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再丰 《飞碟探索》2013,(11):48-50
生命是怎样诞生和进化的呢?地球外的宇宙存在吗?对于这些问题,人类至今还不清楚。美国航空航天局主导开创了“宇宙生物学”学科,在一个广阔的范围内对生命起源与进化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
享乐主义对世界的影响和困扰,比性、毒品、摇滚乐和巧克力要深刻得多.有关研究指出,快乐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出现,是进化过程中最早的情感形式.而追求快乐,可能是我们做出一切决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过去的20年里,很多学科上取得的进展已经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了自然以及地球上生命的进化.这些科学进展也已经帮助我们为太空生物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探索太阳系中以及太阳系以外生命的存在创造了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小时候时常追问大人,我们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大人们会说,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但是,类人猿又是由什么动物进化而来的,或者干脆说,所有的哺乳动物及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又都是怎么来的呢?这样一来,自然就将我们的目光引向生命的发祥地——大海了。追溯那里的人类始祖,可能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这么怪异的家伙怎么会和我们扯上关系呢——  相似文献   

5.
甲: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人类今后进化方向的问题.由于我们今后将进入的是一个宇航时代,因此,许多关于似乎已进入宇航时代的“外星人”的目击报告就很有意义了.这些报告相当大部分都将“外星人”描绘成身高1米左右,没有毛发,头大手长的绿色小侏儒.“他们”的外形是有其合理性的.他们身材短小是为了适应宇航生活,因为宇航器不会有太大的空间.毛发是生物处于原始落后时期用的御寒的产物,当文明发展了,毛发也就会随之逐渐退化.头部大是因为大脑高度发达,身体呈绿色是含有叶绿素,可以直接吸收利用恒星的光能.而人类今后进化的方向也应该大致如此.  相似文献   

6.
人类起源、生命起源和宇宙起源,是人类一直关注的三大问题.达尔文学说认为,人是由猿进化来的;恩格斯说,劳动创造了人,考古科学似乎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多数人也就接受了这两位伟人的观点.但是,近代生物科学研究发现,人的生活习性更接近于海豚,这就促使我们开始了对人类起源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王娜 《飞碟探索》2012,(3):32-33
有关人类进化的研究是体质人类学的重点,相关的研究报道在国际著名杂志《自然》、《科学》上频繁出现,也是众多媒体关注的热点,深深吸引大众的眼球。笔者近来读到了一些与人类进化相关的文章,并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因此写出以下文字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8.
李龙臣 《太空探索》2007,(10):28-29
九、人类是否还在进化?基因库和人类进化基因库是指在某个时间点上,物种所有存活个体含有的基因总和。根据基因库,科学家对人类是否还在进化,大致有两点看法:第一点,在道德和智力的提高方面,人类肯定还在进化  相似文献   

9.
正研究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可以帮助我们复原欧洲和亚洲的人类演变过程。但是,在地球的另一处,被誉为"人类的家园"的非洲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呢?这里的人科是如何进化的呢?俾格米人2011年9月,亚利桑那大学的遗传研究小组组长马依克·哈姆米尔宣称:"我们已经找到今天人类的祖先在非洲杂交的遗迹。"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10.
正人类和动物都需要睡眠,睡眠几乎是所有动物共有的行为,如果破坏睡眠就会引起一系列的生理和行为方面的缺陷。尽管可能有很多因素导致睡眠缺失,但是我们对睡眠和感官处理间相互作用的神经基础还知之甚少。佛罗里达大西洋大学的神经系统科学家一直在研究墨西哥洞穴鱼,以期弄清其调节睡眠缺失的进化原理。他们在研究睡眠是如何进化的,实验以墨西哥洞穴鱼为  相似文献   

11.
模拟生命     
纵观热带雨林这一地球上最丰富多彩的生态系统,科学家一直在思考,40多亿年来,覆盖我们这个荒芜星球表面的众多化学物质是如何从原始混沌态转化为连贯有序的生化态的.研究化学进化论的学者逐渐倾向于下述观点,即出现史前生命并非是不可能的.使用计算机实验手段,通过模拟原始生命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化学物质是如何首次搅起古老地表的生物潮,并逐渐发展进化为复杂的生化态,由此产生从微生物直至人类等一系列生命模式.  相似文献   

