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爽 《太空探索》2012,(6):33-35
许多人对国际空间站的科技成就如数家珍,但或许并没有意识到,空间站的意义已远远超越了科技层面。面对茫茫宇宙,空间站显得渺小而孤单,使命感与人类之间最质朴的情感战胜了其他杂念。不分种族、国家,空间站的每一成员都是兄弟姐妹,人们在这里体验着友谊与真诚。  相似文献   

2.
庞言 《国际太空》2011,(4):19-28
至今,人类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载人航天器,其中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因运行时间短、容积小,因此主要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为空间站接送航天员和货物;空间站则具有寿命长、容积大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空间站作为近地空间的大型平台,具备长期飞行与空间科学探索能力.随着在轨任务的不断增加,高效空间站在轨运行管理成为挑战性的难题.人工智能与航天技术的深度融合,使得空间站在轨运行逐步向智能化发展,航天器在轨运行智能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本文对国际空间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ISS)在轨智能化发展历程进行了深入分析,调研人工智能技术在其健康管理、任务规划与调度、任务操作和人机交互中的应用,以期对未来中国空间站的智能在轨运行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2011年2月25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开启该系列的谢幕之旅,受到举世瞩目。这次飞行还有另一个值得人们关注和期待的原因,那就是它搭载了人类载人航天事业起始以来首位上天的人形机器人航天员-2(R2),并将其安全送上“国际空间站”,和有血有肉的其他航天员一起值守空间站,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出力。  相似文献   

5.
<正>11月2日,NASA发布资料图,纪念人类使用国际空间站15周年。国际空间站指令长、美国资深航天员斯科特·凯利在空间站庆祝15周年,与地面站举行的连线记者会上说:"我们在这里做了很多试验,但我想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国际空间站作为在轨平台,让人类在太空长时间生存。"凯利是在太空中连续逗留最长时间的美国人,他和俄罗斯航天员科尔尼延科将在国际空间站停留一年,以研究长期太空飞  相似文献   

6.
正1971年4月19日,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升空。如今,距离"礼炮"1号这个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升空已经过去了45年。现在,国际空间站已经运行多年,而中国也将"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送上太空。人类是如何决定开始发展空间站的?一个成功的空间站上面需要有哪些独特的设计?早期的空间站又给后人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教训呢?浪漫又理性的计划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零7分,加加林乘坐"东  相似文献   

7.
刘登锐 《国际太空》1999,(12):11-16
空间站的问世是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特别是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上天的和平号空间站,至今已在轨道上成功地飞行了近14年,创造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录。和平号空间站的长期载人飞行,是20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它定于2000年2月~3月在太空“舞台”消失。在它即将退役之际,让我们再回眸一下和平号的发展历程以示纪念。1 最大的组合式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航天员在太空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基地。和平号本体长13.13m,最大直径4.2m,质量21t,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8.
2012年是国际空间站进入全面应用的第一年。自1998年首个舱体升空至今,国际空间站走过近15年的历程。目前,国际空间站已明确延长运行至2020年以后。作为人类载人航天发展的里程碑式成果,同时也是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的典范,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成就、发挥的作用及未来走向值得我们认真分析研究。开启人类航天史崭新一页历时13载,终成人造天宫自1998年11月第一个核心舱"曙光"号升空,至2011年7月最后一架航天飞机"阿特兰蒂斯"执行国际空间站运输任务,国际空间站历经十三年完成基本组建,进入全面应用阶段。  相似文献   

9.
<正>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座国际合作建设的空间站,建造这个空间站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例如辐射、真空、微重力)进行地面无法进行的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的参与国自空间站一开始建立,就利用它进行了各种科学实验,至2011年11月2日"国际空间站"有人值守的11周年之日,共进行了1400多项科学实验。这些实验促进了地面医药、生物、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发展,并加深了人类对宇宙的了解。美国航宇局认为他的科学实验成果可以向美国的纳税人作交待,在向国会申请航天飞  相似文献   

