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0 毫秒
1.
博物志     
《飞碟探索》2010,(5):7-7
斐豹蛱蝶是一种蛱蝶。斐豹蛱蝶的前翅膀表面呈橙黄色。后翅膀表面则呈淡黄色。前翅膀表面翅室有短的横纹。内侧布满阔圆点,外缘弯曲;后翅膀上有隐密的窄纹,同样有圆斑点向外延伸。它们的前翅膀底面呈淡枣红色,  相似文献   

2.
正裸海蝶又名"冰天使"、"冰之精灵"、"冰海精灵",是一种生活在北极和南极寒冷海域的软体动物。它不是水母也不是萤火虫,整体身长二三厘米。裸海蝶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动物,上半身橙色的部分是它的消化和生殖器官,类似翅膀的附着物是由脚进化而成,让它能在海洋环境中畅游,这些"翅膀"大约每秒拍动两次。在交配时,两只裸海蝶会结合在一起,互相在对方体内为卵子授精。产卵时,它们会排出一团圆形的浮游的壳子,从此开始无壳的生涯。  相似文献   

3.
陈丹 《飞碟探索》2008,(12):40-41
翻开任何一本天文教科书或杂志,尤其天体摄影集,都能看到像M31、M42这样的梅西耶天体。大家一定都想看到它们,其实只要一架5厘米-10厘米的小口径望远镜就可以办到。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奇怪的生物群落。奇异的管虫,从白色的管子里伸出它们海绵状的深红色的头,就像是一支支活生生的口红。不过,这些管子很大,长达0.6米~4米。另一种蠕虫把自己隐藏在岩石上,像一束又一束柔软的意大利面条。沿岩石爬行着长30厘米以上的蛤。  相似文献   

5.
博物志     
《飞碟探索》2012,(12):7-7
美丽耧斗菜是一种常见的吸引人的野花。原生于北美洲西部,从阿拉斯加到加利福尼亚州,并向东至蒙大拿州和怀俄明州。美丽耧斗菜植株高度20厘米~80厘米,平均约60厘米。花期由于地区差异从4月-8月,约5厘米长,颜色为红色和黄色。红色或橙色外展部分为花萼。黄色的内侧部分是真正的花瓣。花可食.味甜,误食种子可致命。图为美丽耧斗菜。  相似文献   

6.
据英国媒体报道,科学家在2007年发现了18516个对科学而言全新的物种,它们当中包括体长10.4厘米的小蛇,贝壳可向四面旋转的蜗牛以及开花即死的棕榈树。现在,参与新物种命名工作的康涅狄格州大学教授贾尼尼·凯拉领导的一个国际专家委员会根据最新发现评选出“十大新物种”,用以展现令人惊叹而又十分奇异的地球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博物志     
《飞碟探索》2009,(12):7-7
钩粉蝶是对粉蝶科钩粉蝶属的统称.分布在欧洲、北美、亚洲各地。成虫体长约为60毫米.雄蝶呈淡黄色.接近黄油的颜色。寿命是蝴蝶中最长的.成虫阶段可达9个-10个月,其中的大部分时闻都是在冬眠。当其在冬眠时,其翅膀颜色、形态与常青藤、冬青、树莓叶都很接近。  相似文献   

8.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1,(8):63-63
13000 美国考古学家近日发现北美洲史前人类也具有艺术天分的证据。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考古学家在佛罗里达州挖掘出一片至少13000年前的骨雕,上面竞刻有约7.6厘米宽、4.4厘米高的长毛象或乳齿象图案。这份发表在考古科学期刊的报告指出,尽管在欧洲早已发现描绘动物的史前艺术,但该骨雕可能是西半球第一件史前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反射镜口径大、光力强,是观天的得力工具,以前在家制作了 20厘米、 25厘米反射镜,但都由于沉重不能携带到学校所在地长春使用。所以在学校的头两年里一直没有望远镜使用,很是挠头。而家里的 10厘米折射镜又焦距太长 (1200毫米 )同样携带不便,在 1999年寒假的时候,我终于下定决心要制作一架轻便灵活的反射镜带到学校使用。主意打定,就开始考虑到底是制作一架 12厘米的,还是一架 15厘米的呢?两者相比,后者显然要在光力上更胜一筹。因为, 12厘米市面上有现成的内径 15厘米 PVC管出售,故制作甚是简便。最后下定决心制作…  相似文献   

10.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1,(12):63-63
洛杉矶自然史博物馆首次展出在北美发现的最小恐龙的化石。这些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出土的恐龙化石,是在最近才被科学家辨明和命名的。该博物馆展出这四具恐龙的化石,包括它们的头骨、脊椎、前肢和腿骨的碎片。科学家说,这个名为“Fruitadens Haagarorum”的恐龙,大约生活在15000万年前的侏罗纪时期。它的体重不到900克,站起来也只有10厘米高,  相似文献   

11.
媒体SCAN     
《飞碟探索》2006,(6):4-5
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是2006年3月10日抵达火星的火星探查轨道船上的仪器。这张清晰的火星表面影像,使用了拍摄距离为2500千米、解析度为每像素25厘米的影像数据。在接下来的数个月里,火星探查轨道船将以圆形的轨道渐次深入火星的外层大气。这是一种称为气动刹车的过程.将轨道高度缩减到280千米。在这个距离,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将以每像素28厘米的解析度拍摄火星表面。这张彩色影像使用了假色.来呈现高解析影像及科学实验相机所记录的可见光和红外光影像数据。这个影像的跨幅是24千米,主题是火星南半球的博斯普鲁斯高原之一角。  相似文献   

