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航天     
《太空探索》2012,(10):4-5
中国将发8颗海洋卫星监测全部管辖海域据中国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按照《陆海观测卫星业务发展规划》,这8颗海洋卫星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陆雷达卫星,在  相似文献   

2.
□□北京时间5月15日9时50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长征-4B运载火箭成功地将我国第1颗海洋探测卫星—— 海洋-1和极轨气象卫星风云-1D送入太空。 卫星发射升空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组织所属测控站进行了实时跟踪测控,并及时计算出卫星入轨参数。目前,这两颗卫星均运行正常,风云-1D已传回清晰的气象云图,海洋-1也传回首幅图像。 海洋-1卫星的发射成功,结束了我国没有海洋卫星的历史,标志着我国在海洋卫星遥感应用领域迈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风云-1D气象卫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代太阳同步轨道业务应用气象卫星,主要任务是获…  相似文献   

3.
国外海洋卫星应用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海洋卫星(Ocean satellite)是在气象卫星和陆地资源卫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球观测卫星,按照功能可分为海洋动力环境卫星、海洋水色卫星和海洋监视监测卫星。美国是世界上首个发展海洋卫星遥感技术的国家,目前,全球共有海洋卫星或具备海洋探测能力的对地观测卫  相似文献   

4.
1 我国实时接收的国内外遥感卫星种类□□目前我国正在接收和将要接收数据的国外遥感卫星有6类8颗,我国遥感卫星有4类4颗,共计6类12颗,其中气象卫星5颗,陆地卫星4颗,海洋卫星3颗,如表1所列。表1 我国正在接收和将要接收的国内外遥感卫星种 类在轨卫星后继卫星国家时间陆地卫星气象卫星海洋卫星“陆地卫星”类雷达卫星类1)极轨卫星类静止卫星类水色卫星类环境卫星类陆地卫星-5陆地卫星-7斯波特-4资源-1雷达卫星-1诺阿-14诺阿-15风云-1CGMS-5风云-2A“海星”海洋-1欧洲遥感卫星-13)欧洲遥感卫星-2地球观测系统-AM2斯波特-5A斯波特-5B雷…  相似文献   

5.
《太空探索》2010,(1):12-12
<正>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主任蒋兴伟日前透露,我国拟在南极地区建立遥感卫星接收站,以完善我国海洋卫星应用体系,从而进一步加强对全球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测,为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洋一号卫星观测任务规划需求,提出并实现了基于遗传策略的任务规划框架,解决了卫星实际使用中成像任务受卫星其他业务影响的多类型约束成像规划问题。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规划业务要求,对任务规划约束和优化目标建立数学模型,提出了由预处理、窗口约束处理和组合约束处理与优化组成的三阶段规划框架。设计了多约束任务规划优化目标函数,并利用交叉、变异和种群选择等遗传机制对优化问题进行了求解。基于海洋一号卫星实际观测需求数据,对提出的算法进行了有效性和性能验证,结果表明本算法能够给出满足多类型约束的观测规划方案,并在观测时间、观测覆盖率等方面较其他策略有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目标函数的设计遗传算法能够实现复杂约束条件的成像规划求解,算法框架可为与海洋卫星具有相似业务特点的对地观测规划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七十年代里,美国航宇局发射了三颗“陆地卫星”,证明了空间遥感是勘测和管理地球资源的极为有效手段。同时,该局又发射了一颗“海洋卫星”。通过这两种不同的遥感卫星,对整个地球的陆地和海洋有可能进行全面的观测,尤其是在“海洋卫星”上采用了微波遥感技术,使空间遥感发生革命性的进步。此外,美航宇局还发射了气象和环境监视卫星,诸如雨云与泰罗斯-N、热测绘、地磁观测以及  相似文献   

8.
环境卫星-1的特性和用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卫星 - 1(ENVISAT- 1)即将于2 0 0 1年 7月发射 ,这是欧空局 (ESA) 1颗先进的多用途卫星。星上装载了 8台遥感器 ,比美国的 EOS- AM1(后改名为 Terra,19 99年 12月 18日发射 )装载的遥感器更多 ,因此用途更广泛。1  ENVISAT- 1计划目的ESA分别于 1991年 4月和 1995年 4月发射了欧洲遥感卫星 - 1、 2 (ERS- 12)两颗卫星。目前 ,ERS- 2仍在运转 ,至今已积累了 10年对地观测资料。 EN-VISAT是 ERS计划的后续计划 ,它将继续开展对地观测和地球环境研究。ERS是海洋动力环境卫星 ,主要用于海洋动力学现象的探测 ,诸如海平…  相似文献   

9.
先进的星载探测仪器可以对海洋的有关参数进行精确的遥感测量。这已被飞行成功的天空实验室、测地卫星-3和海洋卫星一A 充分的证实。特别是1978年美国发射的海洋卫星-A 首次对海洋表面进行了遥感测  相似文献   

10.
全球海表流场多尺度结构观测卫星计划(Ocean Surface Current multiscale Observation Mission, OSCOM)首次提出海表流场、海面风场和海浪谱(简称 “流–风–浪”)一体化探测的多普勒散射计(Doppler Scatterometer, DOPS)测量原理和系统体制。OSCOM采用Ka-Ku双频多波束圆锥扫描体制的真实孔径雷达,将实现超过1000 km观测刈幅、公里级分辨率的“流–风–浪”一体化卫星直接观测。OSCOM将突破海洋亚中尺度非平衡态动力学、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海气耦合的研究瓶颈,支撑实现海洋系统科学、气候变化等理论研究的重大突破。未来,应用OSCOM海表流速观测的模式改进,将奠定海洋非平衡态过程数值模拟、同化和预报的动力学基础,实现海洋和海气耦合模式的重大改进。通过与多源数据融合,OSCOM海流观测的应用将为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碳收支研究和国家重大任务提供支撑。OSCOM科学卫星的实施对于我国地球系统科学和卫星对地观测重大应用的突破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有望带动我国应用卫星的发展从追赶、并行走向领跑。   相似文献   

