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太空探索》2005,(4):2-7
我国于2004年10月19日北京时间9点2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在2004年10月29日上午11时.可见光通道开机.应用系统获取了第一幅可见光图像;2004年11月20日上午11时.红外通道开机.应用系统顺利获取了一幅水汽通道图像和3幅红外通道图像,  相似文献   

2.
风云-2C静止气象卫星升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于2004年10月19日成功发射了风云-2C静止气象卫星(FY-2C),以取代于2000年6月25日发射的FY-2B静止气象卫星。它于10月24日成功定点于104.5°E,卫星轨道倾角为0.8°,并于10月29日获取第1幅可见光图像。FY-2B卫星装载了3通道可见光和红外自旋扫描辐射器,定位于105°E。卫星发射后曾正常工作过一段时间,后因转发器出现故障和电源不足不能长期连续工作。FY-2C在FY-2B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进,它将成为1颗长期稳定工作的业务卫星。1卫星的任务和FY-2B卫星一样,FY-2C卫星的任务是:·获取可见光、红外和水汽云图;·转发展宽数字云图(…  相似文献   

3.
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于11月12日至-1 4日进行了第二次试验飞行。这次飞行的发射日期因故推迟两、三次,飞行时间也由原定的124小时缩短为54小时,但飞行结果却令人非常满意。航宇局认为这次试飞是成功的,完成了预定任务的百分之九十。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第一架两次进入轨道,两次安全返回地面的宇宙飞行器。第二次试飞的成功,证明航天飞机是一个可以多次重复  相似文献   

4.
<正>NASA网站2018年11月27日报道,洞察号(InSight)火星探测器已于11月26日成功着陆靠近火星赤道的Elysium平原西侧,并通过火星立方体一号(MarCO)双子卫星中的一颗卫星发回了着陆信号。这标志着NASA第8次成功实施火星软着陆。实验性的MarCO立方体卫星为执行更小型的行星航天器任务提供了一个新思路。InSight火星探测器于2018年5月5日成功发射,在近7个月的时间里飞行了约4.85×10~8 km。与In-  相似文献   

5.
<正>2018年11月14日,印度静地卫星运载器(GSLV)3型运载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岛的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成功进行了第二次试验性轨道发射,将"静地星"29通信卫星送入轨道。印度通信卫星原先基本上都靠国外火箭发射。为进一步提高运载能力,减少对国外火箭的依赖,印于2002年开始研制GSLV-3型火箭。它采用了全新设计,是由两个芯级加两台  相似文献   

6.
最新消息     
“金星快车”11月9日升空,第2颗国际移动卫星-4于11月8日由海射火箭发射成功,俄美航天员11月7日成功完成了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7.
<正>10月24日2时零分,执行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任务的嫦娥五号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完成任务后,11月1日,试验器返回舱成功返回。本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一颗卢森堡4M小卫星,主要验证卫星长效电池工作情况。  相似文献   

8.
金兑 《太空探索》2001,(12):22-23
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试验飞船神舟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并在太空遨游21小时完成预定的空间科学试验之后,第二天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这是中国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发射神舟号试验飞船的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基础上研制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气象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近日成功获取风云二号G星第一张可见光云图,图像清晰、层次丰富、纹理清楚。该卫星2014年12月31日9点02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2015年1月6日7点40分成功定点于东经99.5°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轨道,并被正式命名为风云二号G星,星载载荷扫描辐射计及空间环境监视器正式开机。与之前的F星相比,风云二号G星进一步抑制了图像中存在的杂散光,在图像质量上有了显著提高。据悉,在轨测试结束后,风云二号G星将由东经99.5°漂移到东经105°,作为主业务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东部时间2002年11月23日19时49分,美国奋进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执行编号为STS-113的太空飞行。机上载有7名机组人员,其中美国航天员肯尼思·鲍尔索克斯、唐纳德·佩蒂特和俄罗斯人尼古拉·布达林将作为国际空间站第六长期考察组成员而留在太空。 11月25日,奋进号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只是对接时间比原计划晚了30分钟。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