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NAS A网站报道,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于2018年5月5日成功发射。Insight是首个从美国西海岸发射的行星际任务,将首次研究火星深层内部,并首次探测火震(marsquakes),与Insight共同发射的火星立方体一号(MarCO)将成为首个进入深空的立方体卫星。Insight是NASA发现(Discovery)计划的一项任务,计划于2018年11月26日登陆火星,开展为期2年  相似文献   

2.
2020年全球重要的空间科学发射任务约10次,主要集中在行星科学,包括4次火星探测和1次月球探测。中国GECAM卫星、欧洲太阳轨道探测器以及嫦娥五号和火星探测等任务都计划发射升空,为开展空间引力波研究、太阳爆发机制、行星起源和演化等科学前沿取得发现奠定重要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火星是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是目前除地球以外人类研究程度最高的行星。截止到2007年8月8日,人类共发射了38个火星探测器,其中美国18个、苏联17个、俄罗斯1个、日本1个、欧洲1个。总共有18个探测器成功对火星进行了探测,其中5个飞越火星,7个进入火星轨道探测,6个在火星着陆。目前,在火星轨道上有3个探测器在工作,在火星表面有2辆火星车在工作,还有1个火星着陆器正飞往火星。  相似文献   

4.
正2020年是火星探测任务发射大年,多项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包括阿联酋的希望号(Hope)、中国的天问一号(Tianwen-1)和美国的"火星2020"(Mars 2020)。一直以来,火星探测都是空间探测的热点之一。自苏联1960年发射人类首个火星探测器、揭开火星探测的序幕开始,美国、俄罗斯、欧洲、日本和印度等航天国家/地区陆续开展了火星探测活动,取得了大量的探测成果和重大发现。近年来,韩国、阿联酋等国家也开始涉足空间探测领域,提出月球和火星探测计划。  相似文献   

5.
日本文部省空间科学研究所所长小田稔提出了日本第一个“月球探测器”(MUSES)探月计划。它将作为观测火星和金星的未来行星探测器的先驱。预计1989年用缪-3S2发射。目前能发射行星探测器的国家只有美国和苏联。日本在继“先驱者 A 和 B”(即行星 A 和 B)探测哈雷彗星后的空间研究将是行星探测。月球探测器的主要目的是在行星探测飞行方面,获得能够测定速度控制的专门技术。  相似文献   

6.
盼望已久的凤凰号在2007年8月4日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用德尔它-2(7925)火箭发射升空,它将经过10个月的飞行于2008年5月25日成为第一个在火星北极地区着陆的探测器。这次火星探测任务将持续3个月,凤凰号将伸展机械手在火星挖掘土壤,以了解当地环境是否适合生物生存。它是美国航宇局对寻找火星生命发起的又一次强力的冲击,也是对太阳系行星地下结构研究的一次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7.
<正>印度政府在相关预算文件中首次正式提到了两项新的行星探测任务。按照文件,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总体预算将增加23%。预算中包括了启动第二项火星探测任务和首项金星探测任务的经费。第二项火星探测任务暂定2021-2022年发射,可能将包括在火星表面上部署漫游车。首项金星探测任务很可能将是一项规模不大的轨道器  相似文献   

8.
太空新航线     
《太空探索》2003,(10):12-13
中国有望于2020年发射火星探测器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刘振兴院士透露,目前该中心正在制定火星探测规划,预计到2020年中国有望发射自己的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进行探测。正在制定中的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包括空间物理、空间天文、行星探测研究和空间生命科学等多项内容,其中火星探测规划被列为“行星探测研究”的主要内容。预计不久后,包括火星探测计划在内的空间科学研究中长期规划将上报国家有关部门。刘振兴院士说,中国应从现在开始进行火星探测计划的预研。目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将“地球空间环境与火星空间环境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2018年5月,时隔26个月之后火星探测窗口再度开启,延期2年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洞察"(InSi ght)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将实施首次"火星体检",对火星内部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洞察"是第一个从美国西海岸发射的深空探测器,此次发射还首次携带了立方体卫星——"火星立方一"(Mar CO)开展深空任务,任务对西海岸发射能力以及立方体卫星深空探测能力进行验证,将为未来  相似文献   