12.
心榕 《太空探索》2012,(3):40-43
如今,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航天飞行器的"翅膀"越来越硬,它们不仅飞出了地球,而且飞向了更遥远的宇宙空间。不过,当它们进入太空前还在地球上的时候却"寸步难行",不得不依靠汽车、火车、轮船这样的"代步工具",到了关键的时候还得求助航空技术这位"老兄"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而一直与航天密不可分的航空技术又十分义气,总是挺身而出,鼎力相  相似文献   

13.
最数字     
《飞碟探索》2014,(1):71-71
一项新研究显示,在接下来的70年内,海平面将上升60厘米。这项研究表明,数以百计的沿海城市只是时间问题。科学家称,我们已唤醒一个“沉睡的巨人”,海平面将持续上升,直到比现在高出7.5米至9米。这个预测是基于现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做出的,  相似文献   

14.
博物志     
《飞碟探索》2011,(3):7-7
白睡莲是一种源自于欧洲的睡莲属植物。白睡莲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于池沼中。花期6月-8月。果期8月-10月。叶近圆形、纸质,直径10厘米-25厘米。  相似文献   

15.
图片新闻     
《飞碟探索》2014,(8):30-31
1 加拿大上空的极光 这是加拿大北部上空的精彩极光。它们非常明亮,只需曝光1.3秒就能清楚地拍下它们。影像右侧是印第安人的帐篷屋。在影像中心的遥远背景上,可看见猎户座。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中的章鱼,是头足纲软体动物中进化得最完美的种群。它的血液呈蓝色,富含蛋白质,肥厚的舌头被一层角质的喙包裹,牙齿极小,即使是巨大品种,牙齿也只有 10厘米长。它们的眼睛都奇大,在深水底下眼睛会发光。在复杂的海洋环境里,它已进化到不再需要甲壳来保护自己,浑身连软骨都摸不到。与乌贼相比,章鱼身小触手长,吸盘疏而厚大。   以前,人们对章鱼的认识只限于盘中美餐,不知道传说中的大章鱼到底是否有那么巨大。在海中,巨大的抹香鲸通常可以潜到 800米以下的海底去捕猎食物,它们特别喜欢吃大乌贼与大章鱼。当然,大章鱼…  相似文献   

17.
张唯诚 《飞碟探索》2012,(11):32-34
虽然它们是航天器的新成员,但看上去只是一个金属盒子,大小相当于一条普通的面包或者一只装鞋的盒子,一端有一个相机镜头。它们可以单独遨游在太空,也可以和其他“模块”组合升级,或者为完成更大的太空任务而形成一个“编队”。也许人们会把它们派到火星上,或许会穿越壮观的土星环,只不过操控它们的主人不一定是美国航空航天局这种声名显赫的“航天巨头”,而可能是非常普通的团体,例如一个大学的研究机构,甚至是酷爱航天的个人。没有人知道它们的登场会给未来航天业带来什么.但人们都能感到它们难以抵御的无穷魅力。它们就是方兴未艾的航天新秀,航天业异军突起的“轻骑兵”——“立方体卫星”。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CHYMNS-Ⅰ型和CHYMNS-Ⅱ振荡式小型氢脉泽和它们的稳定度性能作了说明。两种脉泽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但体积和重量相差很大。它们可以采用小型化腔体结构。由稳定性数据能够判断,当脉泽体积减小时,性能有所下降。CHYMNS-Ⅰ型的腔体尺寸是15厘米(外径)×15厘米(长),τ=100秒时,测出的根值阿仑方差σ_y(τ)=6.6×10~(-14)。CHYMNS-Ⅱ型的体积较小,相应的数据是11厘米(外径)×15厘米(长),τ=100秒时,σ_y(τ)=1.3×10~(-13)。从使用观点看,优先考虑的是它的长期稳定性。两个小型脉泽直接比对测出的数据是:τ=10~5秒时,σ_y(τ)=4×10~(-15)。这一测试结果说明,用电子的方法稳定腔体,对克服环境扰动的影响是卓有成效的,从而保证脉泽的频率输出长期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1994年11月30日凌晨3时30分左右,贵阳北郊白云区都溪林场,一块近27倾、胸径二三十厘米的松树林自1.5米~2米的高度向西折断。但奇怪的是,林场地上覆盖的一层厚厚的松针落叶平静如常,没有任何被风吹、气流扰动的痕迹。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蝗虫通过翅膀不对称运动进行空中姿态调整机理,设计了仿蝗虫空中姿态调整机器人系统,通过曲柄摇杆机构实现翅膀拍动。分析了机构特性,建立了翅膀拍动模型,计算了不同拍动频率、不同拍动幅值下翅膀受力及力矩情况,分析了左右翅膀同步拍动与异步拍动时对机体产生的影响。最后,搭建了实验验证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左右翅膀的同步拍动不会引起机体姿态较大变动,而两侧翅膀拍动相位的不同将引起机体来回摆动,拍动幅值的不同将引起机体的滚转运动,且拍动频率越高,机体滚转越明显。证明了蝗虫利用翅膀不同步运动进行空中姿态调整机理的正确性,也为仿蝗虫机器人空中姿态调整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