12.
人类对地球上的生命进行了长期而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人类已经走出地球。人类的信息已经跨越太阳系进入宇宙深处,而外星生物或者其信息进入地球的可能性也正在被人类关注和解读。有关的研究被不同学者命名为外星生物学、空间生物学、太空生物学、天体生物学、宇宙生物学、外星胚种学等等,这表明传统意义上的生物学研究范围确实有必要重新界定。但上述生物学新学科的命名,笔者认为都不够准确。有鉴于此,笔者建议生物学的总称采用宇宙时空生物学,其主要分支学科包括地球生物学、地外生物学、生命起源与分布学和生命星际迁徙学。  相似文献   

13.
《飞碟探索》2014,(10):5-5
经过对非洲各地多个黑猩猩群落进行的长达50多年的跟踪观测和研究分析,人类学家得出结论,黑猩猩的致命进攻性和残杀同类的野蛮行为是天生的,是一种进化策略。人类学家在研究中发现,作为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为了消灭竞争对手,以求在领地、交配对象、食物及其他资源争夺中取得优势,往往会采取致命的暴力行为,甚至会将同一族类的成员打死。  相似文献   

14.
黄志洵 《飞碟探索》2006,(12):12-13
2000年,F.德雷克仍在做有关外星探索方面的工作。他把射电望远镜的灵敏度大大提高。他说:“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寻找,寻找,再寻找,直到我们的目光在一个恰当的时间投向一个恰当的地点。他们在进化上或是科技的发展上也许比地球上的人类提前了数十亿年,我们所面临的就如同正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一次考古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邱伟 《飞碟探索》2010,(12):54-55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遗传学教授史蒂夫·琼斯表示,随着全球化的进展,地球变成了地球村,人类各个种族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融合。他预测,未来人类会融合到只剩下一个人种,人类进一步进化的脚步将变得更加缓慢。也许这是一个悲观的预测,人类进化的脚步真的就停止了吗?恰恰相反,人类正处于大进化的前夜。  相似文献   

16.
与死亡抗争是困难的。总有一天,人类本身将不复存在,像所有物种一样,我们要么灭绝,要么进化成别的东西。从一个纯粹的存在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后者听起来更加可取。那么,我们的机会在哪里?第一个好消息是:时间与我们  相似文献   

17.
失重是特定空间运动条件下的重要环境物理特征之一, 一般以微重力环境来表示. 几十年来人类利用空间失重环境进行了多学科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探索. 由于真实空间失重环境下科学实验机会稀少, 人类为研究空间失重环境或效应, 开发了多种地基的空间模拟实验技术方法. 然而, 对于空间生物学和空间生物技术研究而言, 已有的各种模拟实验技术手段在原理上和应用上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介绍了抗磁性物质在大梯度强磁场中的悬浮现象, 及将其用于模拟空间失重环境的方法与原理;简述了近年来利用抗磁性物质悬浮方法进行生物大分子晶体生长、分子细胞生物学及整体生物学等方面研究与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18.
编者:在与外星人有关的遭遇当中,我们发现,通常一个解释或许在天空当中并非必然,但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却不可缺少.人类是探索型的生物,我们的大脑努力地来理解那些我们不能立即认出的事物.有许多次,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误解,甚至发生记忆错乱.  相似文献   

19.
编者:在与外星人有关的遭遇当中,我们发现,通常一个解释或许在天空当中并非必然,但在我们的头脑当中却不可缺少.人类是探索型的生物,我们的大脑努力地来理解那些我们不能立即认出的事物.有许多次,我们的大脑会产生误解,甚至发生记忆错乱.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水和地球上的生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大约在30.7亿年前,地球上的生命在温暖的海水中出现.继而,生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逐步地进化,其中一些生物就离水登陆爬上了岸,经过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有一支就进化成了我们人类的祖先.人类与生物都和海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人体细胞周围的液体与海水的成分十分相似.在一定意义上讲,水是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成年人体内的含水量约为其体重的2/3左右;在人的骨骼中.其含水量约为其重量的15~45%;在人的血液中约有80%的水分.人不吃食物(必须喝水)还可以存活30天左右,可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