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卫星热控系统通过调节星上热量收集、转移、排放的过程,从而达到控制星体温度水平和温度稳定性的目的,对卫星进行在轨热状态分析和依据分析结果进行热控措施调节与评估至关重要。针对低轨微纳卫星热状态分析的关键问题,给出了卫星在轨时刻所受空间外热流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温度影响因素和传热特点,建立了卫星外壳、辐射器、内环境和内外部单机的瞬时温度计算模型。以一低轨微纳卫星为例进行仿真计算,对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卫星的热控设计提供了快速、简便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一种兼顾不同轨道姿态的卫星热控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传统卫星的热控设计方案,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太阳同步轨道和倾斜轨道条件的卫星热设计优化方法.基于该优化方法对某卫星在两种轨道条件下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并对太阳同步轨道条件下的卫星进行热平衡试验和在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法可减少倾斜轨道条件下卫星热设计的地面试验验证,缩短卫星研制周期并显著节约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卫星热控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纳卫星热系统是在复杂空间热环境下实现纳卫星被动热控制任务的基本技术途径,对其进行在轨动态特性分析与建模对纳卫星的热控方法与效果研究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详尽的机理分析建立了描述纳卫星热系统在轨飞行过程中瞬态温度变化的3维非线性动态特性模型,阐述了与之配套的外热流分析与轨道运动计算方法,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卫星为例,对其飞行过程中的外热流变化、在轨温度变化响应等动态特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纳卫星热控制、热管理理论及技术提供了简便的分析计算模型与方法.   相似文献   

4.
环境C卫星热系统设计与在轨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环境C卫星的自身特性, 采用以被动式热控制为主和主动热控制为辅的控制方式, 对环境C卫星进行热系统设计. 通过研究环境C卫星的热控设计原则、热设计状态及已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其在轨飞行温度数据进行了分析. 在轨飞行遥测结果表明, 环境C卫星热控系统方案合理, 工作稳定, 性能良好. 星上设备温度环境很好地满足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
序号报告号题   名作 者61HT19980 4 4 12 0 0 0年的中国航天技术 (上 )王希季62 HT19980 4 4 2 2 0 0 0年的中国航天技术 (下 )王希季63 HT19980 4 4 3 东方红二号甲 AA星编码遥测数字量信号传输异常分析 刘雅平64HT19980 4 4 4微重力地面电磁模拟技术与装置达道安65 HT19980 4 4 5 RIBE- 2 0 0型反应离子束刻蚀机谈治信66HT19980 4 4 6东方红二号甲 AD星小推力变轨及工作姿态张云彤67HT19980 4 4 7东方红二号甲卫星价格研究贾玉珍68HT19980 4 4 8返回式遥感卫星技术总结林华宝69 HT19980 4 4 9返回式遥感卫星热控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6.
对国外极月轨道月球卫星的热设计进行了概述,并以一个极月轨道月球卫星为例,介绍了采用单自由度太阳帆板技术的某极月轨道月球卫星.针对该卫星,对其奔月飞行和在极月轨道上环月运行时的外热流与空间散热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初步提出了该卫星的热设计方案,重点对有效载荷热控问题, ±y侧仪器设备的热控问题,以及热控百叶窗的应用技术等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7.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纳卫星轨道温度预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实现纳卫星在轨温度的预测,在对纳卫星热系统动态特性模型分析的基础上,建立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实现纳卫星在轨温度的预测.通过分析纳卫星热系统动态特性模型,得到用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变量以及训练神经网络所需的数据样本.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分别以纳卫星外壳、辐射器、舱内仪器的热流及温度值为神经网络输入、输出,预测纳卫星10s后的轨道温度.经验证,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纳卫星实际轨道温度吻合较好,表明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是快捷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空间扫描     
我国将在“十五”期间发射 30余颗各类卫星和多艘飞船 其中包括通信卫星、导航卫星、气象卫星、资源卫星和空间探测卫星等 15类卫星 ,约占前 30年发射卫星总数的 1/ 2。意大利开发出新型空间发电系统 这种称为 TEC- S的系统由太阳能抛物面天线、钐热耦合板、控制系统和配电盘组成 ,它主要是利用受阳光照射部分同阴影部分的温差来发电。其关键部件是以钐为基础的新型半导体材料。试验表明 ,TEC- S系统的发电量是传统空间发电系统的 10倍 ,而且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构造简单和成本低等优点。当温差在 80 0~ 10 0 0℃时 ,该系统的发电效…  相似文献   

