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正> 静止气象卫星云图是推算高空风场,揭示台风形成和发展规律,预报台风的重要资料。然而,要从卫星云图获得精确的风资料、必须首先对云图进行地标导航。所谓云图地标导航就是利用云图中一组可识别的,其地理位置已知的地标,如河流、海岸线、湖泊等,得到云图每个象素的地理坐标。这种导航变换分两步:根据地标计算出卫星的精确位置和姿态;把云图坐标变换为地理坐标。经过这种变换可使按时间顺序拍摄的云图有很高的配准精度,从而得到精度较高的风场。本文给出了静止气象卫星云图地标导航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2.
2000年1月6日 ,莱山机场烟台民航站气象台传来一条新闻 :该站工程师在5日晚的气象卫星云图中惊讶地发现 ,山东半岛上空出现了一个巨大的不明发光体!据了解 ,这是莱山机场气象卫星系统开通以来首次发现这种奇怪现象。而由卫星直接拍摄到巨大不明发光体 ,在全世界几乎是独一无二的。据介绍 ,北京时间1月5日23时32分 ,莱山机场气象台工程师在接收日本地球同步静止气象卫星GMS—5拍摄的气象卫星云图时 ,发现了这一巨大的不明发光体(GMS—5气象卫星在距离地面2万米的高空与地球同步运行 ,专门拍摄北半球的气象云图)。发…  相似文献   

3.
□□北京时间5月15日9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海洋探测卫星—— 海洋-1和极轨气象卫星风云-1D送入太空。 卫星发射升空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所属测控站进行了实时跟踪测控,并及时计算出卫星入轨参数。目前,这两颗卫星均运行正常,风云-1D已传回清晰的气象云图,海洋-1也传回首幅图像。 海洋-1卫星的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卫星遥感应用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风云-1D气象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代太阳同步轨道业务应用气象卫星,主要任务是获…  相似文献   

4.
2013年9月23日,风云-3的03星顺利入轨。中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经历了从试验阶段到业务应用阶段的发展历程。目前,在轨正常运行的风云-3的01、02星是试验卫星,风云-3的03星成为风云-3的首颗业务星。1引言风云-1是我国第一代极轨气象卫星,其基本功能是实时播发局地可见、红外高分辨率卫星云图;获取全球的可见、红外卫星云图、地表图像和海温等气象、环境资料,为天气预报、减灾防灾、科学研究服  相似文献   

5.
风云-2C静止气象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4年10月19日成功发射了风云-2C静止气象卫星(FY-2C),以取代于2000年6月25日发射的FY-2B静止气象卫星。它于10月24日成功定点于104.5°E,卫星轨道倾角为0.8°,并于10月29日获取第1幅可见光图像。FY-2B卫星装载了3通道可见光和红外自旋扫描辐射器,定位于105°E。卫星发射后曾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因转发器出现故障和电源不足不能长期连续工作。FY-2C在FY-2B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它将成为1颗长期稳定工作的业务卫星。1卫星的任务和FY-2B卫星一样,FY-2C卫星的任务是:·获取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转发展宽数字云图(…  相似文献   

6.
提起气象卫星.大家首先会联想到我们每天晚上看到的天气预报中的由气象卫星发出的气象云图,其实.气象卫星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7.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指令与数据获取站是中国第一套集遥感图像接收与实时处理,多种云图广播与数据通信,以及对卫星跟踪、三点测距、确定卫星姿态、遥测、遥控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多载波体制工作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大型综合站。文章对其任务、系统组成与功能进行介绍,给出了系统框图和主要参数。对研制全过程的重要技术问题,特别是对原始云图实时处理为展宽云图,三点测距等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同步卫星用于气象观测具有特殊的功能,这种功能是使用极轨卫星和常规气象观测站无法达到的,尤其是在预报飓风一类的热带风暴方面最为显著。美国、日本和西欧各国对于发展同步轨道的气象卫星有极大的兴趣,至今已形成全球性同步气象卫星网,提供着大量宝贵的气象和军事情报。同步气象卫星系统是一个综合性和多功能的气象资料收集系统。它不仅通过卫星拍摄大气云图,而且转发和广播地面收集的气象资料。此外,系统本身还要完成卫星的定轨和测控工作。本文对同步气象卫星系统的设备组成及承担的任务作了说明。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叙述了各种信号的传输途径、调制体制、基带形成及射频带宽等,且着重介绍了图象数据传输、同步和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9.
2004年10月19日9时20分,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托举着风云二号气象卫星C星,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似巨龙般奔向太空。约24分钟后,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传来数据,星箭成功分离,卫星准确进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风云二号C星除了可以获得红外云图和水汽分布图外,还增加了对森林火灾、  相似文献   

