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随着苏联空间技术的成熟,航天活动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苏联的航天活动不仅向本国的地质、气象、农、林、渔等部门提供信息服务,而且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例如,质子运载火箭和联盟图像公司的卫星图像都已投放国际市场。最近,和平号轨道空间站上第一个商业有效载荷的成功返回,又拉开了和平号商业应用的序幕。和平号上的第一个商业载荷是美国有效载荷系统公司的一项微重力实验,也是美国运往苏联的第一个有效载荷。有效载荷公司  相似文献   

2.
针对在微重力环境中运行的载人航天飞行器上的电缆和导线在工作时由于电流过载导致温度升高而引起着火的情况,提出了"功能模拟"实验原理,并且利用地面实验设备对微重力环境下导线的着火前期特性进行了功能模拟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到了在微重力情况下由于浮升力的减小使自然对流减弱导致电流过载时导线的热平衡温度高于地面正常重力情况,从而证明了这正是引起航天飞行器着火的潜在点火源.   相似文献   

3.
苏联切罗梅机械制造科学机构将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开发的载人再回收密封舱,转换用于无人微重力实验卫星,并对此进行开发研讨。这不是苏联的国家计划,而是该机构的自身计划。目的是为西方用户提供微重力实验机会。另外和该计划相同的还有拉沃奇金设计司巴巴金中心,亦计划利用同种载人密封舱改为微重力实验卫星,今后这两个计划有可能合并。利用的再回收密封舱重4t。是一个高  相似文献   

4.
选择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目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回顾人类载人航天 40余年的历程 ,出现过一些弯路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主要的是如何合理选择各自的发展目标。发展载人航天的目标大致可有6项 :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 ,开发利用空间轨道能源资源 ,开发利用月球能源资源 ,发展天基航天利用空间位置资源 ,在月球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 ,在火星上扩大人类生存空间。文章系统分析了国际上现有载人航天工程的经验和教训 ,认为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 ,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目标应重点考虑开发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物质资源和发展天基航天。  相似文献   

5.
卫星搭载导线着火前期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导线绝缘层的过热及由此发生的着火和燃烧是载人航天飞行器中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研究微重力下导线绝缘层的可燃性对于预防飞船中火灾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本文描述了SJ-8卫星搭载实验项目导线着火前期特性硬件研制以及实验情况.实验中获得了导线着火前期的温度和辐射特性.在搭载实验中,研究了导线过载电流和导线捆绑方式对导线绝缘层着火前期特性的影响.同时将微重力下的实验结果与地面功能模拟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微重力环境下自然对流基本消失,导线和电子电气元件的散热情况恶化,在过载的情况下,就可能过热,从而导致失火.搭载实验中导线先期着火征兆的获得,将为开发我国微重力下的着火监测和早期报警装置提供新的技术途径,为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器内安全防火的工程技术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6.
苏联原定1994和1996年向火星各发射两个探测器,现改为只各发射1个,这是在法国图卢兹召开的法苏空间合作例会上苏联方面明确表示的。在该会议上,苏联表示1992年计划在和平号空间站上法苏共同进行的“心宿二(Antares)”微重力实验按期进行。 1994年的“火星94”,是向火星发送  相似文献   

7.
航天简讯     
美国有近30家公司推销航天运输业务美国航宇局(NASA)负责商业计划的副局长詹姆斯·罗斯说,“美国现有约15家商业性航天公司在向NASA推销航天运输服务”,另外还有13家公司在兜售运载器和其它业务。这些公司把NASA看成是航天业的最重要的客户,因为目前还尚未形成商业化的航天运输市场。罗斯负责的NASA航天商业机构,管理着有183家公司(主要是航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4,(4):14-15
在航天科学技术馆里,有一幅特别吸引人们注意的摄影作品。这就是反映我国航天专家将5台搭乘中国卫星做微重力材料加工试验的仪器交付给联邦德国MBB-艾尔诺公司代表的照片。这5台仪器是1988年5月搭乘在中国的返回式卫星上,在太空邀游了8天之后安全返同地面的。这是我国第二次用返回式卫星为外国用户搭载仪器做微重力试验服务。  相似文献   

9.
最近,在莫斯科召开的“空间未来座谈会”上,苏联公布了一项新的空间科学活动计划。与此同时,为了1992年的国际空间年,苏联开始召募参加国际空间科学合作的研究者。苏联新计划的内容如下: 1.医学实验室(MediLab)计划:到90年代初,将利用“和平”号空间站进行微重力环境下的动物和人体生理现象的研究。苏联现正制造能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的大型医学实验舱。  相似文献   