10.
行星借力技术是减小星际探测任务发射能量的有效途径,传统的行星借力模型不能保证探测器借力前后的速度矢量转角达到理想要求。为此,进行了行星借力建模,并基于该模型,推导了探测器飞出借力天体影响球的双曲线超速矢量。针对轨道设计参数的强耦合性,提出了一种全局-局部混合搜索算法,并对地球-金星-地球-火星-木星转移轨道进行了设计。仿真结果验证了轨道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表明该文方法可以有效地对多次行星借力轨道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1.
《太空探索》2008,(2):44-44
1998年7月3日,日本用M5运载火箭发射了其第1个火星探测器希望号(原名行星-B,发射后更名),使日本成为世界上第3个发射火星探测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2.
香港理工大学科研人员正在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紧密合作,由该校研发的一台仪器将在2009年随俄方探测器升空,供中俄联合火星探测任务使用。这项任务是中俄两国首次在行星探测领域开展战略合作。  相似文献   

13.
日本计划1996年发射一个火星探测器,日本空间活动委员会说日本将成为第三个具有发射行星探测器的国家。将发展新一代M5火箭来发射这个名为行星B的探测器,它将探测磁场和等离子体微粒作为火星大气组成研究的一部分。日本火箭和卫星计划因经常发生技术失败使发展受挫、计划延期。这将是日本的第一行星探测器。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典火星探测任务的数据对比,以美国最近实施的火星着陆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为例,对着陆全过程的导航、制导与控制(Guidance Navigation Control,GNC)系统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对其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基于目前技术和发展方向,总结了典型的探测器着陆方式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火星探测着陆段提出展望。可为中国火星以及其他行星的探测任务方案的设计与论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2011年10月18日于北京举行的月球与火星探测科技高层论坛上,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布兰德里·乔立夫对美国航宇局(NASA)未来十年行星探测计划作出详细介绍。乔立夫曾参与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登陆车与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LRO)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近20年来火星探测的重要发现以及生命、气候和地质3个方面尚未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介绍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020火星探测任务的科学目标、科学载荷和着陆区选择的工程条件限制,并重点分析了经过3次着陆区选择研讨会,上百位行星科学家投票选取的排名前3的预选着陆区的地质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2020年火星任务的着陆探测部分的一些思考,并根据不同的任务目标(聚焦生命、气候和地质问题;支持载人火星探测的资源勘察;工程技术验证)提出了3个候选着陆区。  相似文献   

17.
探测太阳系的行星一直都是航天领域的主要任务之一.几十年来,全世界已经发射了数十个行星探测器,对太阳系中的大多数行星进行了考察,惟独没有专程拜访离太阳最远的冥王星.  相似文献   

18.
陈江 《飞碟探索》2002,(6):30-31
火星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看上去呈红色,在中国古代被称为“荧惑”。它是太阳系由内向外算的第四颗大行星,也是在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行星。在良好的气候条件下,火星在夜空中呈现砖红色,亮度可达1等。由于火星与地球的相似点甚多,并且有生命存在的可能性,长久以来它一直对人类具有很大的吸引力。1965年,无人驾驶的太空船“水手4”号飞越火星后,一连串对火星的探测到目前为止仍不断进行着,接下来的几个无人轨道太空船分别由美国(水手系列)及原苏联(火星系列)发射。美国太空船“海盗”号在1976年7月20日降落火星表面,…  相似文献   

19.
尽管苏联在高技术领域落后,但在火星探测领域的许多方面却领先于欧美。苏联1988年将首次发射新型火星探测器,现又开始考虑研制新的与它结构相同的探测器,以探测行星、小行星及金星等。预计此探测器将成为标准组件(观测装置)能更换的新型飞行器。1988年将发射的火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现已进入最后阶段。目前,正进行模型和工艺星的地面验证试验。  相似文献   

20.
天龙 《太空探索》2007,(10):20-23
天文学家期盼已久的美国黎明号(Dawn)小行星探测器于2007年9月26日发射。它将历时8年、总计51.5亿千米,飞往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先后探测谷神星(Ceres)和灶神星(Vesta)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