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北航空事卫星一号”是广域航空器监视科学试验卫星。为了评估“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提出了ADS-B系统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及统计方法,并利用“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在轨观测数据,统计给出了“北航空事卫星一号”监视载荷的性能指标,包括监视覆盖半径、检测概率、识别概率、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及载荷消息速率。统计结果表明:“北航空事卫星一号”具备了在全球范围内对运输航空及通用航空器监视跟踪的能力;监视覆盖半径达1 710 km,检测概率大于35%,识别概率大于68%,位置报告更新间隔小于8 s。  相似文献   

2.
截至2008年8月1日14日,“嫦娥1”号卫星已正常工作9个月零9天,绕月飞行3042圈,卫星曾经安全度过2008年2月21日的月食,目前整星剩余燃料量约270千克。按计划,8月4日,“嫦娥1”号卫星将由现在约正飞姿态转入侧飞姿态。8月16日,“嫦娥1”号卫星将迎来第二次月食。有关专家表示,根据前一次度过月食的经验和对目前卫星状态的确认,“嫦娥1”号卫星能够安全度过第二次月食.  相似文献   

3.
空间物理现象的特点是参数多、范围广、变化大、相关性强,因此需要经常进行综合性观测。为此.1971年3月“实践”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以后,我国就着手考虑空间物理探测卫星的研制。1972年4月.“实践”二号作为我国第一颗专用干空间物理探测的科学实验卫星列入了国家计划。七机部责成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和空间物理研究所对“实践”二号卫星的探测任务。探测仪器和卫星的技术途径等.进行调查研究。后来.由于航天技术发展规划的调整,发射“实践“二号卫星的运载火箭又几经变动.“实践“二号卫星的设计方案也经过多次演化。[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紫晓 《太空探索》2007,(12):34-37
“嫦娥一号”卫星拉开了中国“嫦娥工程”的大幕。如果说“嫦娥工程”中的五大系统谁也离不开谁的话,相对而言,“嫦娥一号”是整个工程的重中之重。因为,一方面,奔向38万千米的月球靠它,对月球进行拍照探测的靠它,向地球传回图像照片的还靠它,没有它,“嫦娥工程”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嫦娥一号”卫星系统不仅较之其它系统有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武铠 《太空探索》2004,(10):2-3
8月29日15时5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一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今年继“试验卫星一号”、“纳星一号”和“探测二号”3颗卫星发射成功之后,我国航天领域又一次传来的捷报。这3次发射升空的火箭,同属我国的“金牌火箭”——长征二号丙系列运载火箭。  相似文献   

6.
月球探测工程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嫦娥一号”卫星离发射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作为“嫦蛾一号”的运载火箭,“长征”三号甲也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长征”三号甲火箭的研制过程。  相似文献   

7.
快讯     
艾科斯达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新华社西昌消息,1995年12月28日19∶50,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美国艾科斯达一号直播卫星送入太空。火箭起飞20多分钟后,卫星入轨参数表明,卫星已准确进入近地点185.34km、远地点...  相似文献   

8.
据来自国防科工委的消息,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两颗初样卫星正在进行总装测试。“嫦娥工程”进入关键一年。  相似文献   

9.
文木 《太空探索》2005,(2):44-45
2004年的世界航天活动非常活跃,而且发射成功率相当高,尤其在空间探测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影响十分深远,欧洲、美国和中国都相继顺利发射了人们期待已久的“罗塞塔”号蔧星探测器,“信使”号水星探测器以及“探测”2号卫星,“雨燕”号科学观测卫星,  相似文献   

