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4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颁布了新的“国家航天运输政策”,指出“利用美国航天运输能力来保证可靠的和在经济上可承受的通向空间的途径是美国航天计划的基本目标”。为此,提出发展下一代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输系统。1995年美国对重复使用运载器(RLV)...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将发展航天技术视作其提升国家地位和加快科技发展的重要手段.历经50多年不懈努力,印度在运载火箭、人造卫星、导弹武器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新兴的航天大国.为实现低成本进入太空,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正在实施雄心勃勃的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研究计划.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三个航天日,在哈尔滨召开的首届中国航天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龙乐豪详细介绍了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进行展望。可重复使用航天运输系统是指能多次往返于地面、空间轨道及轨道与轨道间,完成快速运输、快速进出空间等多种任务,并按需返回地面的航天飞行器。由于可重复使用的特征,使得这项技术具有廉价、快速、机动、可靠等特  相似文献   

4.
磁浮轨道弹射喷气火箭、太阳帆板、甚至聚变和反物质推进装置,是美国NASA一个研究中心21世纪空间运输计划的组成部分。该计划是根据NASA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的“先进空间运输计划”(ASTP)提出的。其目的是为今后几十年发展低成本、高可靠性空间运输探索新的技术,为人类在空间居住作准备。这项计划最开始的3项实验计划是X-33、X-34和X-37。实施这3项计划的目的是要为第2代可重复使用空间运载器试验技术。NASA的工程技术人员希望这些技术能够将到达低地球轨道的运输成本从目前的每千克10000美元降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航天运输费用 ,德国戴姆勒 -奔驰公司 (DASA)正在与俄罗斯合作进行一项新的再入技术研究 ,称之为可充气再入和下降技术 (IRDT) ,其最终目的是使各种航天系统具备再入能力。另外 ,可使上面级乃至卫星都可重复使用 ,从而实现高效费比的航天运输 ,而且能够使用在对那些有大气层的星球探测计划上 ,如火星着陆等。第 1次试验进行一种轻型俄罗斯保护材料和“弗雷加特”(Fregat)助推器返回地球大气层试验 ,内容是用来返回一个 1 .8t的上面级和一个欧洲的小型有效载荷 (遥感器 )以及做其他试验 ,在着陆时不是使用降落伞 ,而是使用充有气…  相似文献   

6.
晓柯 《国际太空》2015,(3):52-59
<正>众所周知,目前的运载火箭都是一次性使用的,所以长久以来,航天发射成本居高不下,发送质量1kg物质上天的成本约为1万~2万美元。比如,美国的猎鹰-9火箭总造价约为5000万美元,而其推进剂的成本只有20万美元。因此,打造猎鹰-9火箭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自设计之初就一直在研究如何回收以及重复使用猎鹰-9火箭的有关技术,以大大降低成本。如果能回收并重复使用火箭的第一级,可降低火箭成本80%;如果第二级也能回收并重复使用,可降低火箭成本99%。今年1月、2月,  相似文献   

7.
<正>从根本上降低人类进入太空的成本,一直是航天人不懈追求的梦想,而运载火箭的回收和重复使用一直都被认为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佳办法之一。近两年,SpaceX公司的火箭回收复用日渐成熟,至今已执行了25次复用发射,任务成功率100%。不仅如此,复用发射报价相对新火箭降幅达上千万美元,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但纵观世界主流航天国家  相似文献   

8.
易林 《太空探索》2000,(5):30-32
在世纪之交,世界上各航天国家都在致力于开发新型优质高效的运载工具,美国在谋求一次性大推力火箭的同时,在竭力研发可重复使用的低成本运载器。俄罗斯在拥有骄人的发射记录和继承了苏联的多样性火箭后,继续改进现有的火箭,争取推出俄罗斯“新贵”。欧洲拥有世界上最有市场价值的阿里安火箭系列,现正在强化阿里安5的推进能力,细化它的功能,以争取更多的用户。屡败屡战的日本大型运载火箭虽面临困境,但  相似文献   