10.
正长期载人航天器(上)试验性空间站礼炮1号空间站试验性空间站也称为第一代空间站,是人类向太空部署的第一批载人的太空设施。1971~1976年,苏联发射了礼炮1号到礼炮5号五个试验性空间站。礼炮1号是世界上首座空间站,1971年4月19日发射。礼炮1号长15.8米,最大直径4.15米,重约19吨,太阳电池阵面积28平方米,由过  相似文献   

11.
空间站概述     
自1961年世界上第一名航天员上天以来,载人航天技术有了飞速的发展。载人航天器已由初期的小型载人飞船,发展到大型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空间站的诞生,特别是永久性空间站的建立,将会引起人类社会的众多方面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本文首先就过去十多年中美国、苏联和欧洲发射的空间站作一简略概括,然后对空间站的构型,用途和未来发展等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开创太空探索的新纪元,在太阳系深处留下人类的足迹,美国航字局在继续开展国际空间站科研合作的同时,正在开发以猎户座多功能载人飞船、新一代运载火箭和先进探测系统为代表的一系列航天新项目。以掌握人类远征月球、近地小行星和火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自1998年11月20日,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国际空间站已经在轨道上运行了21年。国际空间站由于特殊的位置和微重力环境,运行期间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和研究,产生了很多造福于人类的新技术,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来自国际空间站上的新成果、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许彤 《太空探索》2003,(12):26-27
10月18日,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TMA-3飞船从42年前加加林首次进行人类航天飞行的发射塔架出发,飞向国际空间站,9分钟后,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5.
正人类最早的空间站就是出于军事目的建造的,当然会考虑携带武器。苏联在通过"礼炮1号"和"礼炮2号"验证了基本技术后,很快开始尝试把这些空间站武装起来。在一个叫做"金刚石"计划代码的掩盖下,"礼炮3号"偷偷发射升空。它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武装空间站,携带了一个轰炸机用的机炮,可以攻击敌方卫星和航天器。不过它的测试并不成功,  相似文献   

16.
人类航天的历史是由一次次太空竞赛写成的,从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次轨道飞行,第一颗探测器等等,到登月竞赛、航天飞机竞飞,空间站大比拼。到二十世纪末,人类似乎幡然醒悟,同处地球村,其实我们有更好的进军太空的方式——联合。 1984年1月25日,美国总统里根发表国情咨文,批准航宇局在10年内建成一个永久载人空间站的计划。永久载人空间站运行在480千米高的地球轨道上,每次由6~8名男女宇航员轮换。空间站包括如下组件:生活舱、工作和装配舱、后勤舱、资源舱、实验舱、  相似文献   

17.
朱毅麟 《太空探索》2005,(10):14-15
第八节 航空航天飞机 人类进入太空以来,至今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仍然是航天费用太高。随着航天活动日益频繁.航天费用将成比例地增加,特别是大型空间站建成以后,为了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太空资源,向空间站运送器材、物资、航天员和他们需要的生活用品等,将达到一年十几次,甚至数十次.女口果仍旧采用传统的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每次发射需花费数千万美元.年发射费将达到数十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国际空间站进展点滴目前,NASA与其国际合作伙伴,正在对国际空间站进行系统设计评审(SDR)。系统设计评审是整个空间站计划的技术基准。评审的内容包括:空间站的应用、运营和在轨装配。NASA空间站计划负责人R.Brinkly说,系统设计评审是空间站从设...  相似文献   

19.
第六节 美国惟一的空间站——“天空实验室”载人飞船的上天,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奥秘开辟了新的途径。人坐在飞船里俯瞰大地,视野开阔;仰望天空,满天星斗;巡天观测,昼夜不停,真是别有一番风光。  相似文献   

20.
正国际空间站最大的用处,显然是科学研究。因为具备微重力、宇宙辐射等多重地球上难以模拟的条件,国际空间站一直是相关行业科学家们向往的高端实验室。严格来说,国际空间站目前还没有取得特别重大、足以颠覆人类认知和生产生活方式的科学发现和科研成果,而且多数科研项目的内容艰深晦涩,难以为外行所理解。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国际空间站目前为止取得的成果、特别是进一步开展高端科研的潜力,让全世界科学家们激动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