10.
其他     
“海洋一号B”卫星成功发射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轰鸣,“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载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升空而去。经过797s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最后,卫星准确进入距地球798km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这是继2002年5月成功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后,中国又一次将海洋卫星成功送上太空。与“海洋一号A”相比,“海洋一号B”各项指标和功能都有了较大提高———卫星的设计工作寿命提高到3年,星上存储量由80兆字节扩展为2吉字节。“海洋一号B”卫星担负着海洋水色环境要素、海表温度…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2月30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一号卫星和2004年7月25日发射的中国探测二号卫星是“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的两颗卫星。所谓“双星计划”就是发射2颗探测地球磁层空间的卫星进入赤道轨道和极地轨道组成“双子星座”,运行于目前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主要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行星际磁层空间暴和之灾害性地球空间天气的物理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11日11时27分,太原卫星发射中心。随着一声轰鸣,“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拔地而起,载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海洋一号B”卫星升空而去。经过797s飞行后,星箭成功分离,最后,卫星准确进入距地球798km的太阳同步近圆轨道。这是继2002年5月成功发射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一号A”后,中国又一次将海洋卫星成功送上太空。  相似文献   

13.
▲“艾科斯达”卫星、近地点发动机、 “长征二号E”火箭组合示意图._“艾科斯达一号”卫星发射程序8 《航天》1996年第2期安装火箭火工品网络和卫星状态检查固体发动机解保卫星电源状态检查EGSC状态检查和卫星分离状态检查卫星整流罩分离状态检查和电源状态检查卫星分离和电池状态检查开塔射频开机电池充电卫星电源状态检查卫星状态检查卫星转电宣布“卫星准备发射,脐带脱落”起飞助推器分离级分离整流罩分离二级关机调姿定向有效载荷分离近地点发动机/艾科斯达一号滑翔飞行段近地点发动机/艾科斯达一号动力飞行段同步转移轨道入轨及卫星…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时间2004年11月18日18时4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地将“试验卫星二号”送入太空。13min后,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5.
9月9日,我国第一颗育种卫星——“实践”八号育种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被誉为“金牌火箭”的“长征”2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轨道。为了更详细地了解育种卫星的情况,我们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中心主任刘录祥研究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太空探索》2003,(10):35-35
“航天清华一号”小卫星携带有三谱段的CCD相机有效载荷,能够提供给广大卫星用户一个新的遥感信息源。  相似文献   

17.
北京时间 5月 2 5日零时 34分 ,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 ,成功地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入太空。这标志着我国已自主建立了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 ,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将起到积极作用。这次发射的是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 2 0 0 0年 1 0月 31日和 1 2月 2 1日发射升空 ,运行至今导航定位系统工作稳定 ,状态良好 ,产生了显著效益。这次发射的是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星。它与前两颗“北斗一号”工作星组成了完整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确保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  相似文献   

18.
北京时间 2 0 0 0年 9月 2日上午 1 1时 2 5分 ,由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 ,成功地将“中国资源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我国继去年成功发射的中巴“资源一号”卫星后又一颗传输型遥感卫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作物估产、灾害监测和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航天遥感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此次用来发射“中国资源二号”卫星的“长征四号乙”型运载火箭箭长约 45米 ,起飞质量2 5…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今年是世界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4O周年。为了纪念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伟大壮举,我刊于今年5月号、8月号和本月号分别隆重推出了“人造地球卫星专辑”、“遥感卫星专题”和“通信卫星专题”,并在下文中概述了当代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展。今后,我刊还将陆续出版导航卫星、军用卫星、科学卫星和小卫星等专辑或专题,以便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当代航天技术的发展,加快我国航天事业的进步。1九霄云外大有作为广阔无垠的太空是除大陆、海洋、大气层外的人类第4个生存环境。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蕴含着高远位置、微重力、高真空…  相似文献   

20.
2007年5月14日0时01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送上太空。这是中国首次以火箭、卫星及发射支持的整体方式,为国际用户提供商业卫星服务。5月22日,“尼日利亚通信卫星一号”经过5次变轨,成功定点在东经42°赤道上空。该星定点成功,标志着中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通信卫星正式准确进入预定地球同步轨道位置,为尼日利亚卫星的运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