   

9.
美国航天局最近宣布.计划发射第一个绕小行星运转的航天器.它将对一个叫故“爱神星”(小行星432号)的巨型太空石进行研究.这是很多有时经过地球的小行星中的一个.科学家认为,通过“家神星”对小行星进行研究.有助于说明行星(地球)是怎样形成的.这一航天器将在2年以后发射,它将是美国航天局研制的用以研究太空的较小、较快而且花钱较少的运载工具的第一个航天器.  相似文献   

10.
一林 《太空探索》2004,(7):20-21
今年6月,美国将一颗携带第二代“杀伤器”的近场红外实验卫星送上太空,这枚卫星属于美国战略防御系统的一部分。于是各界纷纷猜测,它是不是一种太空武器?星球大战计划是否又卷土重来?请看——  相似文献   

11.
李焱 《国际太空》2008,(1):18-24
1引言□□太空武器是指部署在太空或以太空物体为攻击目标的武器系统。太空武器是进行空间对抗的基本手段,其攻击的主要目标有航天器、飞机、洲际导弹、地面指挥与通信设施,以及导弹基地与航天器发射设施等。美国布什政府上台后,不断强调太空优势在未来战争中的重要性,认为太空将成为未来战争的重要战场。在此期间,美国制定了一系列太空政策,明确提出太空军事化的发展战略。为夺取太空优势,布什政府支持并批准资助一系列太空武器技术研发及试验计划。这些武器在未来太空攻防对抗中将主要完成两类作战任务——太空控制和太空兵力运用。太空控…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太空》2008,(4):3
□□虽然美国各界对太空军事任务缺乏共识,但是布什政府仍继续支持反卫星及天基武器技术的研制和部署。2009财年美国国防预算中,有关太空军事任务的投资主要包括:.“太空试验平台”。2008财年对该项目的预算申请仅为1000万美元,但遭到美国国会的否决。在2009财年美国导弹防御局  相似文献   

13.
美国作为世界航天第一大国,近年来虽然表面宣称反对反卫星武器试验和太空军备竞赛,但一直致力于空间对抗武器装备的研制,其独霸太空的野心不言而喻。今后美国仍将继续推行这一策略,加紧发展各种空间对抗武器。空间对抗有防御性空间对抗和进攻性空间对抗两种作战样式,都依赖于强大的态势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璀璨的星空里,两颗遨游在太空的小行星拥有了带“中国血统”的名字——“神舟星”和“杨利伟星”,它们已被国际小行星委员会正式命名。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的重要天体,其命名是一项崇高的国际荣誉。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专门成立了由五大洲天文学家组成的国际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负责审议小行星的命名。小行星命名一旦获得通过,将成为这颗小行星的永久星名,为世界各国公认。“神舟星”是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于1981年10月25日率先发现的太阳系小行星,先后得到欧洲南方天文台等8个天文台的观测证实,国际小行星中心于1998年给予第8256号国际永久编…  相似文献   

15.
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又一个第一次:美国“近地小行星交会探测器”(NEAR,简称“尼尔”),于2月13日北京时间凌晨2时左右,在距地球3.15亿千米之远的“爱神”小行星上着陆。这是人类无人探测器第一次降落在小行星上,这一壮举瞬间揭开了人类太空探测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6.
面对21世纪的浩瀚太空,一位军事专家指出,“地面战争的结局将取决于太空战争的结果”。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在其《运筹帷幄》一书中讲到,“哪个国家控制了太空,哪个国家就可以既控制陆地,又控制海洋。控制太空的斗争是控制海洋斗争的继续。”的确,考虑到从太空向地球目标发射核武器所具有的巨大破坏力,对太空的最终霸权可能比以往的海上霸权具有更重大的意义。从本质上说,对太空的争夺不同于陆地战争  相似文献   

17.
2006年10月.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美国新空间政策,12月28日,俄航天局局长佩尔米诺夫表示.俄方对美国新太空政策分析后认为,美国拒绝在太空军事化方面受到任何限制,不排除美国修改太空政策的目的是使太空武器的研制合法化。  相似文献   

18.
美国《航宇日报》近日报道,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计划在今年夏天进行中继反射镜反射能量试验。据美国空军透露,这种中继反射镜将安装到空中或太空平台上,用于激光高空跟踪目标或击落太空卫星与导弹。目前,美国正利用技术优势,加速发展并部署太空武器,“先发制人”打击对手航天器。  相似文献   

19.
吴勤 《太空探索》2008,(4):17-20
2008年2月12日,中国和俄罗斯共同在联合国裁军会议上再次提交了"防止外空军备竞赛条约草案",要求禁止任何国家在外太空部署任何武器.美国方面公开拒绝这一建议,并表示确保遵守这一条约将是"不可能的".美国白宫发言人达娜·佩里诺12日表示,"美国反对针对禁止或者限制进入或使用太空发展新的法律体系或者施加其他限制."  相似文献   

20.
1 新国家航天政策概况 □□2005年5月,美国媒体透露,布什政府要发布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对10年前由克林顿政府颁布的国家航天政策进行全面修订.当时发布的信息是,新的国家航天政策将主要涉及2个主题,一是载人开发太阳系,重返月球,载人登火星和太阳系其他行星.这一内容在2004年1月发布的太空探索新构想时就已经向全世界宣布,因此预计不会引起世界性的哗然.二是批准美国空军在太空部署进攻性武器的计划,为美国空军向太空发射防御性和进攻性武器开绿灯,大大提高美国防止敌方攻击本国卫星的能力,以保护国家太空资产的安全.特别对于后者,将引起对和平利用太空的挑战,甚至可能引起空间武器化和军事化的大讨论.因此该航天政策的公布格外引起世界的关注.然而这一新政策迟迟未予公布,因而有各种猜测和判断,特别是估计美国对发展进攻性空间武器的决策不会轻易下决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