11.
民用遥感卫星已经发射了200多颗,在科研、生产及许多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创造了可观的效益。特别是近10年来卫星遥感数据市场平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已成为继通信卫星后的第二大应用领域,并逐步朝着产业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世界上已有100多个国家的数千个机构或企业从事或参与卫星遥感及其应用活动,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遥感卫星以其大范围、连续观测的能力,在气象、资源和测绘、海洋、环境和灾害监测等应用领域正显示出突出的作用。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为遥感卫星开辟了一个新的应用天地。1目前主要遥感卫星…  相似文献   

12.
<正>备受中法两国高层领导人关注的中法海洋卫星研制进展顺利。卫星初样阶段的接口验证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卫星预计于明年进入正样阶段。中法海洋卫星的任务是对海洋状态进行科学观测,即研究海洋表面风浪情况,它的运行可以改善海洋气象预报和人类对于气候  相似文献   

13.
要做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实现。在众多的高新科技中,遥感技术特别是卫星遥感技术以其特具的优势,成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遥感卫星具有视点高、视域广,数据获取快和可重复覆盖、连续观测的特点。获取的数据为数字化,可实时或准实时传输到地面接收站,通过数据分发网络进入到用户的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卫星遥感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相配合,构成数字地球的基础数据库。目前,遥感卫星已发展成为拥有气象、资源、雷达和海洋卫星等系列的卫星观测系统,分辨率由1000m、100m、20m、10…  相似文献   

14.
杭添仁 《太空探索》2012,(12):16-19
据国家海洋局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最近透露,2020年前,我国将发射8颗海洋系列卫星,其中包括4颗海洋水色卫星、2颗海洋动力环境卫星和2颗海洋监测卫星系列(又叫海洋雷达卫星),形成对我国全部管辖海域乃至全球海洋水色环境和动力环境遥感监测的能力,同时,也加强对我国黄岩岛、钓鱼岛以及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全部岛屿附近海域的监测。  相似文献   

15.
合成孔径雷达(SAR)的研究始于50年代,作为产生高空间分辨率表面图象的专用主动微波系统,于60年代投入使用。合成孔径雷达在海洋观测方面的用途已被“海洋卫星”所证明,航天飞机成象雷达(SIR)在合成孔径雷达的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海洋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是第一台用于海洋观测的SAR。海洋卫星于1978年发射,星上雷达系统由平面阵列天线、发射和接收遥感器、模拟数据线路、数据格式编排器、  相似文献   

16.
海洋-2卫星是我国首颗用于海洋动力环境探测的卫星,于2011年8月成功发射,2012年3月正式投入使用。该卫星工程研制突破了高精度有效载荷、精密测定轨等关键技术,在多个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了高观测精度、高测定轨精度、星地激光高速数据传输、关键部件自主研制、航天器数字集成设计等五大能力提升。经过在轨验证,海洋-2卫星和星载设备工作稳定,各项功能和性能满足研制总要求,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观测数据有效填补了国际同类微波遥感卫星数据的不足,在全球对地观测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10月29日8时43分,中法航天合作的首颗卫星——中法海洋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搭载两台海洋科学观测设备,一是海风观测载荷——全球首台新型体制的微波散射计,另一台是海浪观测载荷——全球首台新型体制的雷达波谱仪。借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宣传中国航天事业50年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我们从2006年第4期开始连续介绍了我国空间事业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包括“返回式”系列遥感卫星“、实践”系列科学卫星、“东方红”系列通信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资源”系列资源卫星、“北斗”系列导航卫星、“海洋”系列海洋卫星、“探测”系列等卫星。近年,中国还发射了其他一些小型卫星。例如:2003年10月21日创新-1小卫星发射成功。它是中国科学院根据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研制的首颗质量为88.8千克的小卫星,卫星上装有处理转发器和收发天线等有效载荷,可在交通运…  相似文献   

19.
在这里我们提出一个地球环境观测组合卫星系统的设想。第一步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气象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第二步是增加两组遥感小卫星系统,一组用光学遥感器(可见光和红外谱段),另一组用微波辐射计,共同监测地球的环境变化;第三步是发射少量雷达卫星,穿透云层遮挡进行观测。我们相信该系统对于全球和区域的环境观测,了解事物的空间和时间的变化情况是十分有利的。我们所建议的全球系统是为了作为亚太地区国际合作的一个可行方案进行讨论。1 绪言众所周知,空间技术和人类日常生活的关系正日益紧密,而地球观测卫星系统是可以为全人类带来巨大利…  相似文献   

20.
遥感卫星的问世,使人类研究地球、认识地球的视点从地面、低空扩展到太空,从而可以对地球进行连续、快速、综合和大面积的详细观测,更全面、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地球及其周围环境,对国计民生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天眼越来越好遥感卫星也叫对地观测卫星,有光学成像卫星和雷达成像卫星2种,前者携带可见光、红外和多光谱等遥感器,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