10.
1966年,匈牙利科学家在布达佩斯国际机场成功地解决了接收气象卫星云图的课题。尔后,在巴拉顿湖附近建造了一座夏季接收气象情报和风暴预报的地面站。1971年底,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参加了“国际卫星”通信组织,并参与了拟定该组织的远景规划和将要解决的科研课题。它参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电台最近透露,苏联的流星号气象卫星系统总有两颗或三颗卫星在工作,它们能够拍摄全球的云图。图象数据先储存在卫星上,然后再发送三个主地面站。这三个站设在莫斯科,诺沃西比尔斯克和特瓦雷斯克,全都由水文气象研究院经管。  相似文献   

12.
10月19日,俄罗斯联盟2.1A/弗雷盖特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欧洲的“气象业务”(METOP)A极轨气象卫星。METOP-A是欧洲首颗极轨气象卫星,被称之为迄今最先进的对地观测卫星。卫星由阿斯特里姆公司建造,欧空局和欧洲气象卫星中心负责运行。  相似文献   

13.
□□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现正研制名叫“气象业务卫星”(Metop)的极轨气象卫星。该卫星过赤道时间将与美国协调,共同组成全球观测系统,双方互通业务探测仪器。 欧洲气象卫星组织和欧洲空间局于1998年决定发展Metop极轨气象卫星系列,与美国“诺阿”(NOAA)气象卫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世界气象卫星组织的规定,气象卫星所传输的资料,为人类无偿共享。因此,在我国两颗气象卫星相继失去功能后,一直使用日本气象卫星提供的云图资料。 为了增强抵御天气灾害的能力,为人类减灾做出贡献,中国空  相似文献   

15.
法国航宇公司从欧空局获得一亿二千九百万美元的合同,制造三颗实用气象卫星,包括备用部件。该公司从1983年6月起与其同行一起研究卫星,卫星将提交给欧洲气象卫星组织。新造的三颗实用气象卫星与两颗在轨道上工作的气象卫星有所不同。预计在1987年6月、1988年9月以及1990年11月分别用阿里安火箭发射。每颗卫星从静止  相似文献   

16.
寒松 《国际太空》2013,(9):37-39
日本于1977年7月14日发射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1(GMS-1),以后陆续发射了5颗"地球静止气象卫星"。"地球静止气象卫星"一直运行到2003年,在这期间,东亚太平洋和澳大利亚地区的卫星观测主要依靠"地球静止气象卫星"。中国在风云-2卫星未稳定运行前也依赖"地球静止气象卫星"观测,特别是对热带气旋的监测。接替"地球静止气象卫星"的是日本"多用途运输卫星"(MTSAT)。"多用途运输卫星"系列是日本运输省和日本气象厅合作投资的多功能(气象观测和飞行控制)卫星。目前正在运行的是多用途运输卫星-  相似文献   

17.
可见光红外自旋扫描辐射计数据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始云图数据缓冲处理方法是FY-2号静止气象卫星CDAS原始云图处理分系统研制的关键问题直接关系到产生的展宽云图的精度和质量。  相似文献   

18.
1 在气象卫星领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气象卫星领域 ,欧洲认为 :1气候研究与观测具有世界性 ,应该充分开展国际合作 ,形成全球观测网络 ,造福人类 ;2无论是静止轨道卫星还是极轨卫星都无法单独同时满足对覆盖区域的空间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要求。因此 ,欧洲采用两种发展策略 ,第一是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卫星合作 ,配合形成全球气象服务网 ;其二是同时发展极轨气象卫星和静止气象卫星 ,以建成完善的气象卫星系统。1 .1 美、俄、欧、日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已实现全球组网根据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研究卫星组网的计划 ,现已由美、俄、欧…  相似文献   

19.
1气象卫星□□欧空局于1977年11月用美国火箭发射了其试验型静止轨道气象卫星Meteosat-1,并开始参与全球大气研究计划和气象监测网。前3颗卫星为试验型卫星,从1989年3月Meteosat-4卫星开始陆续发射工作型卫星,1991年3月发射了M...  相似文献   

20.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欧洲首先研制了静止轨道气象卫星。但随着经济、技术、军事和政治的发展和变化,欧洲又研制了可以进行长期天气预报的极轨气象卫星。1引言欧洲气象卫星组织(EUMETSAT)的第一代极轨业务气象卫星系统(EPS)共有3颗卫星,名为"气象业务"(MetOp)卫星。气象业务-A卫星于2006年10月19日发射,迄今仍在业务运行,但部分功能已有故障。气象业务-B卫星于2012年9月17日发射。气象业务-C卫星计划于2016年发射。"气象业务"卫星设计寿命为5年,两颗业务卫星之间有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