10.
苏联现正实施一项长期的载人航天计划,它把空间站、载人/货运飞船和航天飞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航天基础。去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成功使其信心倍增,同时也证明其已掌握了所需的复杂计算机技术。苏联一航天官员说:“现在,我们己具备了创造大型在轨基地的基本条件。”苏联长期航天计划的内容如下: 1.研制数架航天飞机——苏联打算至少建造3架航天飞机。苏联计划官员认为,3架航天飞机足以满足一段时期内需执行的在轨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航天遗产,但和苏联时代琳琅满目的航天探索项目和成果相比,俄罗斯航天大为逊色,完全不复旧日荣光。当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俄罗斯航天在这些领域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空间科学现状苏联航天在空间天文领域做出了很多独特的贡献,现在的俄罗斯成绩也可圈可点。俄罗斯空间科学很大一部分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得益于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12.
美苏空间科学合作计划曾于1987年4月5日签订协定,之后,又于1988年、1991年7月美苏首脑级会谈时一致同意扩大合作范围。除1991年8月15日苏联发射的“流星-3”气象卫星上搭载美国的臭氧全量分光计(TOMS)这一合作项目外,还有下列一些: ·在苏联命名的“生物卫星(BIOSAT)”这一微重力实验卫星上,搭载美国的实验装置(1992年)。  相似文献   

13.
庞丹  潘晨 《国际太空》2016,(4):10-11
1 我国第一颗专门的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实践-10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是为开展多项"微重力科学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实验而专门量身定做的返回式卫星.卫星的承载能力、微重力水平、实验载荷服务支持能力等较以往返回式卫星均有进一步提升,是我国新一代具有安全回收、适应中长期在轨试验、应用灵活和成本低廉的空间科学实验平台.在结构布局上,它充分继承了以往返回式卫星的结构特点,外形是一个圆柱圆锥组合体,内部则是由4个舱段构成的仪器舱及返回舱.根据任务要求,实践-10卫星在轨道设计上也进行了调整,由以往返回式卫星的椭圆轨道变为圆轨道,这一改变,大大提高了微重力水平,为更好地开展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实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14.
空间站微重力流体实验设备需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国际空间站和中国科学实验卫星及载人飞行器上开展的微重力流体实验情况进行论述和分析,重点分析了国际空间站(ISS)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设备情况.根据中国空间微重力流体物理科学发展需求,结合国际空间站微重力流体科学实验对设备的需求,提出了未来在中国空间站开展微重力流体实验时空间实验设备需要重点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提出相关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5.
法国将于1992年年中在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作为期14天的医疗/生物学、工程、物理等领域的12项微重力实验,已和苏联达成协议。因此,法国国家空间中心(CNES)开始招收航天员的候选人。该计划称为“大火(天蝎0c座)” (ANTARES),总投资为1200万美元,其中一部分资金由法国承担。过去法苏也曾利用和平号空间站一起做过实验,法国只提供仪器而不出资金,这次法国为ANTARES  相似文献   

16.
航天简讯     
欧洲英托空间组织研制新型微重力实验装置欧洲英托空间(Intospace)组织开始加紧研制处理超导材料用的新型微重力实验装置。这个装置称为Suleika,其发射时间暂定在1989年下半年,使用哪一种运载系统将在1988年底前决定。英托空间组织现正考虑的发射系统有美国的航天飞机、苏联的光子回收航天器以及中国的长征运载火箭。这项任务是1988年8月成功地用中国的回收舱(长征2号火箭发射)搭载进行Cosima蛋白质晶体增长实验飞行的继续。Suleika将  相似文献   

17.
小消息     
国际卫星通信公司成立,这是由中国长城工业公司和巴西Avibras公司组建的一家合资企业,向第三世界国家出售卫星技术和提供服务。苏联今年的第一次商业性发射,卫星上载有法国微重力试验装置。估计法国支付了1500万法朗。哈勃空间望远镜推迟到1 990年发射,原计划在今年12月发射。和平号空间站3年来已花费23.8亿美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吴国兴(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21世纪美国载人航天发展战略由美国航宇局空间飞行办公室和生命科学、微重力科学与应用办公室联合制定。该发展战略明确了美国在21世纪载人航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该发展战略于1996年1月公布...  相似文献   

19.
近期公开的题为“苏联航天的挑战”的美国防部的报告,把苏联的航天计划称为世界上最为活跃并得到了高度发展的计划,断言其基本目的是获取以空间为基地的军事能力。这一报告强调了美国需要更为强有力的新型运载火箭和战略防御计划的重要性,以保证自由占有空间。前国防部长温伯格在长达20页报告的序言里对苏联航天计划的军事特征予  相似文献   

20.
日本于1991年7月16~17日召开的“第8次空间应用讨论会”上,发表了1990年12月驻留在苏联和平号空间站上的东京广播(TBS)空间特派员秋山丰宽的在轨医学实验结果。这次实验主要研究微重力环境下对人体的平衡功能和呼吸器官系统的影响。“空间运动病”的判断是采用蒙眼书写检查法(方格图试验)。将秋山丰宽在发射前、轨道上、返回后各阶段所画的图加以比较时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