9.
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卫星在轨热变形快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使用在轨实测温度数据辅助完成成像载荷视轴指向的在轨标定,首次将应用于地统计学中的普通克里格法用于卫星在轨温度场的无偏估计,提出了一种基于统计学方法的在轨热变形快速分析方法。应用热试验过程中星上少量温度实测数据进行卫星温度场的无偏估计,并将温度计算结果赋值到有限元模型,进而完成了热变形分析。应用此种方法,相比通过热物理方法进行温度场分析,可将热变形分析的工期缩短数日,且载荷变形的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的误差在1′左右,可较准确地得到载荷视轴在热变形作用下的指向变化。文章可为卫星在轨热变形的快速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常压热试验技术在整星级航天器研制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航天器常压热试验技术在中国返回式卫星研制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论述了常压热试验隔间的设计、常压热试验技术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就试验结果以及试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通过分析可得,常压热试验达到了对卫星进行可靠性考核的试验目的,对航天器研制的流程再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卫星密封舱湿度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验证和热力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卫星密封舱湿度控制技术进行了应用研究。由卫星的热试验和在轨飞行试验可知,通过利用相机胶片的水汽含量、设置湿控子系统及进行临射前舱内湿度调控等方法,能够使卫星密封舱内局部区域的相对湿度控制在30%~60%的范围内,满足相机要求。通过研究可得,热控系统所采取的卫星湿度控制技术是成功的,保证了卫星任务的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2.
文章给出了卫星热分析空间外热流计算中所需要的轨道参数太阳黄经,升交点赤经和近地点幅角的初值ψo,Ωo和ωo的计算公式。其精确度满足卫星热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13.
0级数据带的系统校正需要有卫星姿态控制参数。在星历参数充分的条件下,经过系统校正可得到一级带。在实际应用中,有时会遇到星历参数不全或几乎没有星历参数的情形,针对这种情况,文章提出了一种不使用任何星历参数,利用影像自身的连续性和相关性对0级数据带的处理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总体视觉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导航卫星原子钟舱温度控制方法及其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子钟是导航卫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为卫星系统提供高准确及高稳定度的时间频率源.原子钟工作性能与环境温度变化密切相关,为保证其在轨连续、稳定运行,热控系统需为其提供良好的工作温度环境.本文以某导航卫星原子钟舱温度控制为研究内容,给出原子钟舱热控设计方案、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验证.在轨遥测数据表明,卫星原子钟舱热控方案和控制算法设计合理,仿真分析及试验结果有效,各原子钟在轨工作温度满足要求,原子钟温度稳定度满足并优于设计指标近一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15.
纳卫星散热面与隔热层的联合设计模型与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纳卫星的被动热控系统对卫星舱内的温度控制及其有效载荷的可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散热面与隔热层设计是被动热控设计的两大关键环节.在对其进行传热学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纳卫星散热面面积及隔热层厚度的联合设计模型和求解算法,阐述了应用这一联合设计模型与算法的具体流程,并以一太阳同步轨道纳米卫星为例,在客观分析其轨道热环境特点的基础上,对其散热面面积和隔热层厚度进行了设计计算、结果分析和仿真验证,得出了各设计参数间的制约关系,设计结果的分析及仿真验证表明:采用散热面和隔热层的联合设计可以得到较好的被动热控效果,这一联合设计模型与算法为纳卫星的被动热控系统设计提供了简便的设计计算模型和求解算法.   相似文献   

16.
卫星热控系统的动态特性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受控对象的动态特性是卫星热控系统设计的基础,为了更加简便地进行卫星热控系统的动态特性计算,根据卫星各部分的温度变化特点及它们之间的热量传输关系,将其划分为外壳、辐射器、舱内环境、关键仪器设备以及相变蓄热装置5个集总参数热控环节,建立起各热控环节温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应用这一模型可以十分简便地计算内部热源强度及空间外热流变化时卫星各热控环节的温度变化趋势,其计算过程较常规的卫星瞬态温度场计算简单、方便,满足了对卫星热控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和控制策略优化的迫切需要,这对发展各种主动热控制技术来说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据路透社报道,一U月_22日一枚美国德尔它H型火箭将一颗俄罗斯电视通信卫星送入轨道(见下图),这是第一颗由美国航天工业制造并发射的俄罗斯商用卫星、这颗1 452千克重的卫星最终会定位于赤道上空35邱0千米的轨道\它将为整个俄罗斯西部的家庭提供50个频道的数字电视节目。此次价值1亿5千万美元的发射任务由子一系列技术问题被稚很了3夭。二一美国火箭送俄罗斯卫星上天  相似文献   

18.
影响CCD相机温度分布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保障卫星长寿命,高可靠性的角度出发,CCD相机的温度水平和温度梯度均应严格控制,根据中国地球遥感卫星CCD相机热分析结果,对一些影响相机温度分布的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给出了热设计改进措施,这几个因素分别是:主动控温回路布置方式,多层隔热材料漏热,瞬态及稳态方法,卫星运行季节和材料性能变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中国气球卫星的热设计与热试验。根据气球卫星的特性,讨论了无源热控制方法在热设计中的应用。说明热试验数据同热计算数据基本一致,气球卫星的温度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苏新 《国际太空》1997,(2):18-18
欧洲通信卫星组织由45国组成,该组织正指望依靠其热鸟一2(HOtBird-2)电视直播卫星使自己完全进入数字式通信时代,并加强与卢森堡SES公司竞争的地位。热鸟一2卫星由马特拉·马可尼公司制造。它是4颗第二代“热鸟”卫星中的第1颗,于1996年11月ZI日用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宇宙神一ZA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进入13”E的地球静止轨道位置。这颗卫星将为欧洲和北非提供模拟式和数字式电视直播以及无线电广播业务,其宽波束的覆盖范围可达哈萨克斯坦和波斯湾。热鸟一2卫星使用马特拉·马可尼公司的Ellr0St。f-Z000PILIS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