9.
<正>航天发射是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第一道关口,关乎国家太空安全,关乎世界大国形象,关乎太空体系建设基础和长远发展,同时也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性能力之一。近年来,以可重复使用火箭等为代表的航天发射运输装备与技术蓬勃发展、日新月异,呈现出变革式、跨越式的发展态势。本文对世界航天发射运输装备与技术发展态势进行多维度综合分析,给出我国后续发展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载人航天飞行始于本世纪六十年代,那时,英国的工业部门也制定了许多方案,但都只是“纸上谈兵”。最近两年来,英国宇航动力公司、空间和通信公司制定了研制一种单级、不载人、可重复使用运载器的计划,它不仅是创造性的航天运载器,而且可获得较好的飞行效果。最终,这种航天运载器将改成能把宇航员和乘客送入轨道的运输器。这种运载器被命名为“HOTOL”,即:水平起落式空天飞机。人们预测,用这种空天飞机发射卫星比使用美国的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1.
正2020年2月,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了2021财年预算案,预算总额为252.46亿美元。其中,航天运输预算项目主要集中于深空探索以及近地轨道与航天飞行操作两个领域,总预算为129.49亿美元,占到了NASA总预算的51%左右,其重要地位可见一斑。本文主要对以上两个领域中与航天运输相关的项目进行分析,包括深空探索系统和近地轨道航天运输项目。  相似文献   

12.
美航宇局(NASA)刘易斯研究中心公布了该中心技术小组研讨的载人月球、火星探测用核动力航天器的概要。该中心对它过去的核热动力法作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因此,这一研究方案得到了NASA本部、约翰逊空间中心以及担任空间探测研究局局长M.格里芬等的高度评价。 1.舱体结构是一个可重复使用的系统刘易斯研究中心研讨的航天器,使用了推力为0.33MN核热推进发动机,舱体结构是一个完全重复使用型的系统。直径10m、长约50m的重复使用型月球探测器不仅可用于月球探测,而且可用于火星探测。作为往返于月球的航天器,在轨道器上装配有月球着陆舱,可搭乘航天员和搭载补给物资,往  相似文献   

13.
张蕊 《国际太空》2016,(5):28-36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张蕊 《国际太空》2016,(6):44-48
随着近地轨道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类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臻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太空旅游、近地轨道商业运输和空间应用成为未来发展热点。以美国为主的航天国家积极推进载人航天商业化,近地轨道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轨道科学公司(现更名为轨道-阿连特技术系统公司,简称轨道-ATK公司)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于2017年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XCOR宇航公司、维珍银河公司等多家商业公司即将提供太空旅游产品和服务。此外,美国提出商业空间站计划,并积极拓展月球以远的商业探索模式。载人航天领域的商业化是随着美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不断完善衍生出来的,也是美国载人航天降低成本、鼓励创新、提升竞争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近地空间实现大规模设施的建造部署、人的长期驻留等技术的日益成熟,以及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快速发展,载人航天的商业化、产业化逐步具备条件。以美国商业公司为首的载人航天私营机构能力建设已初见成效,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轨道-ATK公司已实现近地轨道货物运输常态化;波音公司(Boeing)、太空探索技术公司有望近期实现近地轨道商业乘员运输。以蓝源公司(Blue Origin)、XCOR宇航公司  相似文献   

16.
2004年年底,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公司(RKK)透露了下一代重复使用的航天轨道器——快船号(Kliper)的详细计划。这是俄罗斯自暴风雪号航天飞机(与美国航天飞机相类似)以来第一次打算建造的新型载人航天运输器。暴风雪号因1992年当时苏联经济面临崩溃而放弃。  相似文献   

17.
国外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特点分析和未来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蕊 《国际太空》2010,(12):31-38
目前,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新型可重复使用飞船的研制或研究论证,美国和俄罗斯的新型载人航天器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猎户座"(Orion)飞船将作为"国际空间站"(ISS)乘员救生艇继续发挥作用;美国商业公司积极发展新型可重复使用航天器,主要包括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的"天龙座"(Dragon)飞船和波音公司的乘员航天运输-100(CST-100);俄罗斯正在执行"新型载人航天运输系统"(PPTS,也称为PTKNP)计划,研制新一代飞船。  相似文献   

18.
前哨 《太空探索》2006,(1):38-39
2004年1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的新航天计划,要重返月球,并进而将航天员送上火星。2005年9月19日美国航宇局局长宣布,为完成新月球计划需要1040亿美元,其中研制载人飞船大约需要55亿美元,研制发射飞船的运载火箭需要45亿美元,研制大推力的运载火箭需要50亿至100亿美元,并将于2  相似文献   

19.
智浩 《太空探索》2011,(4):44-47
与苏联走的航天道路不同,从1972年起,美国开始全力研制航天飞机这一可部分重复使用的新型载人航天器,认为它能取代一次性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宇宙飞船。2011年4月12日,不仅是世界第1艘载人飞船上天50周年纪念日,也是世  相似文献   

20.
□□据8月8日报道,马歇尔航天飞行中心正在研制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降低火箭成本,提高航天飞行的安全性。 可重复使用火箭发动机是在RS-84发动机的基础上开发的,用于可重复使用火箭和消耗型火箭。如果研制成功,那么该发动机将成为继航天飞机主发动机之后,美国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